更新时间:2024-09-29 23:41
七峰岩,属丹霞地貌,平原低丘,海拔70米至300米。七峰岩原是岩洞寺庙,因岩洞周围有七座山峰围绕而得名,所以亦名“七峰寺”。岩洞背负鹤山,前眺信水,有龙井、神岩毗连其东,山林幽静,古木参天。
七峰岩,正屋天井中,有一株铁树,据传植于唐末,“皖南事变”后,因七峰岩僻静隐蔽,成为国民党囚禁新四军军长叶挺、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张正坤、教育总队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冯达飞、第三纵队五团团长徐锦树等二十余名高级将领地方。
七峰岩,现有总面积1407平方米。195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公布为全国100条红色旅游线之一。
七峰岩寺庙建于唐朝,由于历史悠久,是远年闻名的佛教胜地。七峰岩寺院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14),从四川峨嵋山的松月禅师,云游途经七峰岩,见岩谷空旷、风光美丽,遂结草堂于岩前、收徒传教。松月禅师苦心经营,七峰岩寺院名声大振,得到唐玄宗的赞扬和扶持。
咸通六年, 有文人作‘老佛前经唐帝赞,高僧本自雪山’一联,刻于雄伟的七峰岩的山门前。明朝大学士郑以伟来此览胜,有“丘壑川原,去住底迥,妙在一石补天”,“风云雪月,吞吐浮沉,廓然三千世界”等句刻石。植于宋时的铁树,1949年开花,至今树挺叶茂,英姿勃发。
青峰、绿水、奇岩、古树;构成一景,游人络绎不绝。
由于七峰岩独特的地理构造,七座山峰峦相接,景色秀丽,风光迷人,半山腰天生一奇特岩洞,洞穴相连。陈运和诗《七峰岩》称之“不光是中国革命史的一个逗号 记载过腥风血雨的‘皖南事变’”、“不光是新四军的硬骨、叶挺的头颅 高昂于一度乌云翻滚的万里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