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庐山

更新时间:2024-08-04 03:51

《七律·登庐山》是毛泽东的诗作。此诗首联从动态入手写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和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颔联承上展开,表现出对各方敌对势力的蔑视以及亿万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形象地概括了当时的国际斗争态势和中国的对策;颈联描写登庐山后的远眺之景,展示出超视野的大江奔流的形象境界,是当时中国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声浪的诗化反映;尾联以幽默的形式来否定世外桃源的存在,说明在没有阶级斗争的桃花源耕田只能是幻想。全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深刻的审美内涵。

作品原文

七律·登庐山⑴

一山飞峙大江边⑵,跃上葱茏四百旋⑶。

冷眼向洋看世界⑷,热风吹雨洒江天⑸。

云横九派浮黄鹤⑹,浪下三吴起白烟⑺。

陶令不知何处去⑻,桃花源里可耕田⑼?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庐山:又称匡庐、匡山,在江西省北部,景色秀美。诗前原有小序:“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东升,成诗八句。”后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看过后,建议删去小序,毛泽东采纳了该建议。

⑵一山:指庐山。峙(zhì):耸立。大江:指长江。

⑶葱茏:草木青翠茂盛,这里指山顶。四百旋:庐山登山公路建成于1952年至1953年之间,全长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旋,盘旋。

⑷“冷眼”句:诗人对来自各方的敌对势力持藐视态度。

⑸热风吹雨:“大跃进”时期,中国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劳动中来,汗水像雨水般挥洒着。江天:江和天,此指国内,与“世界(国际)”相对。

⑹九派:泛指中国的所有河流。毛泽东1959年12月29日在一封信上说:“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

⑺三吴:古代指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的某些地区。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

⑻陶令:指陶潜,一名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他曾经做过彭泽县令,故称陶令。他辞官后归耕之地,离庐山也不远。曾写过《桃花源记》,描绘了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田园生活,类似于乌托邦。

⑼“桃花”句:诗人在此不是真的在问陶渊明会不会去桃花源,他实际上在歌颂新社会的美好图景。

白话译文

在声势浩大的长江边,耸峙着一座高山,经过几百个险急的弯道,跳跃似的走进那葱茏的山间。

冷静地展望这变化的世界,炎热的风吹着雨,洒落在江边。

云横遮在众多的河流上,似乎有黄鹤漂浮在上面,波浪直向吴越之地冲去,溅起白色的云烟。

昔日的陶潜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桃花源里还可不可以种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59年,其时正在“大跃进”运动期间。在“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的形势下,在反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指导、推动下,党内许多人的头脑都热了起来。缺乏领导工业生产经验的各级领导干部层层加码,在原来高指标的基础上纷纷提出更高的生产指标,这些反过来又对党中央、毛泽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根据这些不实际的情况,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深信这是可以实现的。从而,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全国范围内严重泛滥开来,使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建设受到伤害,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严重困难。毛泽东根据自己到各地视察所了解的情况,判断国内当时形势而得出的总评价却是“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这时,他虽然已经觉察到在运动中出现了“左”倾错误,并准备予以纠正,但对于错误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认识,他说:“从全局来讲,还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问题。成绩还是主要的,问题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不同意“大跃进”得不偿失的看法。因此,仍然对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现实抱着赞赏和歌颂的态度。1959年6月29日,毛泽东辞别故乡韶山后,和彭德怀等同志来到庐山,参加在那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当汽车贴着陡哨的山壁盘旋而上的时候,毛泽东被庐山壮美的景色所吸引,欣然下车步行了一段路。当晚下榻于庐山的牯岭住所,写下《七律·登庐山》。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首联从动态入手。“飞峙”句写山,“跃上”句写人,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俱活现于这“飞”“跃”二字之中。诗的头两句合起来,山和人的气势精神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构成一幅巨人跃上欲飞的崇山高峰的奇伟形象境界,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两句树立的形象和带起的气氛,为进一步展现诗的壮阔恢宏境奠定了基调,打开了气势非凡的局面。

颔联承接“跃上葱茏”展开,登高望远,似乎世界的风云变幻,尽收眼底。“冷”是指冷静、冷淡面对反华势力的叫嚣,“热”一语双关,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同时也喻指当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这两句展现的超视野画面,形象地概括了当时的国际斗争态势和中国的对策,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头一句扫描海外世界,表明当时国外反华反共势力不是一两家,而是多家。他们搞起了反华反共大合唱,日渐器张猖狂。但是,诗人却丝毫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而是嗤之以鼻,认定他们的反华反共行径只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因此,诗人显得十分冷静,他傲然独立于时代风云的制高点上,居高临下,镇定从容,投以冷眼,极端蔑视海外世界的反华反共群丑。第二句所展现的盛夏天地,是一派风助雨势,雨洒大江,江涛更加高涨的景象。由于是超视野的景象,所以风雨江浪的声势显得更为浩大。这幅景象,寓意深广。这是作者怀着极度喜悦的心情,托物奇意,借景抒怀,表明中国人民面对国外反华反共势力在投以冷眼表示蔑视的同时用实际行动针锋相对地作出了回答。

颈联借想象的翅膀,驰骋于长江上下,西望武汉,九派之上,彩云当空,黄鹤高翔;东眺三吴,波涛滚滚,烟雾缭绕。这里是描写登庐山后的远眺之景。这两句展示的超视野的大江奔流的形象境界,是诗人的广阔胸襟、磅礴气概、激昂情感与浩荡辽远的大江奔流景象对应遇合的艺术杰作。作者寓情于景,寓理于境,达到了最完美的程度。读者面对这种形象境界遐思神往,会很自然地领悟其中的隐喻内涵:这正是神州大地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声浪的象征显现和诗化反映。诗人以无产阶级战略家的气魄引导的这一时代洪流,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正以万里长江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奋进。

尾联由远观转为近视,以反问的形式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幻想在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里耕耘劳作,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中看到。诗人在寻呼中这样发问,流露出了对陶令的几分关切和叹惋之情。“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一超视野的今人寻呼古人的形象境界,将全诗的意境拓展到了宏阔悠远的历史空间,融古于今,深化了主题,具有更强的艺术概括力。毛泽东怀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博古通今,对陶渊明十分熟悉。他在庐山吟诗,心潮在现实和历史间回旋,自然想到了陶渊明,想到了陶渊明那著名的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模式。诗中所猜想的陶令的去向,是合乎历史逻辑的。因为古人陶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只能追求自己当时才可能有的社会理想,他只能幻想着到桃花源这样的世外乐土去耕田。惟有今朝当家做主了的中国人民,才能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将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当作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为实现这样的崇高目标努力奋斗。

《七律·登庐山》的总体风貌气势,呈现出一种雄奇宏阔的壮美特色。这种感染力很强的美的形态,是由诗的思想感情内涵,特别是诗人的个性气质和审美风格所决定的。

名家评价

中国现代作家郭沫若:“‘热风吹雨洒江天’句,我也仔细反复吟味了多遍,觉得和上句‘冷眼向洋看世界’不大谐协。如改为‘热情挥雨洒山川’以表示大跃进,似较鲜明。”(《毛泽东的诗赋人生》)

中国作家协会原会员周振甫:“‘热风吹雨洒江天’,这句实际上是比喻,比喻农村干部的头脑发热,吹起热风,影响全国各地。”(《毛泽东诗词欣赏》)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研究员龙剑宇:“毛泽东一生都有‘桃源’理想,在他的早年则表现为一种空想社会主义,后来才用马列主义加以改造。可是在此次登庐山前后,他的那种‘空想’似乎又有些复活。此诗即反映这种情况。”(《毛泽东诗歌风景线》)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