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20:43
明正统五年(1440年),七桥瓮始建。明代,因靠近南京外城的上坊门,称上坊桥。
清代,因桥拱俗称为“桥瓮”,桥有七孔,后改称七桥瓮。“清顺治六年(1649年),重修”。
截至南京市解放时,七桥瓮已经多处损坏。
1955年,七桥瓮进行维修及桥面改造。
1956年,对七桥瓮桥身主拱圈、侧墙和瓮壁进行维修,同时修补残损分水兽头。
1964年,七桥瓮增建水泥桥栏。
1974年,七桥瓮铺设沥青桥面。
2008年,七桥瓮整座桥梁进行综合修缮。
七桥瓮经过多次修整基本保持原貌,桥墩、桥瓮、兽头等均为明代原物。七桥瓮为七孔不等跨联拱砖石桥,桥体总长105.7米,宽13米,高25米,桥身呈弯弓形。桥墩、桥拱均用条石砌成。有6个宽2.5米的分水桥墩,因减少水流阻力而呈梭船形。桥墩的建构均是由高0.30米,宽0.45米的长短不一的块石砌成。桥墩两侧的分水尖石向外凸出约3米,尖石上各有雕塑分水兽头6只,并且在桥拱上方两翼各精工雕刻16只螭首,犹如古代殿宇飞檐上的兽吻,以起装饰和排水保护作用。中间桥拱为最大,其余两两相对。桥身中间最大的石拱上方,还刻有“上坊桥”三字。拱券形状采用常见的半圆形坦拱,券脸石随拱券弧度砌出两道装饰性线条。跨径由边孔至中孔为:4.35米+4.65米+5.0米+5.6米,桥身弧度平缓。建桥以花岗岩为主要材料,用糯米汁、石灰浆掺以桐油黏合。
七桥瓮栏杆由护栏石、望柱、抱鼓石、地口等部分组成。七桥瓮上所呈现的这些石作形态均是在不同的时代根据历史的痕迹与记载修复出来的。七桥瓮栏杆以及桥面的石作装饰,采用了浅浮雕的手法。在桥梁的栏板上雕刻有花草、卷云纹等,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桥栏两端冒柱头顶为平面,望柱的柱头采用了方形平顶莲花瓣柱头。建造者采用线刻的手法在其上雕刻精致的莲瓣图案。
七桥瓮为多孔石拱桥,其主要承受荷载的部分是拱圈和桥墩。这里的桥墩与拱圈在形态上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由于当时桥梁功能的需要,七桥瓮拱圈的厚度和桥墩的厚度均较大。七桥瓮的拱圈均为半圆形条石横向并列砌筑构造。拱券石纵向对齐,但横向间略有错缝。横向并列的砌筑方法始于宋以前,在科技不发达的古时民间,由于圆曲线放样方便,易被工匠所传授,因此大多的石桥均砌筑成圆曲线状。古代建桥匠人采用此种砌筑构造,一方面,在造型上以及审美感知上希望形成灵秀细腻的风格;另一方面,采用长条石的横向并列砌筑,增加桥梁的承载力,使得拱桥结构坚固、受力均匀、以及提升桥梁抗急流的冲刷的能力。为了减少桥墩的洪水冲力,其分水石一般都修成梭船形,尖尖的船头与分水兽结合。
七桥瓮桥体以砌筑构造表现了古代造桥的传统素平技法。建桥者利用石材的不同模数错位密集拼砌,形成了石材自有线条和秩序纹理。
七桥瓮石拱如环,造型优美,曲线圆润,是一种将力学与美学、建筑与艺术、实用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建筑形式。七桥瓮虽屡经战火摧残和洪水冲击,却仍端立无恙。整座桥梁仿佛坐落在六条人面龙舟上。七桥瓮深沉宽阔,不霁而虹,修长的桥身,坚固的结构,是中国古代拱桥杰作之一。
七桥瓮的祥瑞之兽是“螭首”与“蚣蝮”,它们是依附于七桥瓮分水石上以及桥瓮上方两翼的“镇水兽”。桥墩两侧的分水尖石上俯卧着6只雕塑分水兽头(蚣蝮),尖石向外凸出约3米,兽头昂起,神态各异。兽头高于洪水位以上,以警来舟。“螭首”形态呈人面兽头像,头上无角,两耳长在眉毛上,从正面看像是猫耳朵,粗眉瞪眼.鼻孔外张,左右两侧分别有口颗犬齿咬合,神情威猛;除了在分水石上“螭首”,在桥瓮上方两翼还镶嵌了16只“趴蝮”。“趴蝮”形态呈龙狮像,面目狰狞。
七桥瓮石作的装饰载体除了“镇水兽”之外,其栏杆、护栏石、望柱、抱鼓石等也是装饰最多的部位。望柱是石桥雕刻的主要部位,主要有牡丹、莲花、卷草、葫芦等纹样。
秦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河流。一水秦淮,蜿蜒曲折,横贯南京腹地,对古城南京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上坐落着一座座形式各样的古桥,七桥瓮位列其中。
秦淮古桥发展的与秦淮河历史渊源密不可分。秦淮河由外秦淮与内秦淮组成,“外秦淮水自西北村流至上坊门,穿上坊门桥,经七桥瓮、中和桥,过九龙桥、雨花桥、长干桥,再过三山桥、石城桥后入江。而内秦淮水从通济门入城,流至利涉桥、淮清桥,北会‘青溪'‘运渎',南流白鹭桥、文德桥、武定桥,到中华门里的镇淮桥后,即折向西北经新桥、上浮桥和下浮桥,最后流至水西门。由西水关入‘外濠',号称‘十里秦淮'”。秦淮古桥保留了许多秦淮古都的印记,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南京古都的历史风貌和文明进程。在这众多的秦淮古桥中,七桥瓮是中国唯一不是用“桥”,而是用“瓮”来命名的古桥,该桥以其独特的建构、优美的形态,为中国古代拱桥中的杰作之一。
七桥瓮是南京最大的石拱桥,明清时期,所在的地域位于秦淮河与运粮河的交汇处,属于交通枢纽地带。因其所处于的重要地理位置,成为了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这里是“饮万马于秦淮”的粮运古道,也是明代拱卫京城的门户与防务要冲。太平天国时期,清军两度在该区附近设立江南大营,为此太平军也在七桥瓮附近构筑军事堡垒,并两次破清军于此。清军“江南大营”的统帅就曾称:“金陵城外险要,首在钟山,其次则七桥瓮”。清同治二年(1863年),七桥瓮的失守是天京城失陷的一个重要原因。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时江浙联军又在此大败守军。
七桥瓮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当时称上坊桥,清代曾大修,并改称七桥瓮,因桥有七孔半圆形石拱,造型如瓮而得名。
七桥瓮是南京规模较大的古代砖石拱桥。早在明代,七桥瓮是明朝护卫都城南面的门户,历来是军事要地,有重兵防守。
七桥瓮保留了许多秦淮文化的印记,从一个侧面再现了南京地域的历史风貌和文明进程。七桥瓮其造型特点,体现了秦淮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其建构技术同样反映了江南地区石拱桥的建桥特色。
1982年,七桥瓮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10月26日,七桥瓮加固修复工程开工。对7个拱圈进行钢结构支撑,为不损伤圈石,钢架与圈石支撑点用木块垫设。桥梁主体加固修复主要是桥墩台注浆、主拱圈加固。古桥上原石质兽头、分水兽进行化学清洗、修复加固和化学保护;缺失兽头和分水兽用青石进行仿制,再进行化学做旧及化学保护。拱券顶部裂缝注浆灌实。有文字和图案的雕刻部位进行化学清洗、修复加固、做旧、化学保护和图文拓印。
2009年4月20日,七桥瓮加固修复工程竣工;同年5月5日通过南京市园林工程质检站验收;同年8月7日通过江苏省文物局验收。
2013年3月5日,七桥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乘坐南京公交59路、93路在苜蓿园大街站下车;82路到石杨路·江南明珠站下车;89路、99路到石门坎站下车步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