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9 18:52
万福来(1926-2004),1926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林县(林州市)临淇镇南园村一个贫农家庭。1942年参加革命,在林县县委做交通员,随后来到临淇第四区工委。1946年3月,他报名参军,成为一名侦察兵。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云贵川剿匪、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中接连立功。1952年10月30日,在上甘岭的大反击中,万福来继续率连队,担负夺取10号、3号和9号阵地的主攻重任,他的嘴唇和下巴被炮弹炸裂,他拔出嵌进嘴巴的弹片,继续冲锋。伤愈后,万福来对自己的战功鲜有提及,却一生矢志不移地传颂黄继光的故事,传扬黄继光的精神。
万福来1926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南园村,1946年6月入伍,194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2月去世。在3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万福来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上甘岭战役中,万福来任志愿军第一三五团六连连长,率领全连官兵顽强抗敌,浴血奋战,为战役胜利创造了战机。战斗中,连队涌现出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等英雄模范人物,万福来自己也身负重伤,荣立二等功。
1952年10月30日,万福来被宣布光荣“牺牲”。那天,部队在上甘岭进行反击,万福来所在的六连担负夺占3号、4号高地的重任。这天天刚黑,万福来对全连进行了周密的战斗布置:坚守分队用“小兵群”和 “添油”战法,对付敌人的大集群冲击;转入坑道的分队,配合突击队进行反击;他带领突击队向597.9高地3号坑道进发。从驻地到3号坑道仅有千米远的距离,但是表面阵地全被敌人占领,山梁上修满了地堡,山沟里是敌人的炮火固定封锁区,而且每隔几分钟就要打过来一群炮弹。连队采取各个击破战术,攻占了3号高地。当他带领战士们准备向4号高地发起冲击时,突然,一排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感到嘴角顿时一阵焦灼,一块两寸长的弹片从他的右下颌嵌进嘴里。万福来顾不得疼痛,用手抓住弹片,硬是把它给拽了出来。带着满脸的血迹,他张着那张合不拢的嘴,如同一头受了伤的雄狮再次向敌人阵地扑去。又一发炮弹打来,他被震昏在地。当万福来苏醒时,已躺在了哈尔滨的阿城医院,并且和部队失去联系,万福来焦急万分。
一天,同病室一位姓王的干事拿来一张报纸说:“前线又出了一位英雄,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舍身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叫什么名字?”正躺在病床上的万福来一下坐了起来。“黄继光”。“快给我念念,咋说的?”不识字的万福来十分着急。“黄继光的事迹远比这感人得多”,听王干事念完报道,万福来有些遗憾地说。“黄继光是我的兵,我最了解他,黄继光牺牲时我就在战场上”。于是,他详细讲述了黄继光怎样与自己争抢任务、怎样机智勇敢完成任务,又是怎样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尽最后一口力气扑向敌人机枪眼的经过。就这样,由万福来口述、王干事笔录的一份为黄继光申请特级战斗英雄的事迹材料上报到领导机关。不久,万福来就被转到上海做手术。
黄继光的连长万福来在上海,成了轰动一时的消息。手术后,万福来忍着疼痛,以目击者的身份应邀为上海各界群众做黄继光英雄事迹的报告,产生了强烈反响,由此掀起了新一轮学习黄继光的热潮。原以为万福来已经牺牲的万福来所在团团长张信元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当他从广播上听到万福来在上海做报告的消息后,立即给部队发去电报,告诉他们万福来还活着,并专程到上海看望万福来。部队也将他的“遗像”从“烈士”名单上取下来,为他记了二等功。原来,因为战斗空前激烈,人们对万福来留下最后的记忆是他被美军炮弹击中。后来,万福来被朝鲜老乡转移了。战友们都以为他为国捐躯,就挂上“遗像”,在朝鲜战场上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师长崔建功、政委聂清风得知万福来的情况后,尽管这时他已被医院评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按规定是不能归队的,他们还是报请上级特批万福来“二次入伍”。万福来又一次见到了部队的老首长老战友。归队后的万福来说,他做梦想的都是这一天。万福来身体康复后,先后担任了营长、团参谋长、师副参谋长等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有机会,他都要给人们讲黄继光的故事,而从不谈他自己。离休后,他更是走到哪里就讲到哪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驻地青年张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入狱服刑,听了万福来的报告后,感动地热泪盈眶。报告会后,小张拉住万福来的手说:“看到您身上的伤疤,听您讲述英雄的故事,我才真正感到自己所做的是罪孽,才懂得什么叫人生”。 后来,小张因在服刑期间表现突出而提前出狱。出狱不久,又因勇斗歹徒受到地方政府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