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部华严经塔

更新时间:2023-10-03 18:33

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太平庄乡白塔村西南,建于辽圣宗时期。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素有“白塔耸光”的美誉,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历史沿革

万部华严经塔建于辽圣宗在位时期,原为辽代丰州一佛寺之藏经塔。

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

明初,原寺毁于战火,仅存万部华严经塔。

1986年,万部华严经塔经修复并重新安置塔刹。

建筑格局

万部华严经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八角七层楼阁式塔,通体高55.6米,整个塔体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得格外雄伟。全塔分为塔身、塔座两大部分。塔座,雕绘缠枝花与鸟兽纹,分须弥座、栏眉、莲花台三层。塔座大部分埋入地下,上部砌作仰莲瓣。塔身七级,全部用直纹砖与方砖筑成。第一层南面拱门上嵌有石质匾额一方,上刻汉文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六字。塔身表面有精美的浮雕佛像、菩萨、金刚、天王力士像等。第一、二层皆有雕塑佛像,每个转角上刻有栩栩如生的蟠龙,是该塔最为重要的艺术品。正门两侧各塑天王力士像,侧门两侧各塑菩萨像。第一、三、五、七各层之南北两面及第二、四、六各层之东西两侧各有一圆拱门;第一、三、五、七各层之东西两面及第二、四、六各层之南北两面则砌假门,各层之间真门与假门交错排列。每层转角均悬挂风铃,共有272个,轻风吹过,风铃作响,悦耳动听。第三层以上,塔身外壁各石门、窗两侧砌有方形倚柱,塔身各角有角柱,柱上承普柏坊及斗拱。塔内有旋转式阶梯走道,还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

主要建筑

台明塔基

万部华严经塔塔基以高出辽代地平1.5米的台明夯土筑就,据探测夯土层厚达4米,台明原以砖墙围护,清理时仅存部分砌砖遇卦迩。台明呈方形,台明外围尚见厚1米许的夯土层,土质与辽台明有别,据考为金代加固所为,这次修缮未作清除而保留下来,以加强大塔基的防护功能,将此称为“金台明”。金台明外10余米的塔院范围,也发现有同台明相类的夯土层,可见塔基夯土面积范围较大,同西安小雁塔塔基做法相近。白塔就座落于这一夯土地基之上。对塔体的基底勘测基底距台明地表不足1米,周砌八角台明防护。白塔自重估算为1.5万吨,现塔体有倾斜度,而且无任何重大结构开裂与形变。

二基座

万部华严经塔基座由双层须弥座重叠砌筑,其上置以平座铺作(斗拱),承挑砖砌勾栏花版及平座。花版由每面转角、当心望柱及蜀柱分隔为四块,用“卐”字图案青砖雕刻嵌镶而成。瘦项云拱(云拱仅作升斗形)的两翼之间、寻杖之下,嵌以“剔地起突”式卷草、花卉及佛教吉祥动物天马、孔雀等雕饰,每组雕饰正中自花心内出一升斗托子寻杖之下。勾拦花版顶部为平座,平座内起束腰,上施三重大型仰莲。莲瓣由下而上渐次伸出和逐层增大,完全用人工预制加工砌筑成型。莲瓣之间下层辅以花托,上层施以莲蓬,构成盛开的莲花造型。

1986年于塔北地下发现了须弥座壶门砖雕大型狮头造像,此与山西灵邱觉山寺塔(辽塔)的造像极近,但体量远远超过。白塔基座体量较大,塔基围长56米,相当于塔高,这种基座与唐塔、宋塔形成鲜明对比,这是辽塔的一个重要特征。

塔身

万部华严经塔塔身七级,每层以平座,塔体和塔檐构成,立面形体以塔稽为例按2.3%的收分值有规律地逐层向内收退,收分甚微是该塔建筑造型的一大特征,在辽塔中鲜见。各层平座除一层为莲台外,其余各层均由平座铺作(斗拱)挑出,支承出头木与平座,平座宽60厘米,由大型条砖铺砌。

塔身平面布局由外壁、回廊及内部塔心壁组成。回廊经外壁的券门可通平座,塔心壁内施“壁内折上式”梯道,双向呈形的两梯道可通上下(唯一层为单梯道)。塔表依砖砌倚柱将每面分作当心和两次共三间。唯一层、二层转角为蟠龙柱式而无中间两柱,其余各层则全为方柱抹棱角式,仅转角柱规格略大一些。柱头抹角卷刹内收,其上承以砖构普柏仿,仿下阑额与塔表平齐,仅在转角出头处与普柏仿采取垂直截齐手法得于显示。

塔顶及塔刹

万部华严经塔修缮前塔顶曾见有绿琉璃瓦残件,据考证当属金代遗存,揭去苫背层,暴露出的是叠涩式砖砌塔顶,如按各层塔檐做法制度,当同属叠涩式构制,但究竟原制怎样是否同庆州白塔那样塔顶瓷瓦而塔檐为叠涩式构制难以定论。故在修缮时,保留了原塔顶的叠涩式做法,排除了金代琉璃瓦的改制形式。

塔刹早期已毁不存,鉴于对塔顶结构和构造的防护考虑,恢复这一构制有所必要,限于原状塔刹依据缺乏,对此恢复参照了辽代典型塔刹的实例,结合本体的体量、造型和各部比例尺度而设计。塔刹由刹座、仰莲、覆体、相轮以及宝珠、华盖、宝瓶等组成,刹高为塔体总高的六分之一。这一修复不能说是复原,确切而言,是对塔刹这一构制的一种恢复。

石碑题记

万部华严经塔内墙壁上保存有金代石碑六块,各层墙壁上有大量金、元、明、清各代游人题记,共200余条。题记除有汉文外,还有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藏文、古叙利亚文及古波斯文等多种文字。题记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

历史文化

万部华严经塔因塔身第一层南面拱门上嵌有汉文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匾额而得名。又因塔身外涂白垩,俗称白塔。

文物价值

万部华严经塔内现存上至金代以来的汉文、契丹小字、女真文、畏吾体蒙古文、八思巴文、古叙利亚文和古波斯文的游人题记以及金代碑铭等珍贵的文字资料,是呼和浩特地方史、乃至北方民族史、丰州地区辽金时期周边环境、城市布局、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万部华严经塔题记详实地记载了当时丰州城的城市建设、风土人情等情况,证明当时的丰州城商旅来往不绝,经济文化欣欣向荣,已成为中国塞北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这些题记为研究该地区在辽、金、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对研究多种文字史和当时各民族间和平友好交往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万部华严经塔为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经过精心设计,它大量使用了科学合理的木圈梁,把木结构圈梁融合在塔体之内,形成砖木混合结构,逐渐向上收分,加强了稳定性。历经千年,仍巍然耸立,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研究古代建筑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1982年2月23日,万部华严经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位置信息

万部华严经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太平庄乡白塔村西南。

交通信息

呼和浩特公交12路,白塔村西口下车;或呼和浩特公交113路,白塔下车,可到达万部华严经塔景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