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3 10:22
《三三》是作家沈从文创作于1931年的短篇小说。
三三是个天真烂漫的女孩,父亲早年去世,她跟着妈妈同父亲留下的碾坊一起生活。由于碾坊带来的收入没有变化,二人的生活似乎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直到在“城里人”来看碾坊、看三三母女俩之后。他的到来不仅让这座碾坊变得不一样了,母女二人对城里人和城市的想象开始悄悄滋长。但自始至终“城里人”并没有表现出想要与三三结婚的意愿,甚至连爱慕都算不上,只是别人的几句玩笑话让母女两人发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幻想随着城里人的死亡宣告结束。
在《三三》的最后,三三没有去城里,继续和母亲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三三》创作于1931年8月,正是沈从文对张兆和(沈从文后来的夫人)开始追求而尚未结婚的时期,而张兆和在家排行老三,一贯浪漫文艺的沈从文便以“三三”唤她。不难理解,沈从文对真实生活中三三的倾慕,便不自觉地投射到小说中的少女三三身上,而反复出现在女主人公身边的鱼,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特殊的创作意味。
三三
主人公三三是在单纯环境中生长的一个清纯质朴的女孩。幼年时父亲离世,母亲做了碾房的主人,三三就每天“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和以前的生活没什么不同,“于是三三在哭笑里慢慢长大了”。儿童因各自的生活世界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儿童的善良初心得以保持,后天的精神品质也得以养成。三三的儿童世界诗意而天真,热天坐到风凉处吹风,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在火桶里,拨火煨栗子吃。生活在秀美如画的湘西水乡里的三三,在自己的单纯天真的儿童世界里怡然自得,单纯的生活环境使她拥有一颗天真质朴的童心。三三的母亲从不打扰三三纯净的内心世界。由于三三不怎么跟母亲倾诉心里话,母亲也不去问三三的事情,所以这些事情,连鱼知道的都比母亲知道的还多一点。“三三在母亲身旁时,说的全是母亲听得懂的话;凡是那些母亲听不明白的,差不多都在溪边说去。”
在这部小说中,作家自卑情结或在城——乡二元的对立和冲突中直接流露出来,或通过作家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情节的特殊设置和结局的巧妙处理,以一种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三是沈从文用自然和人心美化的少女形象,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情的化身,是爱与美的象征。是青山绿水和古朴的环境、淳厚的民风,造就了三三清澈、透明、温竸、多情的性格。她纯真、美丽、热情,心怀美好的憧憬与期待,依传统的方式自然而然地生活着。她已到了谈婚嫁的年龄,城里的那个养病的年轻人的到来,扰乱了她的心。她“对那来乡下养病的城里青年心有所动,又不愿明白说出,与母亲谈论他的仪表病状时,似思慕,若超脱,似无情,却有心,羞怯处不失乡间少女的纯真,掩饰时更显得乡间少女的纯洁,一笑一颦,一言一语皆天趣盎然。”
别有洞天的自然山水和自然舒展的纯朴人性,共同养育了她的纯美。作品的中心在描述其纯净而朦胧的情感,即对爱的期待与憧憬,向人展示了她如梦的美,美丽的梦,以及梦的幻灭与惆怅。
城里来的养病的年轻人是都市文明的一种象征。都市文明是三三心中的一个恍惚且朦胧的梦,而三三质朴的美、以及滋养着美和理想纯朴自然的人生方式,则是令沈从文情牵意动的遥远与伤感的梦。沈从文已隐隐的感觉到这个梦正在被唤醒,20世纪30年代现实中的湘西,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都市文明正在以某种方式进入乡村,三三朦胧的爱中隐含着一种对都市文明的憧憬。但随着“城里人”的死亡,这种憧憬被阻断了。城里少年的遭遇象征着都市文明的萎缩与死亡,作者以此表达了自己对都市文明的拒绝与否定。作者以对都市文明的否定,而固执的守护着自己心中的那个古老、纯朴温润如玉的田园梦。但是,在这种拒绝与否定中实际上透露出作家的隐忧:这个拥有清风、明月、阳光磨坊、溪水的和谐圆润的梦还能存在多久?
作者笔下的《三三》柔和清丽、感情平缓而深远如自然生命的流注。作品的语言质朴明丽、含蓄自然,写人状物虚实相间,往往以简洁的文字描摹出人的美、人的心灵深处的微妙与幽婉。
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他的创作构筑成充满艺术魅力的湘西世界及其相映的的都市上流社会系统,表现他特殊的文化批判精神与重造民族性格的理想。对故乡自然美、人情美和乡民原始生命力的礼赞,表明他站在乡村中国立场上来看待整个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的痛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