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5 16:48
三三制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体现。对于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三三制的规定,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为防止地主豪绅钻进政治机关,规定基层政权的成份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酌情变通。这一制度对团结抗日、推动全国的民主化,反对蒋介石的一党专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在1940年3月6日首次提出了“三三制”原则。规定在政权机关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样,中国共产党不仅把小资产阶级,而且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也争取到抗日政权中间来。同时,“三三制”政权提高了边区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
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为了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共中央于1940年3月6日,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规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1941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5月1日由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颁布。纲领规定参议会实行“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把持包办,独断专行。按照“三三制”原则,各根据选举建立起参议会和政府机关。
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召开临时参议会第一次会议,133名参议员出席,其中有共产党员46名,占三分之一。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9名常驻议员有3名共产党员。会议选出的边区政府18名委员中,有共产党员7名,略超过三分之一。各个根据地相继进行了改选,建立了“三三制”政权,颁布了施政纲领,推动了根据地的民主运动和政权建设。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形式,是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的体现,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夺取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三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旗帜,对团结各抗日阶级、阶层,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进行抗战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共产党从本国的实际特点出发,创造性制定出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具体体现,极大地促进抗日根据地及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它是民主政治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中国土地上建立的,一切其他政权不能比拟的最民主、最廉洁、最富有朝气,最受人民欢迎和拥护的政权,为全国树立了政权民主化的楷模,对废除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抗日民主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三制”政权的成功实践,不仅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