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巷

更新时间:2021-01-29 07:37

三元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北段,东起中山南路,西至明瓦廊。明嘉靖间抗倭名将尹凤居住在此地,他武学超群,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获三个第一,号称“连中三元”,所以人们就以尹凤所居之巷,称“三元巷”,蒋介石婚后曾居住在三元巷一带。

历史变迁

清末民初,三元巷是南京老城南的要冲,居民密集。巷内有一座豪宅,亭台楼阁,荷池水榭、假山屏峙,花木茂盛,相传为一袁姓海关官员所有。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被孙传芳据为己有。蒋介石初到南京时,也曾居于此处。民国二十一年,开辟了中正路将此豪宅一分为二。日寇侵华期间,这里摇身变为伪“警官学校”,为连接东西两院,还特地架设了“过街楼”相通。历史的进程太快了,不长的时间轮回,已经将这座豪宅湮没在历史的风雨中,再也无从寻觅。也许不久的将来随着老人们的逝去,记忆也将荡然无存。

如今的三元巷已是一条地方风味浓郁的街道,“要德”火锅、“要德”对面的哈尔滨水饺,巷里的“易记”,“协记”面馆,京侨旁边“杨四龙虾城”等都是风味饮食的绝佳去处。

三元巷的皮肚面风靡一时,卖家甚多,皮肚炸得好,泡得也要好,汤料充足,类似于杂烩,吃起来才能汤汁香满口;调味用一种汤,据说是板鸭熬出来的。有的店家还喜欢在面上撒一把刚炸出来的脆油渣,据说香得很多人连吃三碗还不舍得放下碗筷。皮肚面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回头客,常有人大老远的开车坐出租去吃。

名称由来

“三元”是指在乡试中考取第一名“解元”,接着在会试中取第一名“会元”,殿试中又考取第一名“状元”。这种“连中三元”的喜事极为罕见。明代连中“三元”的仅有四人,武举状元尹凤是其中之一。尹凤是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乡试解元,二十六年会元、状元。

尹凤字德辉,幼年丧父,家境并不怎么好。当年,东南沿海一带倭患蜂起,官兵无能,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尹凤看到这种情况很着急,立下了报国之志。在刻苦攻读的同时,兼习骑马射箭、战略战术,文思武功大为长进。嘉靖年间考武举科,乡试、会试、殿试三场均获第一名,即“连中三元”,官拜参将。后随抗倭英雄俞大猷在福建、浙江地区抗倭,屡建大功,万历年间官至都督佥事。尹凤的事迹,为南京人津津乐道,都道是南京人的骄傲。

古巷民俗

居住在三元巷老人们说,很多年前,不少娶亲的花轿首先要经过三元巷,以图“连中三元”之吉,希望子孙后代都能出人头地,学文的能妙笔生花,凭借文章平步青云,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妻荣子贵。习武的更能讨得武状元尹凤的遗风,连中三元,保家卫国,扬名千古。

传闻逸事

蒋介石婚后居住于此

新婚的蒋介石东山再起,情场得意,政坛也得意。他告别下野生活(自1927年8月13日至1928年1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于1928年1月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不久,他与盟兄张静江策划,决定举行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以便重新夺回被胡汉民、汪精卫控制的中枢大权。

1928年2月2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湖南路中央党部召开,蒋介石被“推举”为中央执委会常委、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个月后又成为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党政军大权一手掌握。

蒋介石当时住在三元巷2号,那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当时还没有中山南路这条马路。

蒋介石曾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左右,直到黄埔路官邸正式落成。三元巷的这处官邸原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作为蒋介石官邸后,民国众多要人和外国重要人士都要到此造访。如德国顾问鲍尔前后20多次在蒋介石主持下,在南京三元巷官邸内为高级军官进行讲演,听他讲演的,除蒋介石外,还包括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深等人以及各军事机关院校和一些部队的高级军官。

1932年11月1日,国防设计委员会成立,办公地址设在原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旧址。由于它是个秘密机关,门口不挂牌子,信封上不印机关名称,一切活动都不公开,对外称“南京三元巷二号”。不过当年这个三元巷2号和今天的门牌号已经不一样了。

对于蒋介石住在三元巷的这段历史,从民国档案中还能找到蒋介石1928年6月到1929年间的联络地址,上面写着三元巷总司令部,电话是1505,另外还有一个军号是8。

宋美龄曾闹别扭出走

蒋介石回到南京,新婚妻子宋美龄自然也跟着前来。据何虎生撰写的《宋美龄传》记载,结婚不久,宋美龄便随蒋介石移居南京,很快成为蒋介石政治上的得力助手。宋美龄在南京建立家庭,并将这个城市作为她婚后的家庭基地。

1928年的南京冬天严寒,夏天闷热,由于居住条件的原因,许多政府官员的太太宁可呆在上海,与丈夫定期见面,也不愿随丈夫到南京来。宋美龄是个例外,她认为自己是国民党领袖的妻子,必须作出表率,稳定军心,因此,她毫无怨言地留在南京。针对当时南京国民政府那些已经牺牲的军人后代大都无人过问缺乏教育的情况,宋美龄到南京不久,便开始着手创办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

不过蒋介石和宋美龄在南京的婚后生活并非风平浪静,文化背景、教育环境、出身的不同,使得两个人时有矛盾。王晓华在《蒋介石日记秘档》中解密蒋介石1929年1月28日的日记,“上午同三妹往吴淞游行,闻其不同回南京,心甚抑郁沉闷。”2月6日的日记又写道:“有妻而不能同居,而使余家庭降落,中正之罪,不孝莫大也。”由此可见,当时宋美龄不住南京,蒋介石一人在南京独居。

宋美龄和蒋介石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蒋介石与前妻陈洁如的生活费问题,他背着宋美龄和陈洁如藕断丝连,引得宋美龄大为光火,离家出走。最后,宋美龄的大姐宋霭龄出面调解。

修路司令部一分为二

据资料记载,1929年10月,三元巷司令部还因为修建中正路被一分为二。1929年,国民政府决定打通新街口至现建邺路段,命名为中正路,之所以叫中正路,就是因为蒋介石曾居住在此路的中段三元巷附近。这条路日伪时期称复兴路。1946年复名中正路。1950年更名为中山南路。中正路的修建,让三元巷总司令部一分为二。随着历史变迁,昔日豪宅官邸淹没于历史之中,知道这处官邸的人并不多。

之前曾有媒体报道,1928年5月的《中央日报》登载了一篇以“三元巷架天桥”为题的新闻,报道说:“市府新拟之京市子午线干路,因穿过总司令部中心,正将蒋主席住室,与总部前部办公厅等处截为两段。闻蒋主席为出入便利计,将仿总理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时,以天桥度过马路,而联络国府与省政府之办法,将住室与办公厅连为一气云。”这说的是,政府打算建中央路一直向南到中华门的主干道,因为穿过三元巷总司令部中心,将蒋介石的住所与办公厅分为了两段。蒋介石曾经打算效仿孙中山,建天桥来连接住所和办公厅。

虽然最后天桥没有建成,但这则新闻说明,子午线路即中正路拓宽工程,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发生矛盾。南京地方志办公室胡卓然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总司令部是横跨中山南路的,一半在三元巷,一半在今天的程阁老巷。总司令部的八大处参谋、副官等处设在路西,军法、军医等处设在路东。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