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3 23:09
太师,中国古代职官。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 师。《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周武王时,周公旦始居之。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周公薨,毕公代之。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晋既因太师而置太宰,以安平王孚居焉。” 在周朝,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元史百官志曰“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有元袭其名号,特示尊崇。太祖十二年,以国王置太师一员。太宗即位,建三公,其拜罢岁月,皆不可考。世祖之世,其职常缺,而仅置太保一员。至成宗、武宗而后,三公并建,而无虚位矣。” 明史 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朝鲜高丽时代亦设有太师,朝鲜王朝改称大师。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起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为国王的辅佐大臣(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朝鲜高丽时代亦设有太傅,朝鲜王朝改称大傅。
典籍记载
1、《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傅,古官,高后元年初置,金印紫绶......位在三公上。 ”《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傅,上公一人。本注曰:掌以善导,无常职。世祖以卓茂为太傅,薨,辄省。”
2、《汉书.卫绾传》:“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后汉书.百官志四》:“太子太傅一人,中三千石。本注曰:职掌辅导太子。礼如师,不领官属。”
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到成周开始亲理政务,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后以陕(今河南三门陕)为分界,“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史记·燕世家》。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春秋后废,汉复置,位次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之加衔,并无实职。史载殷王太甲以伊尹为太保,西周成王以召公为太保。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由来 1、古三公之一,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到成周开始亲理政务,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诰》。后以陕(今河南三门陕)为分界,“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史记·燕世家》。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
2、宋、元时对庙祝、巫师的称呼
3、对绿林好汉的尊称
3、对仆役的尊称
4、男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