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村

更新时间:2023-12-23 18:17

“三所村”,位于阳山县南部七拱镇的七拱盆地中央,三面环水,一马平川,总面积四千多亩。她的东面是清波荡漾的七拱河;南面是沙石资源丰富的沙河;北面是水草丰盛,常有白鹤、水鸭等鸟儿觅食的白鹤坑;西面是几个黄土隆起的小山岗,面积约有300亩,长满了各种高大的阔叶灌木林,是村里安葬先人的风水宝地。全村内外鱼塘密布,共有300多亩;肥沃水田1800多亩,是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我的家乡是值得称赞,因为她是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让祖祖辈辈、子孙后代引以为豪的好地方。

不少人认为,三所被三条河锁着,故称“三所”,其实不然。三所原是明朝军队的称谓。《简明广东史》称:“明初,无论在边防或海防上都设置卫所。卫所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囤田,囤种的粮食分别作为官俸和兵粮。”《清远县军士志》称:“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设清远卫。据明史兵志记载: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50人为总旗,10人为小旗。隶属清远卫的有:前千户所(驻连州)……”又据《连县县志》大事记:“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连州设守御千户所……”可见,现在阳山黎埠风化林为一所,连南寨岗阳爱乡二所和阳山七拱三所,都是原连州管辖的军队。相传三所军人是从福建珠玑巷来的,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广东瑶蛮到处作乱,朝廷下旨从福建调来十几个所支援,某年三所军队正月初六奉旨出征来阳山平瑶乱,平定瑶乱后又奉旨“化兵为民,就地囤军。”同年农历五月二十七日定居七拱盆地中央,东南西北各处插下九条旗作为囤军地,并定地名为“三所”,亦称“九旗”。从此三所军队远别组地和亲人,在“三所”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开基创业,繁衍生息。后人为纪念先人定居,把每年的正月初六定为“人日”。

三所军人定居后,明、清至民国三十八年属连州管辖。1929—1939年为连县通儒三所独立乡;1940—1949年为连县九陂上水乡通儒三所第十五保。国民党对三所这块“插花”之地十分不满,1942—1950年围攻洗劫三所四次,强迫三所归属阳山,并改名为“新闻村”,激起了三所人民的极大愤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48年秋举行武装起义:1944年,中共地下党员邓炳国(原国民党135师16团团长,后加入东江纵队),邓伟刚(邓炳国的弟弟)来三所以教书为名,教育指导沈瑜同志组织发动村民开展革命运动,沈瑜在邓伟刚介绍下到清远找到了苏陶、马奔的革命队伍,取得支持后回乡组织了三所革命武装,成立了三所游击队,1948年秋人数达130多人。这130多名游击队员一部分留下来保卫家乡,与国民党阳山县长关玉迁、李谨彪的队伍作战;另外有86人直接参加了苏陶的革命队伍,编入了连支三团,为连支三团独立排,排长沈瑜。团长苏陶为考验三所这支队伍,由沉瑜带领去解放石潭、浸潭、桃源,在解放石潭中击败伪自卫个分队,缴获枪支三十余条;进攻桃源第一次失败,第二次由于领导组织有方才成功。桃源解放后,兵分两路,一路跟随解放军解放英德;另一路配合解放军回阳山解放七拱,捣毁了七拱黎壁山青年党总部。青年党和国民党残余部队不甘心他们的失败,1950年正月十九日青年党司令李绅、土匪头梁光等纠集近千人扫荡三所,三所游击队与这股匪徒在白鹤坑展开珠死战斗,进驻七拱的二十多名解放军与驻连县的十二团火速从阳山、大崀赶来增援,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敌人大部分被消灭。三所游击队为保卫乡土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团结战斗,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三所解放后,大部分游击队员化兵为民与广大村民一起安居乐业;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家乡变化日新月异,村民生活越过越红火,至今,全村99%农户已盖上新楼房,只有古老的三楼:叶屋仆射楼、沈屋炮楼、元记炮楼上的弹痕印记依稀诉说着当年的往事。故乡五百多年不平凡的历史,犹如哗哗流淌的七拱河,是那么典折和响亮。作为三所军人的后裔,抚今追昔,无不为过去感到骄傲和自豪,更为今天的繁荣富裕感到鼓舞和欢欣。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