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稔

更新时间:2023-07-06 12:44

三木稔1930.3.16-2011.12.8生于日本德岛市1983年,日本著名的民族乐团“日本音乐集团”初来中国公演,与当时的中央民族乐团达成了中日两国史上民族乐团的首次合作演出。这次演出在北京、上海共演了5场,相当成功,对包括谭盾在内的一些中国年轻作曲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演出中,由诸多民族乐器演奏者演奏的《彩虹序曲》等8部作品,均出自日本杰出的作曲家、民族音乐的领军人物三木稔。

个人简介

1930.3.16-2011.12.8

生于日本德岛市

在与前列腺癌不懈斗争了11年后,这位在古筝等中国民族乐器作曲上也造诣颇高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于2011年12月8日,因败血症而在日本东京都三鹰市的医院内不治身亡,享年81岁。

生平经历

三木于1930年生于日本德岛县的德岛市,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的作曲科。在校时师从于作曲家池内友次郎以及大师伊福部昭。1953年时,年仅23岁的三木就展露才华,凭借作品《交响三乐章》,在NHK艺术节管弦乐曲的公开征集中获得第二名。可惜就在大学毕业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为了养家,三木不得不暂时放弃作曲,去做一些别的工作。因此,比起同辈的那些作曲家,他登上舞台的时间已经晚了许多。直到1960年之后的数年,他才依靠《安魂曲》、《阿波》等合唱作品而开始为人所知。

1964年对三木来说是值得终生纪念的一年,当时,他与14名友人一同创立了此后一直经久不衰的,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的日本民族乐团“日本音乐集团”。此后20余年,他作为乐团的音乐监督,致力于筝、尺八、三味线等所有日本民族乐器的作曲,他在这些民族音乐中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所创作出的《古代舞曲改编》、《巨火》、《筝谭诗集》等经典作品,均成为后世作曲家的典范。

乐团在三木的带领下蒸蒸日上,在海外累计公演超过170多场,为日本乐器在全世界的普及作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三木理论扎实,知识广泛,他的著作《日本乐器法》也是日本音乐演奏、研究、作曲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籍。该书还曾于2000年由中国人民音乐出版社译成中文出版。

当然,不止日本本国乐器,三木对包括中韩在内的整个亚洲的民族乐器均有涉猎,尤其是他的一批优秀古筝作品已成为中国古筝教学和演奏的常见曲目。1993年,三木联合中日韩三国的演奏者成立了“亚洲乐团”,致力于中国、韩国、蒙古等国传统乐器的作曲。2002年他离开“亚洲乐团”后,又重新主持成立了“亚洲室内乐团”。这些乐团与他创立的另几个日本民族乐团一直活跃至今。

与他的师傅,特摄片音乐大佬伊福部昭一样,三木在创作传统音乐之余也为电影配乐,包括为岩波映画做的《路上》,青铜Pro的近作《古坟与观音之乡》等纪录片,东映教育映画的教育电影在内,由他操刀配乐的影片多达350多部。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大岛渚摄于1976年,在全世界都有着不小影响力的经典作品《感官世界》。至于电视剧方面,三木也曾为1977年NHK的电视剧《鸣门秘帖》做了长达1年的伴奏音乐,创下历史上首次全程用民族乐器伴奏的壮举,一度成为话题。

除了对民族乐器情有独钟以外,三木对日本传统文化与历史也有着深厚的兴趣。1975年,他根据大文豪谷崎润一郎的同名小说改编成歌剧《春琴抄》。此后,他的历史歌剧创作一直未曾中断,陆续推出了三上於菟吉原著的《仇》、《净琉璃》、紫式部原著的《源氏物语》等歌剧作品,直到去年6月底,他抱病创作的第9部作品《幸运的浮屠》彻底完稿,这历时37年,花费了他毕生心血,涵盖5世纪至20世纪日本历史各时代的宏大“日本史歌剧9部曲”才真正完成。仅一年后,心满意足的三木便离开了人世。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