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枝九叶草

更新时间:2024-07-22 21:22

三枝九叶草(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old & Zucc.) Maxim.)是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粗短,节结状,质硬,多须根。一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小叶3枚;小叶革质。圆锥花序长10-20(30)厘米,宽2-4厘米,具200朵花。蒴果长约1厘米,宿存花柱长约6毫米。花期4-5月,果期5-7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50厘米。根状茎粗短,节结状,质硬,多须根。一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小叶3枚;小叶革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9厘米,宽3-8厘米,但叶片大小变化大,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顶生小叶基部两侧裂片近相等,圆形,侧生小叶基部高度偏斜,外裂片远较内裂片大,三角形,急尖,内裂片圆形,上面无毛,背面疏被粗短伏毛或无毛,叶缘具刺齿;花茎具2枚对生叶。

圆锥花序长10-20(30)厘米,宽2-4厘米,具200朵花,通常无毛,偶被少数腺毛花梗长约1厘米,无毛;花较小,直径约8毫米,白色;萼片2轮,外萼片4枚,先端钝圆,具紫色斑点,其中1对狭卵形,长约3.5毫米,宽1.5毫米,另1对长圆状卵形,长约4.5毫米,宽约2毫米,内萼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长约4毫米,宽约2毫米,白色;花瓣囊状,淡棕黄色,先端钝圆,长1.5-2毫米;雄蕊长3-5毫米,花药长2-3毫米;雌蕊长约3毫米,花柱长于子房。蒴果长约1厘米,宿存花柱长约6毫米。花期4-5月,果期5-7月。

主要变种

光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 et Zucc.) Maxim. var. glabratum Ying)该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背面光滑无毛,顶生小叶矩圆形;圆锥花序尖塔形;花黄色。分布于中国贵州、湖北。生长于海拔700米的林下。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和甘肃。生长于海拔200-1750米的山坡草丛中、林下、灌丛中、水沟边或岩边石缝中。

栽培技术

选地

三枝九叶草是喜阴植物,栽培时必须选择阴坡、半阴半阳坡或林下的自然条件。土壤以微酸性的树叶腐殖土、黑壤土,黑沙壤土为宜,首先要清除灌木丛和杂草。以利通风和管理。整地做床,开沟栽苗,深度8厘米左右。

栽植

萌芽前。挖取地下根茎,取有芽茎段,切成8-10厘米小段。每段保留1-2个芽苞,用ABT生根粉药剂处理后,栽于条床内。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覆细土5厘米,踩实后,再用湿树叶覆盖3.5厘米,也可以生长期移栽,在夏季高温多雨时。将野生生长旺盛的植株整株带土移栽,随挖随栽。最好选择阴天或下雨前后。株行距20厘米×25厘米,覆土3-5厘米,踩实后,覆盖树叶3-5厘米,即保湿、又不生杂草,树叶腐烂后又是良好的有机肥料。

抚育

除草:以防杂草与三枝九叶草争夺养分和水分。及时拔草3-5次即可。不宜采用化学除草。

水肥:三枝九叶草喜湿润土壤环境,在夏季一般连续晴1周左右,就必须进行人工浇水,浇水子早晚进行。在三枝九叶草地上部分生长盛期。应加强施肥管理,根据其需肥特性,宜用腐熟粪尿、厩肥,腐殖酸类肥料,菜籽饼、沼气发酵肥,叶面肥、有机复合肥、无机复合肥等。底肥,于10-11月结合整地开畦时施入。以农家肥为主,一般施15000-45000千克/公顷;提芽肥于翌年3-6月追施1-2次,无机氮肥施入量75千克/公顷,有机复合肥150-450 千克/公顷,促芽肥于翌年10-11月施1次,一般可施农家肥15000千克/公顷,或有机复合肥150-300千克/公顷;在每次采收后,及时补充土壤肥料。一般可施农家肥15000-30000千克/公顷,或有机复合肥300-450千克/公顷,底肥主要采用地面撒施法, 即于开畦后定植前,将肥料均匀撒于畦面。然后翻入土中,耙细混匀。也可进行点施或沟施, 即在开畦后定植前,挖定植穴或开沟时,将肥料均匀放入穴或沟内,并将肥料与周围土壤混匀。由于三枝九叶草的种植密度相对较密,追肥主要采用点施;施叶面肥则采用叶间喷施。切勿将肥施到新出土的枝叶上。以免烧伤嫩叶,应靠近株丛的基部施入,并根据肥料种类覆土或不覆土。

采收

一般种植2年后的三枝九叶草就可以采收了。8 月份是三枝九叶草生长发育最好,营养物质积累最高的季节。这时采收药效强。将地上茎叶采收捆成小捆(不宜太紧)或摊成1层,置于阴凉通风处阴干,加工过程中,应剔除杂质,粗梗和异物,以保证药材质量。连续采收几年后, 三枝九叶草长势会变弱,影响其越冬芽及来年的新叶产量和质量。为此,连续采收3-4年后。应停止2-3年,以利复壮。

主要价值

全草供药用。有补精强壮、祛风湿、治阳痿、关节风湿痛、白带等症。也可作兽药,有强壮牛马性神经及补精的功效,主治牛马阳痿及神经衰弱、歇斯底里等症。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