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8 20:26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全景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创作背景
该片依托于真实历史。总制片人刘建廷表示,在建党百年之际,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所能及的把‘三湾改编’这段历史呈现给全国观众,让更多观众更加了解江西这片红土地,将革命精神不断传承、发扬下去。
导演杨虎表示,影片主要讲述了90多年前的年轻人身上的故事,摒除了‘说教式’的故事叙事,把重点放在人物刻画上,极尽可能地用镜头展现领袖的光辉形象和那个时期意气风发的年轻革命者风貌。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力求让每个人物真实立体,有血有肉。希望可以通过这部影片,让21世纪的年轻人,直观感受和看到百年前的青年们的追求与信仰,激发前行动力,发扬红色精神,做新一代有为青年。
1927年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在迎接中国共产党100周年诞辰之际推出《三湾改编》,既是致敬革命先烈,更是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宣传活动
2020年12月18日,该片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举行,影片将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影片于2021年推出。
2021年3月5日,该片在江西吉安永新县三湾乡举行开机仪式;6月初,该片在京举行专家观摩研讨会上;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该片计划全国公映;7月10日,该片在北京举行首映式,并发布了定档海报及预告,同时官宣将于7月19日正式登陆院线;7月12日,该片在北京举办全国首映式,并于现场发布定档海报及预告,官宣定档7月19日;7月15日,该片发布了由雷佳演唱的主题曲《信仰之树》以及MV;7月16日,该片发布终极海报及预告;7月19日,该片主创人员亮相江西首映式,同日还发布了“浴血奋战”版人物海报。
主创团队
上映信息
《三湾改编》艺术地再现了“三湾改编”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实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题材领域的新开掘与创作领域的新突破。
从历史维度看,通过电影这一演绎形式揭示了事件的内在联系与本质规律,突显了历史理性精神。影片自秋收起义失败一路写来,部队一路撤退和还击,毛泽东一路观察和思考,从发现问题到试图解决问题,直至三湾改编水到渠成地臻于高潮。这一切实质内蕴着三湾改编的决策过程,以及对一整套崭新治军方略的殚思极虑与运筹帷幄,也向观众清晰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实践依据与伟大开端。
正因影片着力开掘了三湾改编的内在机理与历史逻辑,所以本片并非仅仅依凭故事情节的环环相扣推涌高潮,而是围绕“支部建在连上”这一伟大创举的酝酿成熟、组织原则的渐进生成,构设了整个叙事情境、提领了相关情节与细节,并在最终实现三湾改编时,升华了“支部建在连上”这一确保党指挥枪和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重要理念。
从艺术维度看,该片创造了独特的叙事网络与表现逻辑,彰显了人物品格。毛泽东是整个三湾改编的核心人物,在面临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明令攻打长沙、起义部队内部各执己见、国民党军阀和地方民团靖卫团时刻围追堵截这内外交困的三重压力下,他摸索前进。影片以毛泽东为主线,重点聚焦了卢德铭等共产党早期的几位成员,形成了环绕于毛泽东周围纵横交贯的叙事网络,并着重表现了毛泽东与有着严重军阀习气的两名指挥员余洒度和苏先骏之间的思想交锋。
影片略去了对毛泽东与这些人物关系发展过程的交代,众人物当来则来、该止即止,经过了最严格的选材与剪裁。影片将每一个段落都用于集中表现毛泽东与某一位特定人物之间的故事,以及与这众多人物之间的相互呼应,并使每一段戏都出性格、闪光彩。影片的每一个段落都精炼地突显了毛泽东与众人物性格的某个闪光侧面。
并且,影片围绕毛泽东以现实与闪回并叙的表现手法,将每一段戏都以或完整或片段、或情节化或诗化的艺术形式多元呈现。对初识卢德铭的回忆、对惜别杨开慧的怀想、对叶挺阐述党员在军队中发挥灵魂作用的思量,影片皆采用闪回来连接并延伸毛泽东的思绪与情感,从总体上展现了毛泽东的崇高品质与博大襟怀。
综上,该片所表现的历史内容有效昭示了历史的本质与规律,并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也正因如此,三湾改编的严密历史逻辑与毛泽东所发挥的巨大历史作用,在一段历史与一个人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互动关联基础上,在片中亦得到了体现。该片用光影铭刻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经典瞬间,以光影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光明日报》评)
《三湾改编》不仅仅着眼于会议本身,而是叙述了从攻打长沙到走上井冈山的这一历史时段。攻打长沙失败,意味着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攻占大城市获得胜利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共产党必须寻找另外的道路;走上井冈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三湾改编”正是在这一关键时期召开的关键会议,影片着眼于此,便回到了历史现场,把握革命发展的脉络,在历史大格局之下再现“三湾改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影片采用了多种手段,力图细致刻画历史人物。毛泽东作为“三湾改编”的主导者,在影片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刻画。侯京健的演绎,英姿飒爽,形神兼备,既有知识分子的风采,又与士兵、农民打成一片,让我们看到了人民领袖青年时的神采。影片还讲述了王尔琢追回逃兵、伍中豪为宋任穷改名字等精彩故事,通过细节表现了红军将领的性格与风采。此外,影片还对余洒度、苏先骏等人物做了实事求是的表现,他们是红军的师长、团长,但身上仍保留着旧式军队的作风——官兵不平等、军民不一致,这正是“三湾改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影片通过揭示不同层次的矛盾,从整体上还原了历史,让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的来之不易。
片尾长达数分钟的长镜头,完整再现“三湾改编”的全景,连绵无尽的山峦,随风飘扬的红旗,共同构成了这部电影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影片片尾,以“老照片”的方式呈现了主要人物的人生结局,这既是对革命先烈与开国元勋的致敬,也拓展了叙事时空,为观众留下了更多思索的空间。
该片融叙述和抒情于一体,在艺术上也努力创新,既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艺术呈现,也努力为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探索新路。(《 人民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