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牧坊

更新时间:2023-11-06 11:53

三牧坊,宋代名为太平坊,因坊内可通太平寺而得名;南宋绍兴末年(1160~1162年)朱倬出任右丞相,尚书王师心为荣耀其家而改坊名为太平公辅坊,将朱倬名声与当地名称巧妙合一。

简介

三牧坊在福州市东街北面,有一棵老树屹立坊口,好像历史老人在向过往行人招手。

三牧坊,宋代名为太平坊,因坊内可通太平寺而得名;南宋绍兴末年(1160~1162年)朱倬出任右丞相,尚书王师心为荣耀其家而改坊名为太平公辅坊,将朱倬名声与当地名称巧妙合一。这是明代之前的地名演变的情况。

何谓“三牧”

明代正德年间,居住坊内的何姓一家,三兄弟同时仕途发达:何显为知府,何岗为知州,何继周为知县,显赫闽都。正是何家三兄弟的荣耀,坊名更为“三牧”。《榕城考古略》记载:“(坊)北口达经院前,桥通卫前街旧钱局。”

“三牧”书院

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福建总督汪稼门在坊内创立书院,汪离任前,取闽海关及盐法道例输土贡余银,积六千五百余两,以其半建圣功书院,命训导刘照等主持工程,以其半筹息备餐钱。这样乐办教育,书院有了发展。道光元年(1821年)盐道吴荣光扩建,将坊内宋丞相许将“凤池里”故宅划入其间,改“圣功”为“凤池”,书院有讲堂、学舍及园林配套,成为莘莘学子的攻读佳地,文风斐然。从此,凤池与鳌峰、正谊、致用合称福州四大书院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