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3 21:03
1956年,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的鼓舞下,北大学生激情爆发,以张元勋和沈泽宜的诗歌《是时候了》为导火索,学生们没日没夜地贴大字报,争论、质疑、拥护。当时主战场在大饭厅的民主墙上,居其西南向的‘三角地’因场地太小,只是一个配角。
此后,反右运动开始。大饭厅与“三角地”也渐渐恢复往日平静。
从1980年代初开始,“三角地”开始进一步确立它的价值,渐渐成为北大精神的象征。
1980年,中央开展基层民主改革实验,允许各高校学生自由竞选海淀区人大代表。几十年间历经政治风云的北大“三角地”,议政热情重又沸腾起来。当时,候选人各自在“三角地”前,发表竞选宣言、改革纲要,拥有竞选班子,还召开选民答辩会,做民意调查。由于参与者上千,选民答辩会移至“三角地”旁边的老讲堂。候选人讨论的议题,远非区人大代表所涉工作,从“文革”、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到论证中国改革之路,再到探讨人性解放问题。
1980年代中期,“三角地”上演了中国首场行为艺术。那天中午,几个年轻人从长梯子爬上“三角地”旁的学三食堂,在一块木板后,开始往下面扔衣服。衣服扔完后,几人往外走,女生都低下了头,只有男生看见,他们穿着泳裤。
1990年代,越来越多的商业海报开始与社团争夺“三角地”的地盘。各种考研信息、GRE与TOEFL培训班铺天盖地。北大学生社团离政治渐行渐远。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出国开始成为浪潮,北大亦不例外。这股潮流绵延至今。
北大三角地数十年的信息发布栏被拆除,引发诸多关注。首先是北大的学生,几乎一边倒地反对校方此举。
“未名湖、博雅塔、静园草坪、三角地这些都是北大的象征,怎么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拆了?是不是打算明天去拆博雅塔?”在北大BBS上,有学生激烈质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角地主要贴的是诗歌、文章、讲座海报、社团信息等等,三角地被看成“精神家园”,去三角地贴布告或看布告,曾经是北大学生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近年来,信息栏主要被考研广告、床位转让等各种商业信息所覆盖,社团的海报等都只好自己制作纸板放在旁边。但三角地依然是最热闹的地方。
对于拆除的解释,校方认为信息栏已经丧失了原本的功能,影响了校园环境,所以提议拆除。校长许智宏表示变味的三角地“与北大的声誉不符合”。而且,整治三角地之后仍然会保留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