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11:14
三趾鸥(学名:Rissa tridactyla),中型水鸟,体长38~47厘米。夏羽头、颈和翕前部白色。背、翅上覆羽和腰灰色。肩灰色,羽缘和尖端白色。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冬羽和夏羽基本相似,但头顶和枕淡灰色,头顶有不明显的灰色纵纹。后颈和翕前部灰色,带有暗色羽尖。常成群活动。主要以小鱼为食。有时也吃甲壳类和软体动物。觅食主要在海面涡流中捕食。也可在飞翔中或是游泳觅食。营巢于海岸和海岛上。常成群在一起繁殖。繁殖群从几对到数百对,通常营巢于岛屿或岸边悬岩和岩石上。营巢位置较为固定,老鸟常常回到同一地方营巢。雌雄共同营巢。巢主要由枯草、枯枝构成,内垫有羽毛。
夏羽头、颈和翕前部白色。背、翅上覆羽和腰灰色。肩灰色,羽缘和尖端白色。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初级飞羽灰色,笫1~2枚初级飞羽具黑色羽缘和尖端,第3~5枚初级飞羽具黑色尖端。第5枚初级飞羽有时具白色亚端斑。第6~7枚初级飞羽具黑色亚端斑;次级飞羽暗灰色,具白色尖端。
冬羽和夏羽基本相似,但头顶和枕淡灰色,头顶有不明显的灰色纵纹。后颈和翕前部灰色,带有暗色羽尖。
幼鸟在头顶和枕颈部有灰色斑。后颈有星月形黑色横带。眼后有小的黑色斑点。翅上有黑色斜行带斑。外侧初级飞羽黑色。尾具黑色端斑。
虹膜暗褐色,眼睑橙红色。嘴黄色或黄绿色。口裂橙红色。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485~500克,♀310~495克;体长♂410~465毫米,♀380~445毫米,嘴峰♂35~40毫米,♀30~36毫米;翅♂300~335毫米;♀290~325毫米;尾♂130~140毫米,♀110~134毫米,跗跖♂31~34毫米,♀30~32毫米。(注:雄性♂;雌性♀)
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海洋岸边和岛屿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洋上,是典型的海洋鸟类。
常成群活动。频繁的在海面上空飞翔,或荡漾于海面上,成群栖息于海边岩石或悬岩上,有时也伴随在海上航行船只后面飞翔。
主要以小鱼为食。有时也吃甲壳类和软体动物。觅食主要在海面涡流中捕食。也可在飞翔中或是游泳觅食。
三趾鸥在中国为冬候鸟,10~11月迁来,4~5月离开。
繁殖于欧洲西北部北冰洋巴伦支海海岸,往东到新地岛、北地群岛、新西伯利亚群岛、符兰格尔岛、楚科奇半岛海岸、堪察加半岛、白令海中岛屿、加拿大东北部海岸。越冬于繁殖地南部沿海,美国、西非、中欧、朝鲜、日本和中国辽宁、河北、白洋淀、山东、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
繁殖期为6~7月。营巢于海岸和海岛上。常成群在一起繁殖。繁殖群从几对到数百对,通常营巢于岛屿或岸边悬岩和岩石上。营巢位置较为固定,老鸟常常回到同一地方营巢。雌雄共同营巢。巢主要由枯草、枯枝构成,内垫有羽毛。巢的大小直径为25~30厘米,巢高15~20厘米。每窝产卵通常2~3枚,偶尔少至1枚。卵的颜色为赭色,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7~61×35~44毫米,重40~47克。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1~25天。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3年11月,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的生态摄影师在该市弄莫湖拍到三趾鸥,这是该种鸟首次在德宏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