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0 15:30
《上师之路》是由张智焜执导的纪录片,该片于2017年7月25在爱奇艺纪录频道正式上线。
《上师之路》是导演张智焜继《前世今生》后再度拍摄的佛教题材影片,通过缘起、成长、信仰、祈福、放生五个独立故事,让观众了解到雪域高原修行者的虔诚之路与信仰的力量。
导演四度进藏,途经西藏、川藏、青藏三地,穿越春夏秋冬,历时三年拍摄制作完成,一部关于修行者为大众祈福的种种经历。
缘起
一直以来,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当提起藏传佛教时,总会带着它独有的神秘感,无论是起源、形成和发展都与印度佛教的历史进程、文化演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遍布世界各地,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高度关注佛教文化,听闻佛法,从中领悟深广透彻的智慧,怜悯一切众生的慈悲心,除此之外,他们也开始对整个世界有了担当,以至后来慢慢地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而藏传佛教的信仰者,会用“磕长头”最古老、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不远千里之外,历经种种艰辛与磨难。尽管如此,他们也要朝拜他们心目中的圣地,只为众生祈福平安,我们又称之为“朝圣”,朝圣中,他们穿着自己特制的皮围裙、鞋子和手中的木板,坚定不移地前行着,每一次跪拜,都是非常神圣且不容冒犯的,没有人知道这种古老的朝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磕长头”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向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三步一拜,遇河流,须涉水、渡船,他们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再次启程,磕头朝圣者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每一次跪拜,三者合一。而我们下面要讲述的这个故事,就是来自于当今藏传佛教最具影响力的教派之一——宁玛派。一位年仅27岁的年轻上师先后三次朝圣的感人历程,上师用“磕长头”的礼佛方式为众生祈福,他分别在2011、2014、2015年,三年中,五年时间内,历经了三次朝拜,总里程大约4400公里。在2011年,历时7个月28天,圆满完成了朝拜西藏拉萨大昭寺,总里程达1700多公里,2014年3月-10月,第二次朝拜拉萨,一行朝圣者共12人,又一次完成了1700多公里,功德圆满于大昭寺。2015年4月-8月,为纪念他的根本上师丹贝旺旭法王圆寂一周年,又一次发愿,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朝拜。目的地为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德合隆寺,里程近900公里。当我们内心充满着好奇且无限敬佩之心向他问起:“为何要一次又一次的朝圣?这是非常不易的一件事。”而他带着温暖的笑容回答道:“祈福朝拜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一件事,能为众生做一些事情,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言谈中,语言是如此的简单与朴实,更多地流露是一份喜悦与幸福感,让人感觉是那么的自然与纯粹,据说磕长头这样的礼佛方式,对一位修行者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加持力,这也是修行中难度最大的一种,朝圣意味着将接受严峻考验,无论是体能,还是意志力、承受力、乃至野外生存力等都将是一次全面的极限挑战,而朝圣历程更是一次生命的最高洗礼,在这份承担的背后,是源自于要有一颗菩提心和无我的境界。这种崇高精神,只有在信仰的殿堂里才可以找寻到,朝圣之路是殊胜且不平凡的,很多人都望而却步,因为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我们有幸参与了后两次朝圣的拍摄录制,条件非常有限,先后四次亲赴藏地拍摄,但由于时间周期太长,需要穿过很多无人区,山路多且危险,每天都要面临各种挑战,很多突发事件无法预知,拍摄机器更无法保证正常使用,很多危险、震撼人心的感动画面也不能一一呈现,但所有的经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留下了深深地烙印,无数次被感动着,热泪盈眶,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回顾朝圣不凡的历程,只能通过一些文字表述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和用心感受到的,我们都深知,这些陈述远远不够表达朝圣的圣洁,和一位修行者对众生的慈爱,经过后期筛选的整理,留下了以下珍贵的画面,愿我们的点滴拍摄可以带给您一些启示,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大爱,他们的无私奉献,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生起敬畏之心,在他们的心中,始终不忘将每天修持的善法功德回向给众生,愿通过他们的善心善法,为生者创造一片净土。
成长
这是一个纯净的世界,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人间仙境,与喧嚣繁华的都市相比,无论是景色,还是浓郁的藏民族文化以及风土人情,都强烈的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踏入这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让我们尽情自由的呼吸,无拘无束的享受着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感受着它那份独有的魅力,而我们的上师就是出生在美丽的甘孜州德格县境内,一个偏僻的小村落,在很小的时候,上师便开始了寺院生活,从小到大,一直跟随在寺院的一位堪布身边学习和生活,一切起居生活料理,都由当时堪布的母亲悉心照顾。而堪布则承担起对上师勤学佛法的重任,日夜不断,两人间感情很好,如同亲人一般,在十几年的光阴里,堪布不辞辛劳,带着年纪尚小的上师一直四处求学,求学期间,上师与堪布游走于藏地各大宁玛巴寺院,先后依止过很多高僧大德,学习研读了大量经论,当时的交通非常落后,从一个寺院到另一个寺院需要几百公里的路程,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步行,高原的山路大多是狭窄而陡峭的,路面凹凸不平,全是土石路,为了能尽快赶到目的地,有时一天最多要走上50多公里,需要连续几日长途跋涉才能到达,路途的遥远,身体的劳累、吃住的简陋和脚上的血泡,这一切都不足以让他们放慢脚步,因为比起对佛法那份强烈渴望的探求之心,这些都已变得不再重要,求学是艰辛的道路,但上师的内心却一直充满着阳光,拥有无限动力和希望,往昔的岁月里,除了每日念经、看书、磕头是必须完成的功课外,同时还要挑水、做饭、洗衣服等,所有日常家务也都在学习范围之内,上师告诉我们:“我非常开心能为堪布、上师们做事。这些都是福报,一定要好好珍惜,只要能陪伴在上师们的身边,无论是学习还是干活,都是非常幸福的。”古往今来,其实任何事物的延续与发展,都离不开“传承”。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怀有一颗感恩、报答之心,都是尤为重要的,不能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将这份恩德所淡忘与忽略。“传承”背后的那份使命与责任,在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应该受到重视和发扬,在藏传佛教文化领域里,“传承”的意义就更为突显,在我们的眼里,修行的岁月是漫长艰苦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上师回忆起当年的往事:“那时只有12、13岁,每天都要早起晚睡,睡眠只有4、5个小时,整日要做很多的功课,每天都很困乏,有时站着都可以打上个小盹,精神好些,就又开始做事。
一天,两位上师在房间里聊天,而我被要求必须在他们面前磕长头做功课。结果未曾料到,磕着磕着居然传来了香甜的呼噜声.当时房间破旧,室内温度很低,而睡在地上的自己一动也不动,身着衣裳十分单薄,两位上师看后忍不住大笑起来。”我们了解到,其实修行的大多数时间里都需要磕长头,有时一天最多要磕3000多个长头,而磕长头对于每个修行者来说,都是必须完成的功课之一,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真正的修行,其实就是从最平凡的生活点滴开始做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并且一定要结合闻思修全面系统地学习佛法。训练目的意义所在,就是要求每一位修行者具备一颗特殊的心,每一项学习内容,都包涵着重要的深义,需要修行者运用自己所有的智慧,不断的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还需经受住各种考验,年复一年的训练考核,通过日积月累地沉淀,最后方能获得圆满,而智慧和慈悲则是佛法的核心,也许冥冥之中这一切早已安排好,今时今日的全力以赴,如此精进的学法,都将成为日后朝圣历程坚不可摧的基石,也奠定了修行的道路可以通往更长、更远的地方,时光飞逝,万事万物都在瞬息万变,一切都无法逆转、也不能停止,那些曾经对这位年轻上师有过淳淳教诲、恩重如山的上师们,都先后离开了人世,多少师徒间默契相处、快乐自在的画面,如今都已成为上师心海里最珍贵的记忆,剩下的只有满满地思念与感伤,心中那一盏盏智慧的灯塔熄灭,仿佛一切都不知从何做起,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上师一直认为:今生有幸遇到的每一位上师,对自己都有很大的恩德,每当闭上双眼,就能看到那一张张亲切慈悲的笑脸,曾经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每一件事,这些宝贵的教诲,都将成为今后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带着上师们的嘱托与期望,在18岁那年结束了游学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寺院,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而乡里由于地处十分偏僻,生活条件一直没有得到改善,所有孤寡老人的生活来源是上师一直放心不下的心病,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便去看望他们,嘘寒问暖,帮助老人们解决各种问题。能让他们安度晚年成了上师最大的心愿,当那些年迈的老妇人眼里泛着泪花,依依不舍紧紧握住上师的双手时,眼神中透露出的全是期盼与感激,无论白天还是深夜,无论风雪交加还是飞扬尘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师持续帮助着方圆几百公里的牧民们,远远望去,在雪山高原之间,一个不知疲倦、满身泥土的身影,他总是匆匆忙忙奔波在泥泞不平的山路中,就这样一直默默奉献着自己所有的爱。
信仰
延绵不断的雪山,如水晶珍宝一般,装点环绕着这片辽阔的雪域佛国,在经历了一千多年以来佛法甘露沁润的土地上,上师踏上了新的历程,对于脚下这片哺育过自己的每一寸土壤,除了感恩还是感恩,就在2010年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之后,上师内心强烈感受到人生无常,人身难得,毅然决定三步一拜,从寺院出发朝圣至拉萨大昭寺,为天下所有众生祈祷平安、健康!2011年3月带着一份美好的愿望,一颗虔诚的佛心,开始了第一次朝圣之路,那时的上师刚刚大病初愈,家人与堪布既为上师感到高兴,又有一些担心,希望上师可以重新考虑,但他心意已决,任何事都无法阻挡他朝圣的脚步,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加上高原气候多变,一天有时要经历四季的交替变化,时而下起瓢泼大雨、时而又下起大雪、或是冰雹,又或是骤然间变成炎炎夏日,没有人能猜到下一刻会是怎样,在紫外线极高的藏地,人长时间处于烈日下,裸露的皮肤会立刻爆皮、变黑,强烈的照射对于眼部刺激也是很大,朝圣途中,需穿越很多处无人区,乡村间一般都相隔在百公里以上,甚至几百公里,所以大部分时间只能选择野外露宿,一路经过的山脉,海拔一般都在3000多至4000多米,需要一直翻山越岭,盘旋着绕山而行,对于每个人来说,每前行一步都很吃力,一直伴随着呼吸的急促声、头晕、头疼等不良反应,随时也会出现缺氧的危险,对于朝圣者来说,除了磕长头以外,还需注意身边过往的各种车辆,安全隐患随时存在,起初一天磕头3、4公里,到后来,一天磕头在12-14公里左右。累了,就坐在马路边稍作休息;渴了,就喝沿途冰冷的河水;困了,就倒在草地上打个小盹,曾有两次,由于营养不良、严重缺水,上师晕倒在路边,幸好被路过的牧民及时发现,才得以脱险,当夜晚降临之时,便随处支起帐篷,饭后便开始念经,将善法功德回向给众生,深夜的野外是非常寒冷的,也会经常遭遇暴风雪与大雨的侵袭,整晚无法正常入眠,而清晨来临之际,便又要立刻启程,尽管身体有各种不适,也必须要前行,因为只有不断的前行,才能离心中的圣地越来越近,最终才能完成自己的心愿,当跪在觉卧佛面前庄严神圣的那一刻,上师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和激动,潸然泪下,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话想要倾诉,所有的付出,让他获得了更多的人生感悟,对佛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百感交集之下,上师许下了最真挚的心愿:“等再过两年,我还会回来见您的。”2014年3月,上师迎来了第二次朝圣之路,12人的朝圣队伍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除了每天磕头,还要应对一切皆有可能发生的状况,而在藏地,牧民们一生都非常向往能有一次朝圣的经历,即使途中走了,也是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若能和上师一起朝圣,那将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福报,在漫长的朝圣旅途中,上师及所有人每天都要接受着各种考验,特质的鞋子平均4、5天就会磨破,木板不到一周就要更换,12个人临时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中有4名专门料理生活,照顾3个小孩,白天,上师与其他人磕长头,夜晚,才能回到宿营地休息,帐篷下的他们亲如一家人,彼此关爱尊重,相依相伴,共同的信仰,让他们凝结在一起,至始至终,不离不弃,也许朝圣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犹如甘甜的清泉一般,洗涤与净化着每个人的心灵,让其变得更加纯净与美好,拥有着更加广阔的爱,给予爱的能量更加强大,从而逐渐找寻到那个最真最善的自己,2015年4月朝圣的第一天,从上师磕头的那一刻起,风雪便越来越大,沿途的跟随又一次证明,坚定地信念是如此的重要,与第一次一样,一辆手推车成了上师第三次朝圣的“流动之家”,由一位牧民陪伴随行,5月中旬的藏地,仍会遭遇大雪纷飞,但不管天气有多么的恶劣,也不能停下脚步,因为上师深深知道,就算是密集的雪片吹打在脸上,像无数把锋利的小刀迎面割来,挡住了视线,认不清方向,也绝不能停下脚步,如果那样的话,寒冷、饥饿和困乏会马上带走他身体的热量,由于食物一直缺乏,一天有时只能吃上一餐,而朝圣还将面临着另一个挑战---手推车,朝圣时间很长,车上只能携带极少的生活必需品,但即使这样,所有物品加上手推车本身重量,也有两百斤左右,无论上山下山,控制、掌握手推车的速度和方向都是最难的,遇到山路陡峭急弯时,稍有不慎便会翻落山谷,每天的路程都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当遇到最艰难地路况时,上师要以三倍的路程去完成脚下的路,磕头、返回、推车,再磕头,就这样艰难地前行着,在我们的记忆中,每当出现危险障碍时,你总能看到一位健壮魁梧的身影冲在最前方,用智慧与慈悲、勇敢地保护着其他人,把最危险困难的事留给自己,最美好安全的事留给他人,这样的分享和承担,淡化人我的界分,自轻利他,自他相换,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信仰所带来的力量,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人类生活在任何一个地方都需要爱与被爱,信任与理解,关怀与鼓励,这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而信仰会将您的视角变得更加广阔,佛法的博大精深,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近,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将其一层层神秘的面纱为世人解开。
祈福
一路跟随着上师的朝圣足迹,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受着祈福的圣洁与庄严,无论你走在哪里,美丽的经幡都无处不在,随风飘扬,每到一处圣地,上师都会亲手挂置很多的七彩经幡,据说挂置经幡所在之处,不管是在山间、河流、桥上及房子四周四隅,只要风吹过的地方可以接触到的众生,都将获得非常大的利益与加持。善业和吉祥都得以增上,朝拜的路程从寺院到西藏拉萨,再从寺院到青海省果洛州,全程四千多公里,遍布德格印经院、大昭寺、布达拉宫、桑耶寺、青朴闭关神山、喇荣佛学院、年宝玉则、德合隆寺等众多圣地,在那些充满神秘且幽静的地方,你的耳边总会传来低沉的诵经声,回荡在寺院上空、和那空旷的山谷之中,犹如天籁一般,时时渲染着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在每一座寺院内,你都会被眼前金碧辉煌、五彩斑斓的色彩及其建筑形态所深受感染与叹服,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静静凝望着那一尊尊镶嵌着各类宝石的庄严佛像,神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当你缓缓走过那一尊又一尊佛像时,好像突然间打开了一扇古旧的大门,穿过那悠长的历史长廊,让你感受到真正的耀眼与光芒四射,每一尊佛都在向你讲述着背后一个古老的故事,桑耶寺就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是赤松德赞国王在藏地建造的第一座寺院,由莲花生大士遣除各种魔障而建,并在此树立起藏传佛教的法幢,是藏传佛教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寺院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前来礼佛朝拜,为诸佛菩萨供奉着各类食物财物,供水、供花、供灯、供香等,在古老的桑耶寺,当夕阳西下那最后一缕阳光照射在一座座精美的大白塔、一排排金色的转经筒下,只要你稍作停留,用心感受这周围的一切,就会得到一份久违的宁静与祥和,望着上师的背影和信众们虔诚地转绕着,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手持转经筒,另一只手则拿着念珠,口中不断念诵着心咒,据说这样的绕塔、绕佛、绕转经轮,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经行,指行走时以佛塔、佛像为中心,围绕着向右旋转而行走,可以消除所有的业障,获得很大的福报,在转绕时,一定要放下尘世间的一切牵盼,一心向佛,久而久之便能达到身心清净,远离烦恼与痛苦的轮回,如果逆时针方向转绕,不但没有功德,反而会有非常大的过失,在佛教文化中,为佛像刷金是虔诚礼佛最殊胜的一种形式,当闭上双眼,那一幕幕刷金的情景便会立刻映入眼帘,那一天,我们一直跟随在左右,上师非常恭敬、小心翼翼地端着刷金器皿,慢慢地一笔一笔,为觉沃佛面部刷上黄金,在那一刻,我们的上师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大昭寺每天都会迎接很多游客与信众,前来为佛像刷金的人也络绎不绝,每日进出的人数也有限定,我们渐渐发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人们的内心都会瞬间变得与往日不同,心中只有虔诚与敬畏,一切杂念全然消失,据记载中提到,给佛像贴金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其一可以使佛像相貌庄严,增加神圣的气氛,让人升起恭敬清净之心,而为大昭寺觉沃佛佛像贴金与建造佛像功德无异,其二不仅可为自身的解脱积累殊胜的资粮,获得深厚的福德,亦能为现世父母双亲增福延寿,自身事业发展,还可获得出世间及入世间的双重利益,2015年5月下旬,因机缘巧合,上师顺利到达色达县,带着一颗热切期盼的心,我们踏入了这块神秘的境土,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一所当今世界最大的佛学院,沿着崎岖的山路,转过了两个山头,眼前便豁然开朗,一片宁静的山谷呈现在你面前,看着袅袅炊烟,满山遍野褐红色的小木屋,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几座金碧辉煌的大殿,遥望着走在弯弯小路上的僧侣们,宛如流动的红色音符,光与影的交汇无以伦比,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当站在坛城上,俯视着山谷,一切尽收眼底,人变得越来越渺小,心却变得越来越宽广,望着上师的背影,我们只能送上默默的祝福,朝圣之路,早已让我们忘却了他的真实年龄,每当夜晚来临,佛学院的灯火如璀璨的星空一般,令人陶醉且不忍离开,而当你转身来到供灯的世界中,又会即刻被另一种温馨的唯美画面所深深折服,看着美丽的酥油灯被一盏盏点亮,一百盏、一千盏、几千盏灯时,你的心被融化了,感动与幸福变得如此简单,在供灯的过程中,上师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专注,一丝不苟,并且一直耐心的教授着大家如何祈福、如何点灯,明灯象征着佛陀的智慧,可以驱散众生心中的无明黑暗,带来无尽的光明,供灯之人则可藉此增上福慧,祈祷众生及自己的生生世世都会转生于有佛法住世的光明劫中,得以听闻佛法,对于每一位修行人来说,能和几万名僧众共同发愿、回向,为众生祈福,是非常殊胜的机缘!我们的上师也不例外,十分的珍惜。磕头、念经、点灯,每天如此,早起晚睡,不停的忙碌着,朝拜喇荣五明佛学院山谷、参加金刚萨埵法会,供僧供灯等所有的善法,都将为第三次朝圣之路增添了一缕靓丽的色彩,而青海省果洛州德合隆寺为上师祈福之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祈福的道路上,我们一直被一股强大的能量场所包围着,那便是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称为慈,怜悯众生并拔出其痛苦,称为悲,慈悲之光,它能融化人世间一切不善的物质,亦可将善良之光照亮宇宙中的任何一个角落。
放生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自然与人类、动物这三者组成了奇妙的生物链,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而人类在地球中扮演着非常强烈的主导者,一直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命脉走向,随着全球经济不断飞速发展,一方面人类在高科技领域上得到了最好的运用和诠释,物质文明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展现,为人类提供了最好的服务与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另一面则是,由于人类的贪婪不断膨胀,无止境地过度开发,导致地球被日益严重破坏,肆意砍伐树木,海水严重污染,海洋生物遭到破坏,各种珍稀动物被惨无人道地杀戮,很多物种也濒临灭绝,生命岌岌可危,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每年都在升温,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受到各种威胁与困扰,人类一直牵引着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唯有我们懂得如何保护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资源,与动物和谐共处,才能真正守护我们的家园,戒杀、放生、护生成为了我们现今最首要的职责,放生,在《大智度论》中云:“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放生就是将动物从刀口下解救出来,对有情施以无畏,使它们脱离暂时的死亡恐惧与痛苦,在放生过程中念诵仪轨和佛菩萨圣号及心咒,给有情法布施,使它们种下解脱的种子,2014年10月第二次朝圣圆满结束后,我们一起跟随上师回到了美丽的家乡——格萨尔王的出生地,牧民们得知消息后,非常的开心,为了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情意,纷纷献上自家的牦牛,总数达400多头,祈请上师为他们做大放生活动。以此庆祝朝圣圆满的喜悦心情,而我们的上师,无论见到哪位牧民,脸上总是挂着慈悲地笑容,始终都是那样平易近人,谦卑温和,前来参加放生的牧民们和上师一直愉快地交流着,在湛蓝的天空和白云的映衬下,眺望着秀丽的山川、宁静的湖泊,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涌动着的一群群牦牛,还有一排排错落在山坡上的藏式红木屋和风格凸显的寺院建筑,如一幅流动的长卷油画,令人如痴如醉。大自然与动物、人类和谐美好的共处画面,是如此的温馨感动,给我们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据当地人说,上师放生的牦牛都会做上一个特殊的标记,重获自由的动物,从此远离怖畏,不能打也不能骂,可以尽情享受温暖的阳光和纯净的空气,自由自在地吃着青草,快乐地安度余生,而贫穷的牧民在看管放生动物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牛奶、酥油等畜牧产品和牛羊毛等纺织原料,除自家使用外,富余的还能拿到市场上去卖,可以基本保证稳定的生活来源,无论多少钱,牧区的百姓都十分拥护上师放生的举动,就在朝圣过程中,上师也不止一次在刀口下解救出各类动物。每个动物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上师说:“它们与我是有缘的,我看到了就一定要救,这是必须的,当我们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时,如果有人救我们,我们一定会非常感激,动物也是一样,其他帮助都比不上救命之恩,它们内心也是非常感恩,我们只要用心感受,便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一切生命都是宝贵平等的,动物也需要我们的关爱,而我们今生能得以人身,身体健康、平安就更是难得,生命的价值意义也就变得更加不同,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时光,善待所有周围的一切,要多多行善积累福报,即便是随处看到的一草一木,飞虫、蜘蛛、蚂蚁、蚊蝇等微小的生命也要抱有一颗慈悲怜悯之心,爱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无论在藏地、还是汉地,任何一处都可以去行持放生的善法,在汉地,因地理环境因素,放生牦牛就不合适了,但可以放生各类鱼虾等,或是鸟类,只要是有生命的物种都可以,在长期放生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善良的人不会一边说着爱一边行着伤害,学佛的弟子们都深知,放生是遣除违缘、积累福报的有效方法,不但利益被解救的众生,也能增加自己现世的福报,获得健康长寿的善果,放生是一切善行中最殊胜的善,要怀着众生平等的心,真正为了减少众生的痛苦去放生,不是做给任何人看,也不是只为自己的福报而做,上师经常说起,不要一味追求数量,不要在乎大小、也不要在乎钱的数量,只要尽心尽力就好,佛陀虽然圆满具足十力四无畏,也只能度化有因缘的众生,轮回中的众生无边无际,我们即使富如帝释天,也无法救助所有的生命,发心是非常重要的,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就是众生平等,高低贵贱,只是人类的分别,所有的生命,动物和人类都十分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追求快乐,躲避痛苦,这些都是生命的本能,任何众生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动物对生的希求和对死的恐惧与人类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不会用人类的语言表达而已,我们的故事讲到这里即将结束,但上师的修行之路并未结束,需要走过的路还有很长很长,等待他将要完成的使命与责任,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也期待着可以有缘再续,记录拍摄下未来的上师之路。希望通过此片,能让更多的人都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带给我们的能量是无限的,教会我们体悟人生的真谛,对于众生之苦要有恻隐与怜悯之念,淡然而无畏,慈悲而祥和,这便是觉悟者的永恒心态,慈悲待人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对于人与人之间,慈悲的力量能化解一切冤结,使人世间的一切因果回到善解,慈悲之光胜过千言万语,只要我们心中种下慈悲的种子,接受雨露与阳光的滋养,不断生根发芽,善念的能量将会不断扩散,我们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张智焜导演带着团队,奔赴西藏时还在讨论我们应该为这部纪录片取个什么名字,后来最终取名《上师之路》一度叫过“朝圣之路”,最后团队讨论下定了《上师之路》这个名字。
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在《上师之路》里以“放生”主题中呈现,以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去看待生命、人类,动物,植物都是最基础的生物链。
大框架确定之后,剧组在与僧人的座谈中,剧组感受到了《上师之路》要面临的困难,藏地空气稀薄,食物缺乏,长时间的跟拍,挑战了摄影师导演的极限。
这部纪录片没有预算,导演组织一批自愿者进藏拍摄。
1.《上师之路》长达三年拍摄制作,导演张智焜说:面临的困难太多,但是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完成。
2.其实拍摄过程中,穿越三大藏区,也看很多特别的风景。
3.导演说制作完这部纪录片,他自己也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