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30 08:09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给上级杜学士写的一封信。在这封上书中,作者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即要想战胜旱灾,获得农业丰收,就必须动员百姓,发挥人力的作用,兴办农田水利,整治失修的河道,表达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全文内容充实,分析透彻,体现出一位勤于民事的地方官吏的精神风貌。
上杜学士1言开河书
十月十日,谨再拜奉书运使2学士3阁下:某愚,不更4事物之变,备5官节下6,以身7得察于左右8,事可施设9,不敢因循10苟简11,以孤12大君子13推引14之意,亦其15职宜16也。
鄞之地邑,跨17负18江19海20,水有所去,故人无水忧。而深山长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21川,十百相通。长老22言:钱氏23时,置营田24吏卒25,岁浚治之,人无旱忧,恃以丰足。营田之废,六七十年,吏者因循,而民力不能自并26,向之渠川,稍稍27浅塞,山谷之水,转以入海而无所潴28。幸而雨泽时至,田犹不足于水,方夏历旬29不雨,则众川之涸,可立而须30。故今之邑民最独畏旱,而旱辄连年。是皆人力不至,而非岁31之咎32也。
某为县于此,幸岁大穰33,以为宜乘人之有馀,及其暇时,大浚治34川渠35,使有所潴,可以无不足之患。而无老壮稚少,亦皆36惩旱之数37,而幸今之有馀力,闻之翕然38,皆劝39趋40之,无敢爱力41。夫小人可与乐成,难与虑始42,诚有大利,犹将强之,况其所愿欲哉!窃以为此亦执事43之所欲闻也。
伏惟44执事,聪明辨智,天下之事,小之为无间,大之为无崖岸,悉45已讲46而明之矣,而又导利去害,汲汲47若不足。夫此最长民48之吏当致意49者,故辄具50以闻州,州既具以闻执事矣。顾其厝事51之详52,尚不得彻53,辄复条件54其详以闻。唯执事少留聪明55,有所未安,教而勿诛56,幸甚。
十月十日,下官王安石谨再拜奉书于转运使学士阁下:王某愚钝,不懂得事物的变迁,在阁下麾节之下担任属官,身在阁下的监察之下,凡事情应该改建休整,绝对不敢因循敷衍苟且度日,以辜负大君子推荐奖拔之心,也是自己的职分所在。
鄞县地域,面临大江大海,水有散去之处,所以这里的人民没有洪水的忧患。但深山长谷里的水,四面八方奔涌而出,沟渠河流,彼此相通。当地长者说吴越钱氏时期曾经设置过营田吏卒,每年疏导开挖进行治理,人民也没有干旱的担忧,就靠这些得到好的收成。营田吏卒被废止到现在已经有六七十年了,当官的因循苟且,靠百姓自身的能力又不能自行解决,以往的沟渠河流,渐渐都被淤塞了,山谷里的水,转而流向大海而无法截留储蓄。有幸雨水应时,田地里的水还是不够用,夏季里如果十来天不下雨,则河流中的水很快干涸,田地却需要立即灌溉。所以当今鄞县之民最怕干旱,偏偏又赶上近年连连干旱。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人力没有解决,并非年成不好的罪过。
王某在此地担任知县,万幸的是近年风调雨顺,收成很好。下官认为应该趁着百姓生活丰裕,等到农闲之时,大力开展修治河渠的工作,使水有所积蓄,可以改变水源不足的忧患。不论男女老少,也都以近年连连干旱为教训,而近年又遇到丰年没有饥馑之苦,听到这个消息后欣然前往,大家都彼此劝励,没有人敢偷懒惜力。自古小民可以与他们共享成功,很难和他们协力创业,果真有大的利益时,还得强迫他们才行,何况他们出于自愿呢?下官私下认为他们有这样的热情也是阁下最愿意听到的。
转运使阁下聪明辨智,天下之事,小到可以无毫发之间,大到无穷无尽,都已经宣讲明白了,而又能趋利以避害,反复教导唯恐没有讲清楚。这是身为百姓父母的县官最应该感激的,所以立即写成文书呈报到州衙,知州大人也写成文书呈报了阁下。只是具体如何动工,恐怕阁下还不得其详,故而再逐项写明以呈报阁下。唯望阁下闲来多多指教。如有不妥之处,还希望有所指教幸勿责罚,才是下官之大幸。
宋仁宗庆历(1047年)春,作者调任鄞县(治今浙江宁波)知县。到任后,他对水利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提出“浚治川渠”,即题中所说的“开河”的具体建议。《上杜学士言开河书》就是作者在呈送“开河”方案时写给上级杜学士的一封信。
在这封写给地方上级领导的请示信里,作者深入剖析了鄞县致旱的原因和当地人民的心理、愿望,积极提出了组织人民兴修水利的意见。作者到鄞县上任后,曾连续十三天,夜以继日,爬山涉水,跑完十四个乡,对全县水利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可见作者确是一个渴望有所建树,“不敢因循苟简”的地方官。所以这信的开头一段,作者不仅表示了对上级的谦恭和感激,更主要的是表明自己要尽其职宜,施设政事的为官态度,这乃是下文提出兴修水利的出发点。
信的第二段详细分析了鄞县致旱的原因,说明开河蓄水的紧迫性。首先,作者从鄞县的特殊地理形势入手,指出这里因跨江临海,沟渠纵横、雨水难积,因而不怕水涝、独畏旱灾的地理特点。其次分析鄞县治水的历史,把致旱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人力有所不至”。文章援引史实说,五代十国时吴越王设专人管理种田事务,每年组织人们疏浚河渠蓄水,鄞县因此而丰足。可是现今的鄞县,渠川浅塞、无法蓄水,十天不雨,旱情立见。这样,通过鄞县今昔灾丰的鲜明对比,自然得出了旱灾连年,其罪过不在天公、地理,而在于人力有所不施的结论。这种强调人事、不信天命的态度,体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这一结论不仅恰当地收束了上文,而且为下文提出劝民开河的主张扫除了认识上的障碍。作者借长老之言,举出钱氏治旱成功的历史经验,一方面暗示自己调查研究之深入,开河意见之可信,另一方面也为下面论证开河的可行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历史根据。
于是,文章的第三段就正面提出了“浚治川渠,使有所潴”的开河主张。作者详陈了开河的三个有利条件:一是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大穰之后,人民衣食丰足,财力有余。二是正值十月农闲,人民体力有余。三是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教训,尤其深受大旱之苦,人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很高,对于劳役的心理承受力较强。作者用神采飞扬的笔调,浓重地渲染了鄞县乡民兴修水利的高度热情。“老壮稚少”,“闻之翕然皆劝趋之,无敢爱力。”简直没有人不欣然投入开河工作了。作者认为农民这样主动兴办公益事业的精神最为难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立即因势利导,率民开河,所以他急切地希望上级允准并支持他的开河计划。“小人可与乐成,难与虑始”这种笼统的说法,显然缺乏分析,带有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偏见。但中国的农民一般都缺少长远的眼光,只顾目前的利益,却也是历史的事实,封建中国农民的这个严重缺点是无须讳言的。不过在此文中,作者只是把这句话当作一个既有的观念来运用,目的是反衬乡民开河积极性之高,并非鄙视百姓。鄞县农民主动要求兴修水利,这本身就说明了不是在一切时候所有农民都是“难以虑始”的。
从逻辑上讲,文章在谈了开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就应该谈开河的方法之类了。但文章毕竟是书信,不宜写得过长,所以作者就把开河的具体措施等略去了,而另外具纸附上。不过对于开河的意义,开河的紧迫性以及开河的有利条件、成功的可能性等,这封信已经说得十分透彻明白了。杜学士了解这些后,对于开河的理论认识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了。但作者还要从感情上缚住对方,于是极力颂扬杜学士聪明智慧,天下无论什么大大小小的道理都能明白,对于兴利除害的事情总是积极去办的,让他在悦耳动听的赞歌声中不知不觉欣然点头,同意开河。这样,文章的目的也就最后达到了。
这篇文章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结构严谨,说理透辟,前后照应,行文周密。从整体构思上看,全文紧紧抓住“人力’’问题做文章。作者首先表示在上级的领导下,他不敢因循守旧,而要尽其“职宜”,也就是要尽自己的“人力”。下文所言欲率民开河一事,正是他作为知县尽其“职宜”、“人力”的打算。接下先说开河的必要性、紧迫性,再说开河的可能性、可行性,皆从“人力”二字着眼。古代浚治川渠,官民尽了人力、故能丰足;今天吏民因循,不修水利,故旱灾连年。一正一反的经验教训,所突出的就是必须尽“人力”。而现在农民极愿尽人力了,那么能否开河治旱就取决于官吏们的愿否为民导利除害尽人力了,文章又回到官员的“职宜”上来作结。如此,则“人力”二字乃为一篇之骨,全篇精神及文字皆从这二字生发出来。因而,文章的首尾呼应不仅体现在书信的格式、套语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逻辑内容上。
此外,文章各部分乃至语句文词之间也时有呼应。前说水“无所潴”,“田犹不足于永”,后则说使水“有所潴,可以无不足水之患”;前有长老之言,后便有“老壮稚少”之举;前有“最独畏旱”,后才能“闻之翕然皆劝趋之”。如此左盘右旋,前呼后应,针线细密,文气流畅。其语句以四言为主,读来短促浏亮,富有生气和力度。其描写则简洁传神,如写雨水流失之快是“众川之涸,可立而须”,写村民开河的踊跃景象是“老壮稚少”,“闻之翕然皆趋劝之,无敢爱力”,争先恐后的热闹场景如在目前。可见作者作文虽不追求藻饰,但却思精语微,神韵生动。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十四:行文婉而曲,论利害处简而悉。
王安石(1021—1068年),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积极推行新法,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由于保守派的反对,熙宁七年罢相。熙宁八年再相,次年被迫辞职。后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的文章议论宏大,言筒意赅,条理分明,形成锋利峭拔的艺术风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