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3 02:02
南京在明、清两代设有上江考棚和下江考棚。因安徽在南京之西,居长江上游,习称上江;江苏处长江下游,故称下江。考棚是来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考场和考生居住的房舍群。
清末废科举后一度闲置,张謇曾于此创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即河海大学的前身。
1923年安徽旅宁人士在上江考棚成立安徽公学(后称安徽中学),聘请陶行知、姚文采为正、副校长。陶行知在1923年到1927年任校长期间,曾多次在此给学生讲话。
1946年6月陶行知在上海逝世。为了纪念陶行知先生,把原上江考棚的正堂改为“行知馆”。县在厦门上的“行知馆”匾额,原为姚文采所书,“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砸。现县挂的匾额,为陶行知的老友、书画家许士骐先生手笔。解放后,行知馆先作为市立六中的礼堂,现为学生的阅览室。
上江考棚在南京前后共有三处,白下路六中院内的这一处上江考棚,是于公元1873年(同治十二年)由安徽士绅集资修建的。现作为行知馆的上江考棚正堂,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的历史。原上江考棚建筑,完全是清代风格。大门前为一广场,两旁有雕刻精细的石狮子一对(毁于“文化大革命”),门前对面有大照壁(毁于抗日战争)。正堂(现行知馆)开始叫明伦堂,门前有座石砌平台,周围是花圃,有紫藤缠绕的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