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4 14:2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
1979年,该刊前身《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创刊。
1993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与《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合并创刊,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为半年刊。
1999年,该刊由半年刊改为季刊。
2000年,知网收录五期。
2003年,该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原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报道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刊登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要栏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要栏目有中国现当代问题关注、政治·法律·社会、科学文化、文化管理与传播、经济·管理、哲学与科学思维、文学·历史·艺术、高等教育等。
其中,“科学文化”栏目于2014年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名栏建设工程。
据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官网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委员有22人。
截至2017年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338万册,期刊7500余种,电子期刊5.78万种,电子图书306.75万种,学位论文409.43万种,电子数据库428个,此外,多媒体资源馆藏总量达4.51万种、16.5TB。
据2018年9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共出版文献1986篇。
据2018年9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载文量为1410篇。
据“中国知网”《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该学报发行范围除中国大陆地区外,已达中国港、澳、台三地及北美、澳洲、西欧、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高端客户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图书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央统战部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教育资料馆、台湾汉学中心、台湾当局立法机构国会图书馆、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九龙公共图书馆、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国图、大英图书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北海道大学、日本国会图书馆、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等共计604家国家图书馆、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构订阅和收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估数据库、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2011、2014)等收录。
据2018年9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被下载685291次、总被引15450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26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20。
据2018年9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引量为8778次,下载量为59375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影响因子为0.94,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173名,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79种)中排第26名。
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上海市最佳学报。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曾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工程”。
图中上侧为上海交通大学标识,文字为该刊的中文名,英文是该刊的英文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力求在“理论性、超前性、实践性”方面办出特色。
注:表中为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官网显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