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4 22:07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Shanghai University),前身是1980年3月建立的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学院成立于2011年7月,隶属于上海大学。
1980年3月,经上海市高教局批准,国家教育部同意,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为上海复旦大学分校)恢复重建社会学系。这是1979年中国大陆恢复社会学学科后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学系。
1981年,社会学系创办《社会》杂志。
2011年7月,社会学系独立建院,成立社会学院。
近5年来,社会学院教师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14项,各类省部级以上课题总计5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社会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SSCI源刊发表学术论文51篇,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PNAS上发表论文2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2项,各类上海市级社会科学成果奖26项;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有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建有上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大学老年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市老年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中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上海大学上海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政党研究中心、上海大学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教育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移民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数据科学与都市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越南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社会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同美国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城市大学、田纳西大学、怀俄明大学,英国利兹大学,韩国首尔大学、釜山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互换生制度。每年有5-6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分赴国外大学作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与进修。
《社会》(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1979年大陆恢复社会学后创办的第一份社会学专业期刊。刊物自2005年改版以来,秉承理论与探讨与经验研究并重的办刊方向,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与学术研究中提出的“新问题”,积极投入规范性学术制度的建设,搭建中外社会学家学术对话的平台。《社会》先后被收录为CSSCI源刊、剑桥科学文摘(CSA)源刊、美国EBSCO host数据库源刊。2011年,《社会》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并跻身教育部第三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2015年,《社会》入选中国“百强社科期刊”;2017年,《社会》跻身知网“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15年6月《社会》英文刊(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简称CJS)首发,李友梅教授担任CJS编委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谢宇担任CJS海外主编。
截至2020年6月,社会学院下设2学系2研究所,开设有2个本科专业。
据2020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社会学院有专任教师55名,其中全职境外教师5人,有入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人才20人次、并有上海曙光人才5人、浦江人才12人、晨光人才4人。
1986年,社会学学科被遴选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从1996年开始,社会学一级学科连续被列为国家“211工程”第一、二、三期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上海市教委在上海大学设立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成为首批上海市6家E-研究院之一;2005年,“都市社会研究”被评选为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2007年,社会学二级学科跻身国家重点学科行列,成为全国4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同年,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成为上海市教委设置的首批10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2008年,上海大学挂靠社会学系建立了上海社会科学调查研究中心,200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挂靠该中心,成立了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2010年,与上海市社工党委、上海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合作,成立上海大学社会建设研究院;2011年,由社会学院牵头、整合全校文理工各学科力量组建的跨学科平台“智慧城市与社会发展”被确定为上海市教委“0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15年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2016年入选上海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
社会学院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了各种旨在促进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活动的平台,具体包括:开办“费孝通学术论坛”和各种读书班;设立“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奖学金”,并与费孝通先生家人共同出资设立上海大学“费孝通奖学金”;在上海市的浦东新区、九亭镇、康健街道,江苏省的开弦弓村、盛泽镇、昆山市,浙江省的宁波市、长兴县、南浔镇等地建立34个社会调查和实习基地。
支持学生成立群学社、知行社、蓝丝带等学习型和公益型社团,创办《泮溪学步》、《社会·人》等杂志。
2011年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2013年获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特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实现了上海大学在该项目特等奖上零的突破;
2015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
2017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一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