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2 20:48
“上海戏剧协社”成立于1921年,主要成员是应云卫、谷剑尘.后因有洪深、欧阳予倩的参加,使该剧社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注重舞台实践的社团,到1930年总共公演了15次.“上海戏剧协社”对中国现代话剧最大的贡献是在洪深的努力下建立了导表演制,是中国第一个“讲组织、讲纪律、讲方法”的话剧团体。
上海戏剧协社1921年成立于上海,为中国抗战前话剧史上历时最久,影响较大的话剧社团。前身为少年化装宣讲团和上海戏剧社,最初成员有应云卫、谷剑尘、陈宪漠、孟君谋等。1923 年后,洪深、顾仲彝等相继入社,主要负责人有应云卫、谷剑尘、欧阳予倩。剧社是以实践民众戏剧社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目的,来创建中国现代话剧的。1923 年7月洪深加入协社,以男女合演的《终身大事》(胡适作)和男扮女角的《泼妇》(欧阳予倩作)对比演出,在哄堂大笑声中废除了文明戏男扮女装的陋习。1924年5月协社第五次公演,演出洪深自编自导的四幕话剧《少奶奶的扇子》,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导演艺术的正式诞生。
之后,协社陆续举行过多次公演,演出《好儿子》《月下》《回家以后》《傀儡家庭》等剧,推动了学校话剧活动,扩大了现实主义戏剧在学校中的影响。后因协社在剧目选择上过于注重艺术技巧而脱离了时代脉搏,加上不注重剧社内部思想建设而沉寂了三年。
1930年6月,协社举行了第15次演出,剧目为《威尼斯商人》。这是中国舞台上用汉语按现代话剧要求演出莎剧最初一次较为严肃的正式公演。戏剧协社演出的《威尼斯商人》,决定采用莎剧原文译本。但当时没有适合舞台演出的译本,剧团负责人应云卫便特邀复旦大学教授、戏剧协社社员顾仲彝为该社赶译。
顾仲彝早在大学时代就酷爱戏剧,听过梅光迪教授讲授的“莎士比亚戏剧”。他一直想将莎士比亚戏剧这一人类的瑰宝,介绍给中国人民。他认为:“翻译跟创作一样是伟大的工作,尤其是在新文学运动开始,感到文学形式与材料穷乏的时候,看到灿烂丰富的西洋文学的宝藏,就动了尽量移植我土的野心与兴趣。这野心与兴趣与日俱增,到现在似乎成了我生存唯一的重大使命。”戏剧协社想早日将《威尼斯商人》搬上舞台,天天派人催稿。顾仲彝废寝忘食,只用了三个星期就将原稿译完,很快就印成油印本供演员排练。这个译本是我国最早与演出结合的莎剧剧本,1930 年由新月书店初版,次年又由商务印书馆再版,是一个颇受读者和观众欢迎的莎剧译本。
为了便于演出,这次的译本用的是散文体。译者在单行本《序言》中说:“……莎士比亚剧本上有什么,我就译什么,决不删改决不要添一语,以符合忠实两字”,“翻译这个戏,纯粹是实验性的,我们公演这个戏,也是一种尝试”这时戏剧协社决定上演此剧,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戏剧协社第 13次公演时,演出由法国沙陀所著《祖国》一剧改编的《血花》,遭到失败;二是当时当局对文化界迫害很厉害,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很难上演。因此,决定走古典剧的方向,从介绍、研究西洋古典戏入手,提高演剧艺术,坚持进步的演剧运动。演出由著名导演应云卫执导,由虞岫云扮演鲍西亚,沈潼扮演夏洛克,陈宪谎扮演巴山奴,黄一美扮演安东尼,顾秀中扮演女仆,孟君谋任舞美设计.遵循洪深开创的严谨认真的演剧作风,此剧在应卫云家中整整排了一个月。参加演出的主要成员陈宪漠事后回忆说:“当时我们十分考究剧本,演员必须熟读脚本,经过了一定的排练程序,方可登台。”
这次演出在舞台艺术方面也与文明戏演出的莎剧迥然不同。舞台上出现的不是简单的“布景”,而是写实的立体景。舞台木工和舞美设计师们通力合作,制造出了一种近似于现实生活的幻觉。喷泉、花园、楼台、街道、小桥等出现在舞台上,灯光也随自然与舞台气氛的变化而变化。服装也十分讲究,女主角的服装绣上精致的花饰,镶上花边,装上流苏,男主角的服装也是镶金嵌银相当华丽。公演时,当扮演鲍西亚的女演员虞岫云穿上漂亮的西式女服第一次出现在舞台上时,池座中的观众竞兴奋得发出热烈的喝彩与欢呼。
这次演出共进行过两轮。第一次在5月17日18日24日25日共演四场,地点在中央大会堂(今科学会堂),同年7月,在四马路丹桂第一台又举行了第二轮公演。为了便于为我国观众所了解,演出者在广告宣传上也颇煞费苦心,采用七言对句形式介绍道:“多情女设箱择婿,浪荡儿借债娶妻,守财奴大闹公堂,女律师巧断奇案。”这次演出的成员虽大多为大、中学生,但由于演出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在介绍外国优秀剧作,提高话剧演出质量方面起了有益的作用。正如导演应云卫所说:“在表演艺术上都有一定的成绩,给后来的演员很多启发。”
1933 年在左翼剧运推动协助下,协社演出由应云卫执导的反帝名剧《怒吼吧!中国》,每天三场,连演三天,轰动一时。当年秋,协社停止活动,宣告解散,结束了长达12年的奋斗历史。
上海戏剧协社解散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内外两方面。如果说话剧艺术在技术层面的高原现象和爱美剧团在组织管理上的局限性是其内因的话,那么市民社会的重新分化组合和政治与艺术的张力就是其外因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作为一个话剧社团,上海戏剧协社也是如此。上海戏剧协社在爱美剧运动中诞生,作为众多爱美剧团中的最优秀者它在完成了历史赋予的移植并养活西方话剧的使命后而被迫解散,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研究其解散的原因就是想从中找出某种规律,以便于我们认识历史指导现实。从世界近现代戏剧史来看,爱美戏剧和职业戏剧是戏剧史上长期并存的两条发展线索。爱美戏剧是职业戏剧的基础、补充和创新的推动力。但爱美戏剧是一种非常规的戏剧艺术形态其发展的走向一般都是专业化和职业化。爱美剧团的最终结果要么是走向职业化,要么解散。中国话剧史上的爱美剧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创建中国现代话剧的运动,其最终目的是为话剧职业化打基础。在爱美剧运动中诞生的戏剧协社,在完成了创建中国现代话剧的历史使命后必然要走向解散。
上海戏剧协社是我国现代话剧诞生时期一个影响最大的爱美剧剧团。这个剧团在著名导演艺术家洪深的领导下,对清除演剧上的文明戏弊端,促使我国现代话剧艺术定型,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上海戏剧协社”较之“民众戏社”,在一些方面有所突破,尤其是在理论的付诸实践这一点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在我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方面,作出了一定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