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7 10:15
下半城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是重庆主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有约1800多年历史,堪称今天大多数人心目中的重庆的母城,大致范围是:从朝天门沿着东水门、望龙门等至储奇门一线,和与之相对的上半城之间以人民公园、十八梯为限。
如果说渝中半岛是重庆的“母城”,那下半城是巴渝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根和源。在渝中半岛东部,由南向北有两块相对平缓的区域,自长江起,分别是海拔平均高出江面50米(在山腰位置)的下半城,和海拔平均高出江面120米(在山顶位置)的上半城。今天百度地图上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的走势基本接近上下半城的分界线。
公元226年,下半城正式开始兴建。在此之前江州(重庆)的主要城址在今江北嘴附近。
“巴汉世郡江州,巴水(嘉陵江)北北府城是也,后乃徙南城。”(《水经注》)
“建兴四年春,都护李严自永安还江州”“更(换)大城,周回十六里,欲穿城后山,自汶江(长江)通水入巴江(嘉陵江),使城为州(洲),以求五郡置巴州。造苍龙(东)、白虎(西)门,别郡县。仓皆有城”。
公元1239年,彭大雅扩建重庆的城区,城墙西线由李严旧城的大梁子、较场口一线移到了临江门、通远门一线。上半城就此被圈入重庆的城墙。
尽管今天在上半城的解放碑是重庆最繁华与时尚的地方,但在元明清时期,下半城才是重庆的中心。巴县县衙(今人民公园位置)、湖广会馆等重要的机构都设置在下半城。
由于明末清初的战火,四川的原住居民几乎被屠杀殆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民间主要将全川的人口绝迹归罪为“八王剿川”。据康熙《四川总志》卷10《贡赋》记载,康熙二十四年,重庆城“为督臣驻节之地,哀鸿稍集,然不过数百家,此外州县,非数十家,或十数家,更只有一二家者”,重庆府下属的江津县“人烟断绝凡十余年”,“大足县止逃存一二姓,余无孑遗”。若估计此时府城中有500户,每户6人,共计3000人,到了道光年间,查府志卷三《户口》,巴县移入的人数(数据当略大于城区人口)共218779人,原住居民的比例为1.3%,所以可以看到此后重庆的发展受原住居民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清代的重庆城是一座被换了血的彻头彻尾的新的城。
为了促使四川的人口增加,顺治十年“准四川荒地听民开垦,官给牛种,酌量补还价值”康雍时期,进一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规定“抛荒土地,仍凭开垦,永占为业,五年起科。川民逃亡外省者,给付引照和路费,准其返回原籍。”为鼓励湖广、江西、陕西、福建等省无地、少地农民入川开垦荒地,“各省贫民携妻子入属开垦者,准其入籍”“凡他省人民在川开荒居住者,准其子弟入籍考试”(嘉庆《四川通志》卷64《食货》)
从上可以看出移民的主要来源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大多数都会通过东线入川,这样一来已经成为地区中心的重庆自然会成为移民们入川时非常重要的一个跳板。这个地位就像是美国的芝加哥,而重庆文化的特征也必定更加偏向于一个移民的社会。
这种移民文化码头文化的特征在城市最适宜发展的区域——下半城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坐靠水的城门外都有建造有码头,而这些码头的运输量也是相当的可观。雍正初年“渝州每岁下楚州米数十万计”(县志,卷3),如此大量的大米产量归功于清朝政府积极的移民政策对于四川内地的开发。府城及附近嘉陵江沿岸的16处渡口9处为米渡,长江沿岸的9处渡口全为米渡。为了便利政务,府治、县治等重要的政府职能部门全都集中在下半城。“乾隆初,士庶家不轻衣帛,后商家以奢侈相尚,人皆效尤。”重庆下游“忠州之民或袜尚通海,鞋尚镶边,烟袋则饰以牙骨,熬糖煮酒,皆效法重庆”(道光《忠州志》卷1)
下半城除了集中了府治、县治等重要政府职能部门外还汇聚了八省会馆。这八省会馆指的是湖广、江西、福建、广东、江南、浙江、山西、陕西八个省份的会馆。而其中最大的当属湖广会馆(今天下半城的府衙、会馆等公共建筑中存留的)。一方面会馆提供了同地区过来的移民和商人一个公共活动的场所(会馆内设有大量茶馆戏台),另一方面也借由地缘性崇拜将乡籍一致的群众联系起来(会馆内设有宗庙,例如湖广会馆的宗庙供奉的就是禹王)。与此同时,各个会馆均设有主持馆务并与地方政府进行公务联系的“首事”,即“八省首事”。他们逐渐地参与到了重庆地区的税捐征收、地方保甲、城市消防、江河救生、组织团练、重债务清理以及地方公益事业的管理、商业行业的帮规制定等等。清代重庆的地区政务倘若脱离了八省首事是很难执行的。(除去会馆,还存在船帮,分为大河帮(长江上游)小河帮(嘉陵江)下河帮(长江下游)。另外还有秘密社会——袍哥组织,分为内八字(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和外十字(仁、义、礼、智、信、威、德、福、智、宣))。(《近现代重庆城市史》隗瀛涛)
嘻哈歌手Gai经常提到的重庆江湖文化,其起源就是在下半城:
“敢来重庆码头闯一闯,地头蛇专治皮炎痒;
袍哥人家,单刀赴会,老子拜的是关云长;
外地人渣,街上武行,重庆人专打小流氓”(《有嘻哈》第三集Freestyle)
在民国时期,由于受到地形限制,上半城率先修通了公路(1927-1929年期间,今中山一路),解放碑等上半城区域开始日渐繁荣。而由十八梯、凯旋路电梯、厚池街、守备街、白象街、东水门等为代表的下半城则开始日渐落寞与黯然。近年来,下半城的改造一直备受关注。
在2012年2月17日渝中区人大会议上通过了相关决议,确定将下半城打造成重庆“母城”历史文化风貌区。
渝中半岛下半城即将蝶变,五年内建成重庆“母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未来巴县衙门、东水门、湖广会馆等大量见证重庆历史的城市遗迹将被纳入重庆“母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得到妥善保护。
会议认为,渝中半岛是重庆的“母城”,下半城是巴渝历史文化的“根”和“源”,传承了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必须加以保护传承,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 历史文化风貌区注重与上半城的功能配套和互动互补,与滨江自然观光休闲功能的有机衔接,体现上下半城的整体性和融合性。未来该区域的打造旨在充分挖掘和传承三千年重庆“母城”历史文脉,展现古朴典雅的老重庆风貌,并且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城市建设开发的关系。
“下半城,离解放碑直线距离不超过两公里的一个地方,是重庆主城的发祥地。”渝中区人大代表龙钟明在“打造下半城文化街区”的议案中提出,下半城的发展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堪称重庆的母城。这里有着众多古老重庆的遗迹:巴县衙门旧址、东水门老城墙、湖广会馆、储奇门、南纪门、十八梯古建筑;抗战时期的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川盐银行;有名人居所谢家大院、胡子昂故居、卜凤居等,此外还有抗战时期茅以升设计的望龙门缆车。
重庆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历史专家何智亚说过,下半城大部分房屋都是危旧房,改造是必须的。下半城拥有诸多历史文化古迹,改造中将保留历史文化风貌,新修的建筑风格以古朴、典雅为主,使十八梯、湖广会馆、巴县衙门等历史古迹连成一体,形成历史文化风貌的展示区。
代表们建议因地制宜恢复本地特有风貌,借此打造自己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发展城市旅游业。他们建议重新发掘重庆下半城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浙江、山西、广东等8个会馆,依托会馆,彰显重庆移民文化。按湖广填四川、开埠、抗战三个时期,划分成3个互有联系的部分,通过恢复当时的生活场景等多种形式,让市民直观感受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
在打造风貌区所需经费的问题上,代表们也给出了实质性建议,如借鉴英国的旧城改造PFI融资模式,由政府出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好环境后,再由社会资本进入运作,最后政府慢慢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