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4 12:27
下架山镇,隶属于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位于普宁市东南部,东与汕头市潮南区交界,南与惠来县惠城镇接壤,西与大南山街道为邻,北临流沙南街道,以占陇镇为界。辖区总面积82平方千米。2019年末,下架山镇辖区户籍人口17875户、11.21万人。
在明、清境域大南山边沿的村属潮州府普宁县洋乌都,处在平原的村属波水都。
民国时期,属普宁县第五区、第三区。解放初期,先后属普宁县南五区、横溪区、占陇区、第六区。
1957年,属南湖乡和南城乡,后属军埠乡。
1958年9月,并人占陇公社。
1961年,析出建立下架山公社。
1963年,并人军埠公社。
1973年6月,析出再建下架山公社。
1983年,撤社建区。
1986年,区改镇。
2011年末,下架山镇辖下架山1个居民委员会,碗仔、汤坑、老堆柄、高明、上西、百吉岭、下西、古山、蛟池、新光、双丰、新南湖、老南湖、长沟围、倪厝乡、白沙溪、西山、横溪、和寮、南城、陂新、陂老、多年、虎岗山、中央埔、涂坑、长坛、咸寮、水供塘、石盘、葵岭、安溪32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下架山镇辖1个社区、3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下架山社区。
下架山镇位于普宁市东南部,东与汕头市潮南区交界,南与惠来县惠城镇接壤,西与大南山街道为邻,北临流沙南街道,以占陇镇为界。辖区总面积82平方千米。
下架山镇地处练江支流,南倚大南山,北望铁山。
下架山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5℃,年平均降水量1637毫米,无霜期年平均353天。
2017年末,下架山镇常住人口98800人。
2018年末,下架山镇户籍人口111606人。
2019年末,下架山镇辖区户籍人口17875户、11.21万人。
2019年,下架山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4.95亿元,财政收入877.39万元,税收收入877.3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78亿元。
2019年,下架山镇农作物植面积2427.47公顷,其中建成和寮、蛟池水稻连片示范田30多公顷,建成省级优势农作物重大技术集成推广项日示范片6.67公顷。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59.33公顷,总产量11241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057.7公顷,产量6444吨;蔬菜种植面积469公顷,产量16966吨;水果种植面积545公顷,产量4672吨;淡水鱼养殖产量134吨。全年农业产值1.5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9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9885元。
2018年,下架山镇工业企业个数共11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16家。
2019年,下架山镇有工业园区2个,各类企业70多家,形成服装、医药、印染、化纤等支柱产业。
2019年,下架山镇有固定商户200多户,全年集贸成交额1.35亿元。全镇累计有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9个。
下架山镇境内有普宁大道贯穿镇境南部,有华(林)下(架山)、占(陇)葵(岭)、占(陇)汤(坑)和流(沙)下(架山)等公路过境。
2019年,下架山镇有中学1所,小学26所,在校中小学生7742人,在职教师394人;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3380人。是年中考,下架山中学考生录取上市二中28人。
2019年,下架山镇有文化站1个,村(居)文化室(农家书屋)32个文体活动中心(文体广场)21个。同年,下架山镇选派109名运动员参加市第六届运动会,获得22金18银12铜的好成绩。碗仔村入选广东省第五批古村落。文物胜迹有位于碗仔村的大南山红军石刻标语和位于咸寮村的红色石洞(被定为“普宁市党员教育基地”)。经常开展的民俗文化活动有石盘舞狮,横溪舞龙,汤坑、咸寮、高明、新南湖等村的英歌舞。
2019年,下架山镇设卫生院一所,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院内建有全市首家独具特色的“中医馆”。该院与普宁华侨医院联结为紧密型医联体,亦称普宁华侨医院下架山分院。有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8人、主管护理师2人。设住院床位120张。是年村级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完成17个、在建15个。
2019年,下架山镇人口出生2026人,人口出生率17.58%c,符合政策生育率84.01%,人口自然增长率12.45%ce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全年免费为辖区已婚育龄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37人次指导“全面两孩”政策实施,至年末,辖区共有713对已婚育龄夫妇办理“全面两孩”生育登记。
2019年,下架山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85012人,全年医保报销6000多人次,报销金额4000多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5774人。全年发放低保金308万元,受益1003人;发放五保金173万元,受益165人;发放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100多万元,受益608人。脱贫攻坚有序推进,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推进社会保障兜底,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1户、381人,全部完成预脱贫工作。在葵岭村老人活动中心建有敬老院1座,建筑面积1932平方米。
2019年,下架山镇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8件,刑拘各类犯罪嫌疑人28人;治安案件予以行政处理25件、31人。组织禁毒大排查行动90场次,清查各类场所2450处,查处收戒吸毒人员24人强化维稳工作,发挥镇村两级维稳平台作用,开展领导接访、约访、下访活动。全年受理各类矛盾纠纷案件88件,调处化解85件,化解率96.6%。
2019年,下架山镇建有一支11人的镇级专职消防队,镇区消防安全重点管控地段有消火栓12个;建成水供塘、汤坑、涂坑、百吉岭村和下架山中学5个微型消防站。是年,镇、村(居)开辟定期安全知识宣传栏32处,悬挂张贴宣传标语2500条(幅),发放宣传资料4400份,组织安全生产经营者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消防安全培训6场、450人次;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行动12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场所353家,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现场整改257处,限期完成整改89处。
下架山镇因驻地名,地处小丘,与3千米外之笔架山相比为低,故名下架山。
下架山镇潮汕民间舞蹈的英歌舞活动遍及各村。汤坑古文化遗址已3000多年历史。盐岭径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石刻标语10条,属省级文物。
广东汉乐也称“外江乐”、“中州古调”、“国乐”、“儒家音乐”等,是中州音乐和潮汕民间音乐经过长期的结合,在原中州音乐的二黄、西皮、大板等板式的基础上,吸收潮乐、庙堂音乐、昆曲、椰子曲的优点,形成独特且具有地方色彩的一种民间音乐。现主要流行于普宁市故城洪阳和周边乡镇,其影响遍及潮汕地区的揭阳、潮州、汕头以及客家地区的梅县、兴宁、大埔等地。
广东汉乐的“音律”保留了中国古代民间的雅乐音阶,特点为“七律制”音阶,有很大的游移性,其中“4”(fa)、“7”(xi)两音最为突出,游移性最强。广东汉乐可分为“儒乐”、“中军班”、“外江弦”三大类。儒乐为过去文人雅士所偏好的一种室内音乐,以丝弦乐器为主的演奏,主要有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等。中军班又称八音,包含戏曲吹唱(皮黄戏、小调戏)、大调吹奏、小调吹奏、祭礼音乐、喜庆音乐等,以唢呐主奏乐器,奏曲牌音乐,配以大鼓、苏锣、大小钹、碗锣、铜金、小锣、马锣(八音用)等打击乐器。外江弦是潮汕人针对“儒家乐”而起的独特称谓,指该音乐形式是从长江以外地区进入潮汕,以示与潮州音乐的区别,演奏时以头弦领奏,扬琴为定音,配以椰弦、二胡、笛子、洞箫、三弦、琵琶、古筝等。
南婆城,位于大南山北麓竹竿山锣鼓石东北侧、县城流沙东南6千米处。据传,南宋末年,詹、吕、薛三姓从福建迁于此创村。明、清年间王、孔诸姓从潮阳及本县等地迁入。祥兴一年(1278年)宋帝昺战败南逃,于此建“南方新城”,称“南城”,分顶城、下城、东门、西门、一马路巷、二马路巷、围内等。后因宋帝昺卧地“沉蚀”而改称“南婆城”。清乾隆年间,南城百姓于练江之滨、村西侧的“浮水莲花”地建“大圣古庙”,祭祀“齐天大圣”,当地群众习惯称“大圣古庙”为“南婆城佛祖庙”,该庙香火旺盛,显誉潮、普、惠三县。
周日方,男,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生,广东省普宁市下架山镇葵岭村人,1993年至2000年2月,任汕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张中畊,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9月)生,广东省普宁市下架山镇葵岭村人,生前任广东省工商联合会理事、广州市归国华侨联谊会顾问、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六届和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暨南大学校董、香港普宁同乡联谊会顾问和永远名誉会长。1990~1992年共捐资870万港元于家乡兴办教育事业,与香港同仁张元利等兴建下架山中学,独资捐建葵岭耕丰小学。普宁市人民政府授予“铁山兰花奖”勋章,揭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玉质钥匙”。2003年7月在香港逝世。
倪少杰,男,民国十三年(1924年)生于香港,广东省普宁市下架山镇人,香港企业家。1948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工程管理系,1949年赴英留学,毕业后返港。在堂兄的织染厂担任主任、厂长,后任日丰公司主席、中国厂商联合会副会长、立法局议员。1993年被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和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第二批港事顾问。虽长住香港,仍很关心祖籍家乡的文教卫生事业建设。80年代初期,普宁华侨中学复校后,他荣任普宁华侨中学第二届董事会名誉副董事长。1986年普宁华侨医院筹建会成立,他任该会顾问,积极提供建议意见,促进普宁华侨医院筹建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