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 19:29
不屈不挠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于《汉书·叙传下》。
“不屈不挠”由句中的“不桡不诎”演变而来
王商是西汉的大臣,曾任汉成帝的丞相。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汉元帝逝世后,汉成帝即位,非常敬重他。可是成帝的舅父王凤利用独揽大权的机会骄横跋扈,经常冒用皇帝的名义行事。王商在议论国政时批评王凤的做法,王凤从此对他心生不满。
汉成帝建始三年秋天,京城长安忽然谣传要发大水,百姓恐慌,争相逃命,长安城中一片混乱。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亲自召集三公九卿等中央高级官员商议。王凤惊慌失措,认为皇帝、太后及嫔妃们应该赶快坐上船只,其他官吏和民众则赶快躲到城墙上,大臣们都纷纷附和王凤的意见。只有王商坚决反对,他认为这一定是谣言,在这个关键时刻下令登上城墙会更加惊扰百姓。汉成帝采纳了王商的意见。过了几天,城里也逐渐平定下来,调查的结果证实是言。汉成帝于是认为王商老成持重,经常称赞他的主张。而王凤惭愧,后悔自己说错了话,对王商也更加没有好感。
王凤有个亲戚担任琅邪太守,因为没有尽到管理的职责而出现过失,王商就安排人对他进行审查。王凤代亲戚向王商求情,但王商坚持原则。王凤就更加怨恨王商,千方百计搜寻他的短处,然后派人诬陷。汉成帝平素非常器重王商,并不相信,就下诏不让过分追究。但王凤固执坚持,成帝无奈,最后只得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三天后,王商吐血而亡。
班固在《汉书》中评论说,王商因为淳厚朴实,坚强不屈,才遭遇许多灾祸,最终被废黜。
虽然人们屡遭挫折,却能够不屈不挠地挺住,这就是成功的秘密。所以,人们要学会坚强。有了坚强,就有了面对一切痛苦和挫折的能力。人生是一场面对种种困难的“漫长战役”。早一些懂得痛苦和困难是人生平常的“待遇”,当挫折到来时,应该面对,而不是逃避,这样,才能早一些坚强起来,成熟起来。不屈不挠的人是自信的,人生字典写满成功;不屈不挠的人是刚强的,总有一个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最高尚的品格是不屈不挠磨炼出来的,一颗坚韧而又刚毅的心灵从锻造所获取的要比从安逸享受产生的成功多得多。
成文用法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不屈不挠”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运用示例
清·颐琐《黄绣球》二十九回:“教皇捉了他问,他在堂上不屈不挠,定归开出信教自由的理数。”
近代·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间有不屈不挠之士,费尽生平之力以求得一知者,而又以行之为尤难,则虽知之而仍不敢行之。”
近代·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十二节:“加富尔不屈不挠,得请于撒王,以一身尽兼各部大臣之职,压舆论以行其志,直发二万五千大兵出黑海。”
现代·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二章:“反动派的气焰异常紧张,而鲁迅坚守革命阵地,不屈不挠地和恶势力搏斗,为新社会催生,一直战斗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