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4 20:03
不良饮食习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对自身身体健康不利的饮食习惯。不科学、不规律、不合理的膳食习惯,易引发癌症。
电视佐餐
吃饭时端着饭碗也要跑到电视机面前坐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嘴巴做着机械式的咀嚼,筷子往嘴里塞着食物。长此以往,就会引起肠胃消化道疾病。吃饭看电视还让部分中学生与父母的沟通减少,容易造成性格孤僻,成为一个既不健康也不快乐的人。
润喉片当糖
润喉片可用来治疗咽喉炎、声音嘶哑、口腔溃疡、口臭等疾病。它有甜味,于是有的同学没病时用它当糖解馋。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此润喉片也不能随便服用。如果咽喉无明显炎症时滥用润喉片,可抵制口腔及咽喉内正常菌群的生长,导致疾病发生。
偏食
谁都知道偏食的坏处,可还是有的孩子偏食偏得厉害。五年级的小辛是“荤食主义者”,三岁开始就不吃蔬菜,几年下来小辛的个头没有同龄人高,体验下来各项指标都与同龄人有差距,健康状况也不好,便秘、气色不好,易患呼吸道疾病,小辛的父母后悔莫及。而只吃菜不吃肉的孩子各项发育指标同样不理想,营养不良,易感冒,身体抵抗能力差。
零食当正餐
如今的零食名目繁多,包装考究,惹得学生心头痒痒,加之“减肥”思想作怪,校园出现“零食当正餐”这一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零食过量会影响食欲,妨碍正餐的摄入量,从而影响身体正常功能的发育。
电脑佐餐
电脑逐渐成为学习工具,学生接触电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甚至有许多学生在吃饭时间也在上网,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用餐时及餐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使肠胃功能消退,另外大多数上网的同学对饮食没有选择,食物营养摄入不足。
常吃“小食品”
色素是一种化学品,对食用色素的使用和限量国家有严格的卫生标准。一些小食品加工厂为扩大销售,降低成本,大量使用色素,甚至使用非食用色素,利用色素来吸引孩子们购物,长期食用色素超标的食品对身体极为有害。
常顾“小食摊”
街边小食摊,特别是校门口的临时食摊,缺乏卫生条件,食品易受灰尘、废气等带菌空气污染,加上有的油炸食品原料来源不明,特别是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学生长期食用不洁净的油炸食品,后果将不堪设想。
饮料当水
口渴了喝饮料,出去玩还是喝饮料,有的同学都不会喝水了,喝饮料喝得上了瘾,身体也出了毛病,经常无缘无故地流鼻血,弄得一家人都很不安。其实口渴了应该多喝水,饮料适当喝一点是可以的,但不能完全代替水。
拒喝牛奶
牛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是提供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具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但有的学生偏食,拒绝喝牛奶,造成身体营养不良。其实如果养成每天喝牛奶的习惯后,健康离孩子会很近。
好烧烤
学生吃熏烧食物太多是有害健康的。如果经常在饭前摄入大量热量高、但没有营养价值的零食,天长日久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而且体内长期摄入熏烧太过的蛋白类食物易诱发癌症。
不吃早餐
危害:严重伤胃,使你无法精力充沛地工作,而且还容易“显老”。
前一天晚上吃太多,导致早上起床一点都不饿,而且上班族普遍会赖床到最后一刻,时间太赶当然就来不及吃早餐了,其实上班族为了工作,中餐和晚餐常常会在外面吃,因此早餐更应该多补充营养。德国埃朗根大学研究人员在对7000个男女对象的长期跟踪后发现,习惯不吃早餐的人占到了40%,而他们的寿命比其余60%的人平均缩短了2.5岁。而另一所大学在一次对80-90岁老年人的研究中发现,他们长寿的共同点之一是:每天吃一顿丰盛的早餐。
对策:早餐食物尽量做到可口、开胃;有足够的数量和较好的质量;体积小,热能高;制备省时省力。
丰盛晚餐
俗话说中午吃好,晚上吃少。晚餐吃得太丰盛,久而久之,人会发胖,同时,持续较长吃丰盛晚餐,还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容易使人患上失眠。
对于上班族来说,习惯晚餐吃的好,因为早餐要看“表”,午餐要看“活儿”,只有晚上才能坐下来美美的吃一顿。
对策:
第一:晚餐要少吃,一般要求晚餐所供给的热量以不超过全日膳食总热量的30%。
第二:晚餐要早吃,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结石病的发病率。
第三:晚餐尽量吃素,减少肉类和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
咖啡成瘾
工作压力大,成天睡眠过少,不少人都以饮咖啡提神来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可是大家不知道饮用咖啡过度对身体害处多多。
第一:降低受孕率。每天每人喝一杯咖啡,受孕率就有可能下降50%;
第二:容易患心脏病。咖啡中含有高浓度的咖啡因,可使心脏功能发生改变并可使血管中的胆固醇增高;
第三:降低工作效率。
对策:少喝。
餐后吸烟
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对那些抽烟的男士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吸烟有害健康,饭后吸烟更容易使烟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 孰不知,饭后吸一支烟,中毒量大于平时吸十支烟的总和。因为人在吃饭以后,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这时人体吸收烟雾的能力进入“最佳状态”,烟中的有毒物质比平时更容易进入人体,从而更加重了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
对策:彻底戒烟。
饮水不足
人每天要摄取大量的水,如果饮水不足导致脑老化;诱发脑血管及心血管疾病;影响肾脏代谢功能。尤其是上班族由于工作忙碌总是忘记或忽略喝水造成体内水分补给不足。
对策:多喝水,勤上洗手间;但要注意,对于部分大肠代谢功能差的朋友,最好在感到口渴的时候再去喝水,以免造成体内水代谢进一步紊乱。
大多吃得过咸
据统计,全国人均吃盐量为每天10克以上,其中以东北人最高,达18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把食盐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吃得过咸会明显增加高血压、胃癌等病的发病率。
吃味精过多
味精增加了人体对钠的摄入量,而钠元素对人体有害。因此,吃汤菜等宜用鸡精、蘑菇精等代替味精。
吃饭方式多为集体进餐
国人吃饭喜欢相互夹菜,这增加了疾病的传染概率。
喜欢吃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而胆固醇是诱发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烹调多采用煎、炒、烹、炸等方法
中国人喜欢吃炒菜和油炸食品,这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喜欢吃含脂肪较高的红肉(猪、牛、羊肉)
吃白肉(鱼和鸡等)的比例较小近年来中国人吃白肉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是好现象。
这不仅增加了盐的摄入量,且由于腌制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喜欢吃各种卤肉
但制作卤肉时加入的肉桂、八角(大料)、茴香、丁香、花椒等香料不但性温燥,容易让人上火,而且由于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黄樟素,有一定的诱变性和毒性,容易致癌。所以,患有感冒、发烧、炎性疾病和慢性肝病者应少食卤肉。
大摆宴席请客存在诸多不良饮食习惯
人们习惯于在宴席上饮大量白酒,或暴饮暴食,或烟酒同时来,有些地区还有布菜的不良习俗。这些习惯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总原则
宜早:人体经一夜睡眠,肠胃空虚,清晨进些饮食,精神才能振作,故早餐宜早。
宜缓:吃饭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狼吞虎咽,会增加胃的负担。
宜少:人体需要的营养虽然来自饮食,但饮食过量也会损伤胃肠等消化器官。
宜淡:饮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于健康大有好处。
宜暖:胃喜暖而恶寒。饮食宜温,生冷宜少,这有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宜软:坚硬之物,最难消化,而半熟之肉,更易伤胃,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极易因此患病。所以煮饮烹食须熟烂方食。
饭前喝汤
我国居民用餐习惯一般都是先吃饭、后喝些菜汤。西方人的用餐习惯是先喝点汤,再吃饭(面包等)。这两种不同的用餐习惯,究竟哪一种科学、合理?从科学卫生的观点看,先喝点汤再吃饭比较好。因为人在感觉饥饿时马上吃饭对胃的刺激比较大,日久,容易发生胃病或消化不良。如果吃饭前先喝点汤,就好象运动前做预备活动一样,可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为进食作好准备。这样,就会减轻对空胃的刺激,对胃的保护有一定好处。
站着吃饭
医学家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势研究表明,站立位最科学,坐式次之,而下蹲位最不科学。这是因为下蹲时腿部和腹部受压,血液受阻,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影响胃的血液供应。而吃饭时,恰恰是胃最需要新鲜血液的时候,某些胃病可能与下蹲式就餐姿势有关。人们吃饭时大都采用坐势,主要是因为工作劳累,而坐势最感轻松之故。
吃饭说话
传统习惯认为,吃饭时不宜说说笑笑,否则对消化吸收不利。而21世纪的保健专家则认为,吃一顿午饭用30分钟为宜,在此时间里边吃边说,可使一起进餐者交流感情,解除烦恼,使肠胃能正常地消化食物。其原因是,愉快的心情不仅能增进食欲,还可兴奋中枢神经,从而促进消化液大量分泌,使胃肠处于最佳消化状态。
喜吃苦食
苦味食物不仅含有无机化合物、生物碱、萜烃类,而且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的必需物质。苦味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帮助人们从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松弛下来,缓解由疲劳和烦闷带来的恶劣情绪。苦瓜、咖啡、苦菜、慈姑、茶叶、巧克力、啤酒等苦味食品含维生素B,有强大的杀伤癌细胞的能力。
营养均衡
不挑食,不偏食。水果应在两餐间食用;汤应在饭前喝;瓜类蔬菜要单独食用。
三餐有别
早吃好,午吃饱,晚餐适量。草率的早中餐、丰盛的晚餐,使人患肥胖的占67%。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为佳。午餐同样,因为午餐食用鸡或鱼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满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过血脑屏障,在大脑中转化为使头脑清醒的化学物质;另一个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关键营养物质是胆碱,它存在于鱼、肉、蛋黄、大豆制品、燕麦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胆碱是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化学前体,在记忆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佳。
心情舒畅
吃饭时情绪好,食欲增强,血液循环良好,胃肠的消化功能强,免疫力增强;如在吃饭时情绪压抑和郁闷,则会影响食欲,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降低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降低人的免疫力。
讲究卫生
饭前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细嚼可使食物磨碎成小块,并与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咽。同时,嚼还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为食物的进一步消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定时定量
吃饭有规律,定时定量,能使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和休息,从而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使胃肠道的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
少吃多餐
进食少,血液中的糖浓度低,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少,胆固醇的水平就降低,体内脂肪也会减少;但要注意,不论吃多少餐,总热量不应超过一日三餐的总量。
节制饮食
节制饮食不仅能减轻胃肠负担,而且由于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一种良性刺激,从而调动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内循环均衡稳定,使免疫力增强,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趋向于平衡,有利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预防“饭醉”
有一部分人因吃得过饱,即使不喝酒,往往也会出现酒醉状态,即饭后思绪紊乱,昏昏欲睡。这是因为人吃进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后,其中的葡萄糖能在胃里转变为酒精(乙醇),这部分酒精被人体吸收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要预防“饭醉”,关键在于避免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