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8 17:16
《不足之感》是现代文学家朱自清于1920年10月3日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共两节,第一节用太阳与烛光之比,海与细流之比,摩云塔与塔下的徘徊者之比,在自谦中褒扬了前者;在第二节中,又温情地将鸟儿于天空歌唱,花儿乐园之美,赞美于“他”,至于自己,他没有再说些什么,他只是暗暗地自我努力,期待着与“他”达到同一高度。
不足之感
他是太阳,
我像一枝烛光;
他是海,浩浩荡荡的,
我像他的细流;
他是锁着的摩云塔,
我像塔下徘徊者。
·
他像鸟儿,有美丽的歌声,
在天空里自在飞着;
又像花儿,有鲜艳的颜色,
在乐园里盛开着;
我不曾有什么,
只好暗地里待着了。
1920年10月3日,杭州。
“五四”是肯定自我,张扬个性的时代,大部分的新诗人都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形成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行事准则,朱先生却能一反常人,自我审度,寻找不足。在这首诗中,“他”是谁?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法知道了,或者是实指某个人,或者是虚指一批人。总之,“他”一定是值得诗人敬慕的人。素有严以律己,见贤思齐优秀品质的朱先生,由比较而感到自己的不足,由不足而想到要见贤思齐,于是便创作了这首诗,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首诗采用的是一种对称式比喻的排比结构,或称作双向博喻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一、从横的说,诗中存在着两个有关联相比较的被喻本体(故曰“对称”或“双向”);二、从纵的说:每一个本体又都有着两种以上的喻体(故曰“排比”或“博喻”)。
从立意上看,这首诗不是表达一般的友谊或情爱,而是对一种光明、伟大、崇高人格的爱慕和钦仰。诗中的“他”,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见贤思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格化身。同时,我们感到,诗中的“我”甘愿用自己的不足,去衬托“他”的伟大,又用“他”的伟大来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谦逊诚实的品格,奋发自励的精神,同样是可敬可爱的。
从结构上看,第一节是典型的双向博喻结构,对比明显,层次清楚。第二节就起了变化,结构不那么严整了,主要是从“他”展开比喻,说是“像鸟儿”、“像花儿”,而“我”再没有用与之相对应的比喻,只是在结尾淡淡地说:“我不曾有什么,/只好暗地里待着了,”说明仍存在着鲜明的对比。由此看出,诗人对这种结构的运用是比较灵活的,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没有任何生硬呆板的感觉。
从比喻的选用上看,诗人的艺术思维非常严密与精细。如第一节,用“太阳”喻“他”的人格光辉,用“海”喻“他”的宽阔胸怀,用“塔”喻他的崇高精神,每一个喻体向我们显示了“他”品格的某一个侧面,合起来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选择是非常恰当的。从构成对比的比喻看,也经过了一番推敲,“烛光”在太阳面前,“细流”在大海面前,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二者的对比性很强;但“烛光”可以融入阳光,它们同是燃烧物,“细流”可以汇成大海,它们都是水,这弱与强、小与大又都是相通的,有着共同性。“塔”与人的关系更复杂,二者不仅仅是高低的悬殊,一“摩云”,一在塔下;而且由于塔是“锁着的”,故而“我”不能缘塔而上,只能徘徊于下。但也不是绝对不能企及,只要有钥匙,“锁”就可以打开,“我”就能进入塔内,达其顶层。因此,在不足之感中,还隐含着消除不足的可能性。
第一节的比喻,使读者自然地用外观的视角去瞻仰“他”的人格的光辉、博大、崇高;到第二节,比喻表现的是“他”的另一面,读者不能从外观上去看他像不像鸟,像不像花,读者必须用内验法,想象着鸟儿飞翔的愉快,花儿盛开的幸福,从而体会到“他”的心灵是如何的自由、丰富,宛如一座充满“美丽的歌声”与“鲜艳的颜色”的花园。第一节比喻状“他”外射的阳刚美,第二节比喻绘“他”内蕴的阴柔美。由上足以说明,诗人在比喻的选择与刻划上是何等的精细严密了。如不细细体会,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囫囵吞下,岂非辜负了诗人的一番良苦用心。与“他”心灵的花园相比,“我”的内心世界就显得贫乏了,“我不曾有什么”,但“我”并不因此自暴自弃,自甘落后,从结句看,“只好暗地里待着了”,虽有无法展翅高飞的无奈,但是那暗暗使劲待变的决心犹在。从第一节看,变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说“我”是诗人自述,似无问题。“他”是的身份,有人揣测是朱自清所敬仰的孙中山、邓中夏等革命先驱,不是没可能,他就为邓中夏写过一首《赠A.S.》嘛,尽管这两首诗风格不太一样,一奔放,一沉静,但诗所崇仰的精神与所用的比喻都是很接近的。不过,我们不一定非从某一具体对象来理解不可,这个“他”是不确定的,其所指要广泛得多,甚至可以是虚指,是诗人为自己一生追求所悬的高远目标。诗中表露的“不足之感”,正是诗人不断向这一目标企及的内在动力。
上海《设计家》杂志编辑赵夏榕:朱自清本就格外自重、心气颇高,甚怕被学生和同事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工作。他在《不足之感》里写道:“他是太阳,……只好暗地里待着了。”这番自白固然有自谦、自我鞭策和反向激励的成分,但也不难窥见朱自清当时颇有些忐忑的心情。(《读懂朱自清》)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高建群:诗人先用太阳与烛光之比,海与细流之比,摩云塔与塔下的徘徊者之比,在自谦中褒扬了前者。在第二节中,叉温情地将鸟儿于天空歌唱,花儿乐园之美,赞美于“他”,至于自己,他没有再说些什么,他只是暗暗地自我努力,期待着与“他”达到同一高度。(《新诗观止》)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德厚:“他”是谁,大概不必死参,解释成“先锋者”、仰慕者似不违诗意。看得出,诗人虽然感到对“太阳”、“海”、“鸟儿”、“花儿”可望不可及,却不失做“烛光”、做“细流”之心,有企望登“塔”、渴求鸟飞花红之意。正因为如此,于生存危机之中,诗人既不悲观绝望,又无力投身“先锋们”的行列,而是清醒地选择了脚下的泥土。(《中国现代诗歌史论》)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任孚先: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朱自清善于比喻的特点,他的比喻,不是孤立的,而照应到了多种事物的联系;他的比喻,不是表象的,而关注到事物的内在机制;他的比喻,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具有活力的。(《现代诗歌百首赏析》)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