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书

更新时间:2023-08-30 22:27

《与友人书》是李贽散文,这篇文章是李贽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信中介绍了利玛窦在中国传道讲学的情况。

作品原文

承公问及利西泰(1),西泰大西域人也。到中国十万余里,初航海至南天竺始知有佛(2),已走四万余里矣。及抵广州南海,然后知我大明国土先有尧舜,后有周孔。住南海肇庆几二十载(3),凡我国书籍无不读,请先辈与订音释,请明于《四书》性理者解其大义(4),又请明于《六经》疏义者通其解说(5),今尽能言我此间之言,作此间之文字,行此间之仪礼,是一极标致人也。中极玲珑,外极朴实,数十人群聚喧杂、雠对各得(6),傍不得以其间斗之使乱。我所见人未有其比,非过亢则过诌(7),非露聪明则太闷闷瞆瞆者(8),皆让之矣。但不知到此何为,我已经三度相会,毕竟不知到此何干也。意其欲以所学易吾周孔之学,则又太愚,恐非是尔

作品注释

(1)利西泰: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传教士,1580年(明代万历八年)到广东,改汉名利西泰。后入北京,建天主教堂,从事传教,兼通中西文字、天算、舆地、医药之学,神宗十分器重,当时朝中大臣,如徐光启、李之藻均与他交好。著译有《乾坤体仪》二卷,《几何学原本》六卷。

(2)天竺:古时称印度为天竺。

(3)肇庆:在广东省,今为肇庆市

(4)四书:宋代朱熹取《礼记》中《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为之章句集注,亦称四子书。

(5)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记》、《春秋》,为儒家经典

(6)雠对:以言语应答。

(7)亢:高傲。诌:诌媚。

(8)瞆瞆:无精打采的样子。

作品赏析

李贽对利玛窦很崇敬,他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而是积极吸取外国的先进思想,成为嘉靖(1522—1566)、万历(1573—1620)年间著名的思想家。裴化行《利玛窦司铎和当代中国社会》一书介绍了李贽和利玛窦的交往:“那们啸啸王侯,目空一世,不肯轻易晋谒达官显宦的李贽和尚,竟不惜纡尊枉驾先来拜访利公。利公前往答拜的时候,他带了许多随侍左右的子弟们簇拥着出来相见。彼此畅谈宗教,谈得很久,但他不肯讨论,也不辩驳,只说你们的天主教是好的。他送给利公两把扇子,上面写着两首小诗,是他亲笔写作,这两首诗后来有许多人抄读,还收入他的诗集中,刊印出来。他命人把利公的《交友论》誊录了好几份,加上几句推崇的话,寄给他湖广一带为数很多的门生。”李贽《赠利西泰》诗云:“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刹利标名姓,仙山纪水程。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国之光未,中天日正明。”读者从中可以了解李贽和利玛窦的交往。

作者简介

李贽(1527—1602),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号卓吾,又号宏甫、温陵居士等,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二十六岁中举,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授河南辉县教谕,历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1577年(万历五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三年后弃官,寓居湖北黄安耿定理家。不久移居麻城龙湖芝佛院,著书讲学。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受马经纶请,赴北通州。次年,被加上“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下狱,自刎而死。他是明代中叶的重要思想家、文学家,他以“异端”自命,认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的散文见解精辟,犀利泼辣。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温陵集》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