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 19:08

专(拼音:zhuā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一只手摇动纺锤,将丝盘绕在纺锤上,本义应是转动,后造“转”代替本义。手转纱轮纺纱,离散的纤维被集中于一束,所以“专”引申出专注、专一的含义。由专一义又引申指独自掌握和控制,再引申为独断专行。

文字源流

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作图1-6,字形由(作图B)、(zhuān,作图A)两部分构成。“叀”是一种纺线的工具——纺专(也叫纺砖)。纺专是由陶质或石质做的一个圆形的“盘”,叫“专盘”,中间有一个孔,插一根杆叫专杆。纺纱的时候,先要把纺的麻或其他纤维捻一段缠在专杆上,然后垂下,一手提杆,一手转动圆盘,向左或向右回转,就可以使纤维牵伸和加拈。待纺到一定长度后,就把已纺的纱缠绕到专杆上去。这样反复,一直到纺专上绕满纱为止。“专”字的产生,便与这种纺线工具有关。由繁体“专”不难看出源流关系。从甲骨文描画的图形看,“叀”上面是三根纤维(实际是多根纤维的简约形式),中间是缠绕在杆上的纱球,下边是圆形的纺轮,一侧是手(又)。可以想象,随着转动,多根纤维便会捻成一股,缠绕在杆上,越缠越大。“叀”也有表音作用。

甲骨文专字异体较多,手可左可右;纺砖有底、身、顶,腰身有缠线与不缠者,所缠线数不一。西周时基本上固定作图7。战国时的主要变化是以寸代又(寸与又是形义皆近偏旁之互换),此后这种结构为《说文》采纳,替代了从又从叀的主流地位。隶变时通常省略纺砖下体写作图18-20,但楷书最后还是依从小篆结构,纺专形与“惠”字的上部相同。简体“专”源自汉晋草书,楷化的“专”最先见于清初刊行的《目连记弹词》,现代汉字简化以此为简化字。“专”可用作简化偏旁。

古文字“专”取像于手转纺轮,所以,可以引申表示“转动”之意,后再加偏旁“车”造“”字专门表示转动。在汉字中,以“专”为偏旁的字多有盘旋、转动、转递之义,如抟、团、传等。手转纺轮纺纱,离散的纤维被集中于一束,所以“专”引申出专注、专一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专一”与现代的“专一”在词义上有所区别,如《史记·孝文本纪》:“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这里的“专一”有“专擅”或“独断独行”的意思。

“专”另有异体字作“耑”。《通用规范汉字表》确认,“耑”读duān时为规范字,可用于姓氏人名;“耑”读zhuān时简作“专”。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三】【寸部】职缘切(zhuān)

六寸簿也。从寸叀声。一曰专,纺专。

〖注释〗六寸簿: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始皇本纪》明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然则所谓六寸薄者,乃秦法之所在,犹云法经耳。小徐以文簿释簿,是矣。”

说文解字注

“六寸簿也”注:《说文》无簿有薄,盖后人易艸为竹以分别其字耳。六寸薄,盖笏也。曰部云:𡇆,佩也。无笏字。《释名》曰:笏,忽也。君有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或曰薄可以簿疏物也。徐广车服仪制曰:古者贵贱皆执笏,即今手版也。杜注《左传》:珽,玉笏也。若今吏之持簿。《蜀志》:秦宓见广汉太守,以簿击颊。裴松之曰:簿,手版也。六寸未闲,疑上𡙜二尺字。玉藻曰:笏度二尺有六寸。此法度也,故其字从寸。

“从寸,叀声”注:职缘切,十四部。

“一曰专,纺专”注:《小雅》:乃生女子,载弄之瓦。毛曰:瓦纺专也。糸部纺,䋞丝也。䋞丝者,以专为锤。《广韵》曰:䍎纺锤是也。今专之俗字作甎、塼。以专为嫥壹之嫥。《广韵》曰:擅也,单也,政也,诚也,独也,自是也。

广韵

职缘切,平仙章 ‖专声元3部(zhuān)

专,擅也。单也。政也。诚也。独也。自是也。亦姓,吴刺客专诸。职縁切。十二。

康熙字典

【寅集上】【寸部】专;部外笔画:8

古文:𠧡、𠧢、𡵏

《唐韵》职缘切。《集韵》朱遄切《正韵》朱缘切,竝音砖。《说文》:六寸簿也。从寸叀声。徐曰:簿,文簿也。《广韵》:壹也,诚也。《增韵》:纯笃也。《易·系辞》:夫乾,其静也专。《孟子》: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又独也。《书·说命》:罔俾阿衡,专美有商。

又《左传·昭十二年》:子革对曰是四国者,专足畏也。

又擅也,自是也。《中庸》:贱而好自专。《礼·坊记》: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示不敢专也。

又《左传·桓十五年》:祭仲专,郑伯患之。

又姓。吴人专诸。

又《集韵》徒官切,音团。聚也。《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民专而长。

又叶陟邻切,音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韵会》:通作颛、剸。《正字通》:专、叀通。

考证:“《左传·昭三年》: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况加之以楚。”谨按况加之以楚文义未了,年分亦误。谨改昭十二年子革对曰是四国者,专足畏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第三笔竖折撇一笔写成。上横短下横长,下横在横中线上。竖折撇的竖段在竖中线,略向左下斜行。点笔斜跨在竖中线上。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汇集

注意:发音用国际音标标注,仅作参考,可能与实际发音有异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汉语方音字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