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25 09:57

专科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的一种,一般招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修业年限多数为三年(非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视情况而定)。

教育简介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不发达,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领域的技术水平很不平衡等特点,以及各类教育的不同情况,工程专科教育的社会作用是,主要为一般中型和小型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乡镇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一部分为大型和中型骨干企业培养从事制造、工艺(施工)、维修、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医药专科教育主要为县及县以下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从事一般多发病、常见病的医疗和预防,以及初级保育工作的实用型人才,也可以为各级医院培养放射、检验、药剂等医技人才;农林专科教育主要为县乡两级的农林技术推广机构和生产管理部门培养农林技术推广应用人才和生产管理人才;师范专科教育主要为初级中学培养教师;财经专科教育主要为县级、地区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培养经济管理、计划,销售、税务、金融、核算等方面的应用人才;政法专科教育主要为县和地区两级法院、检察院、司法部门培养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人才,一部分为省以上法律部门培养从事书记、检验等方面的应用人才。

培养目标

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技术和能力;

专科教育的修业年限基本为三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视情况而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

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专科高校录取,取得专科生入学资格。专科教育由大学、学院和专科高校等实施,自1999年起,专科教育陆续改革为专门由高等专科学校实施,同时,教育部开始试点发展高职教育,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学生毕业时获得专科学历证书。

专科的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等专业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教育类型

从教育类型上分,大学专科教育分为学科类专科教育与高职类专科教育。1999年以前实行的大学专科教育是学科类专科教育,毕业生包分配。1999年以后除了师范、医学、公安的学科类专科教育外,都是高职类专科教育。高职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的合理调整,它比传统的学科教育更贴近人才市场,毕业生都不包分配。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规范校名后缀为“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

形势任务

1、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看,专科教育还不能少。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量的低水平的生产力需要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从事科技转化和应用的人才相当缺乏。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工业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这个发展阶段需求量最大的是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大体上相当于我们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所培养人才。

2、从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平看,专科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不能少。我们国家很大,在义务教育之后,学生可选择在普高、职高、中专、技工学校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就读,最后进入社会工作。

3、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静态配置和动态发展看,稳定和办好专科教育,也甚有必要。道理很简单,在我国现有的1 000 余所高等学校中,专科占约1/3,年招生数超过1/3,专科办学成本低,人才出得快。长期看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国家和人民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肯定还要进一步发展 ,包括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必然要继续扩大。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还不到适龄人口的10%,离发达国家的20~40%以上的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虽然这个差距不可能一下子消除,但缩短差距是我们应该努 力的目标。专科教育经过进一步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可以肯定地说, 只要不是人为地限制,一些专科高校可以在竞争中不断提高。

4、从人的认识水平差异角度看,专科层次也有长期存在的必要。不管社会能够提供多么充分的教育条件, 事实上,总有人对读书这件事不那么有兴趣,到一定程度就“读不下去了”。这其中的原因还有待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探讨,但这个事实需要我们予以注意。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在完全中等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提供一个选择、发展的机会,无论对于社会资源的利用还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其意义都不能算小。

困境出路

概况

世纪之交,伴随着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体制政策的出台,高等专科教育界出现了明显的躁动和不安。看起来,本科院校的任务只是怎么办强办好,而高等专科学校却面临着向何处去这个头等问题。一些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尝试了种种“升本”和“挂靠”的发展方式,但不可能成为所有高等专科学校的出路;大多数高等专科学校还没有找到理想的道路,还没有形成既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总体指导要求,又能为教职工广泛认同的发展思路,不少高等专科学校处于“升本”无望,“联办”受挫的境地;中等专业学校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消息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令不少高等专科学校平添了几分前无“救援”,后有“追兵 ”的危机感;过去管理体制调整,不少高等专科学校创伤累累,带着这些痛苦的记忆,不在少数的高等专科学校对此番高教改革缺乏足够的信心。

根源

1、专科学生的就业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高等教育扩招后,专科毕业生数量可观,另一边却是当前一些城市限制专科人才进入,一些企业和单位非本科以上人才不用,而大量需要专科层次人才的基层单位却由于种种原因吸收不了人才。专科人才的就业,出乎人们意料地紧张起来。

2、专科的办学规模不够理想。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本科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相形之下,专科的情况却不那么好。因为“专”,“硬盘”小,学制短,专业面窄,加之不少部委和地方把专科当作自己的高教体系中本科教育的补充和配角,限制它的发展,专科学校的规模难以上去。这种情况,在把规模作为重要指标的高校评价体系中,自然也难落好。

3、专科学校教师学历结构偏低。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大多是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的比例不高,博士生更是凤毛麟角。由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专科教师岗位缺少吸引力,进入专科教师队伍的大学生,往往还不是最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由此带来的不仅是工作能力不强等直接问题,而且有事业心不强、创造欲望不高等潜在影响。这在根本上制约了高等专科教育的提高。

4、由于长期倡导“一个中心”,对专科学校工作创造性要求不高。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有一个普遍的观念,认为专科就是以教学为中心,不应该追求别的目标。这种目标定位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如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岗位编制、师资要求等等),人为地限制了专科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破坏了教学与科研的循环机制,也从根本上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对策

1、尊重高等教育的规律,健全专科高校的功能。要重新认识高等院校的功能,并在这个基础上界定专科与本科的分工和专科的发展目标。对高等院校的功能,有“一个中心”(即教育教学为中心)、“两个中心”( 即教学中心、科研中心)或“三个中心”(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提法。

2、引进市场经济的观念,发挥自己的优势。一要有全面的资源意识。不仅以教师为主的人力是资源,教育 经费是资源,固定资产是资源,校友是资源,学校的名称、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学者的社会影响、学校的各种 教学科研成果,也都是可以用来促进事业发展的资源。

3、关于宏观政策的建议。解放后高等教育多有波折,每当高教需求大增时,专科铺得最快,而一旦压缩调 整,也往往把专科放在前面考虑,许多专科学校历史上都有不止一次被合并分解的经历。应该认真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出有利于高等专科教育发展的相应政策。

(1)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专科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基础有好有差,实力有强有弱,历史有长有短。

(2)鼓励高校之间的竞争。从国家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来看,应该把资源解放出来,而不应人为地设置界限 ,予以束缚。应该引进市场经济观念,鼓励高校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同级同类学校要竞争,专科与本科也应该 竞争,有实力有基础的专科学校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办得不好的本科院校也应有制度让它下来。应该打破人为的层次分割,创造高校间平等竞争的环境,在竞争中不断调整发展的格局。

(3)要有适合专科特点、激励专科发展的评价体系。人们评价高等学校,大多是看它拥有多少院士、 拥有多少研究生专业、拥有多少博士生导师,看它发表的学术论著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看它的实验设备的数量和水平。这都不错。但除此之外,也应该认真研究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研究办学的效率与效益,研究人才在 社会上所实际发挥的作用,研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这些方面,专科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和作用。 很好地研究总结专科教育作出的贡献,并把这些作为引导高等专科学校努力的指标的一部分,可以激励专科学校办得更好。

专本区分

培养方向

专科:学科类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术和初步能力。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高职类专科教育培养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本科: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职能结构

专科:以教学、实践为主要职能。

本科: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为主要职能。

知识结构

专科:横向的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比较侧重“WHAT TO DO”和“HOW TO DO”,集中于改造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

本科:纵向的框架式知识体系,强调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迁移。比较侧重〃WHAT〃和〃WHY〃,集中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实践体系的统一。

师资结构

专科:教师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赖教学效果,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少。

本科:教师既要教学也要承担科研任务,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教师的评价主要依据,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较多。

组织结构

专科:办学规模小、层次少,直线型的统一决策管理。教研室成为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本科:办学规模大、层次多,管理体系多以直线职能或扁平式体制为主,院系二级机构的权、责放大,项目组形式的团队研究比较多见。

办学模式

专科:入口是学生,出口主要还是学生。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在校内,开放办学程度要求不高,国际化程度较低,自成体系,较为闭塞。

本科:入口有学生、科研项目,出口则有学生、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等多种形式,学术水准要求高,对外开放度较高,社会影响力强。

从六十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国际高等教育产生了结构性调整。当前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由三种教育类型组成:学术教育、工程教育及技术教育。

1、学术教育――培养发现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

2、工程教育――培养将客观规律(即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规划和决策的工程型人才。

3、技术教育――培养将设计、规划和决策(图纸、文件)转化为物质产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技术型人才。

上述的“工程”与“技术”概念,是由这类人才的活动特征和工作内涵所规定的,因而具有广泛含义的。“工程”用语已延伸到包装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技术”内涵也已覆盖到管理技术、教育技术、营销技术、运行技术等。学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各国大都由传统大学或高等院校来承担,而技术教育则由六十年代后兴起的高职院校来承担。

专科考研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教育人数

数据统计

2024年10月,《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其中公布:2023年民办高校789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25.67%。其中,普通本科学校391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高职(专科)学校374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民办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994.38万人,比上年增加69.49万人,占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26.3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