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4 14:30
专题片制作是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影片,它是介乎新闻和电视艺术之间的一种电视文化形态,既要有新闻的真实性,又要具备艺术的审美性。
专题片的创意与定位
1、突出生动性
片中的事件主题突出,场面既要自然,又要有气势、生动,
2、突出鲜明性
片中的观点要鲜明,人物个性要突出。
3、强调对比性
片中对事物、人物的烘托,在对比方面要形象、生动,让观众有参照物。
专题片的撰稿与语言
电视与其他媒体相比,最突出的是具有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功能。因此,把握好电视语言——即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地说,叙述的语言中都要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兴奋点”,以达吸引观众的目的,这是“电视片语言”的关键所在。“兴奋点”是语言的点睛之笔,是情感碰撞的结合点,让观众由感官的认识进入理性的共鸣。
专题片的细节与表现
人物专题片
专题片的拍摄与画面
1 镜头运动最忌乱
电视与动画、照片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镜头的运动。对镜头运动的主要要求就是平、稳、匀和定位,通过镜头的运动构成新的画面,表达新的信息。
平:就是所拍摄画面,构图应该是平衡稳定,无论是静物,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应保持其水平线的平整一致。而当摄像机位作横向移动时,保持机身的水平也是尤为重要的。
稳:这是对摇镜头的基本要求。通过摇镜头给观众一个被摄体或其背景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的视像。一般而言,摇镜头的速度应该是起幅和落幅较慢,中间稍快。操作时要考虑到全片的节奏。
匀:这是对变焦距操作和推、拉摄像机的基本要求。此外在变焦距和匀速推拉摄像机的同时跟上焦点,保证被摄体的清晰也是保证画面质量至关重要的。
定位:镜头的运动都存在着落幅画面的定位问题。即推、拉、摇、移、跟、甩镜头时,最后一个画面定在什么位置。镜头运动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或引入新的主体。因此在操作运动镜头时,摄像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眼明手快,根据主题的要求把镜头定在相应的全景、中景或特写等景别上,并且保持被摄主体始终在画面的相应位置上。
2 色彩还原要真
在电视专题片中,彩色还原的好坏是每个摄制人员都关心的事情,也是衡量电视专题片质量的标准之一。在拍摄过程中,影响彩色还原的因素很多,室内、室外,清晨、黄昏,日光、灯光频繁变化,这就要求摄制人员工作细心。
专题片的现场与声响
同期声具有特殊的形象性,它与画面的形象性是迥然不同的。电视专题片的拍摄中通过对现场声音的真实纪录,建立了声音形象。这一声音形象,拓宽了画面空间的结构,渲染了画面的热烈氛围,使画面充满活力和生机,使画面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加具体可感。而且往往起到一种画外空间的效果,音有尽而意无穷。使画面体现出一种意境美。通过同期声,画面所具有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同期声形象所表达的在空间上,始终是现场的,在时间上,始终是现在时态。
专题片的主持与播音
电视专题片不同于普通的电视新闻,也不同于电视娱乐和教学节目,它的制作精细,画面讲究,要使解说、音乐、画面交相辉映,对播音员配音的要求就要更高、更严格,需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请并茂。因为电视配音是对作品的一次艺术再加工、再创造,播音员必需把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传达给观众。因此,播音员要想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理解稿件是非常关键的,而且在整个播音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层次、主题、背景到目的、重点、基调等都要经历一个反复揣摩的过程,这就需要播音员不仅要有较为扎实的播音基本功,有一定的播音技法,还要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化修养,能充分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思维纳入稿件作者思维的轨道,做到两者一致,这样才能用有声语言准确而忠实地表达出稿件作者的思想感情,否则,就可能出现心不在焉、言不由衷、语言苍白,使片子的思想内容大大弱化,难以达到声画和谐的统一。不论是风景片、艺术欣赏片还是人物事迹片等都是感情凝聚的产物,播音员一定要借助这个“情”字,并发挥自己积极而丰富的想象、联想,把自身的整个思想感情都融入其中。
专题片的剪辑与制作
1、特技效果忌过滥
如今,非线形编辑在电视制作上的广泛应用,大有取带线形编辑的可能,用非线形编辑制作特技,真是易如反掌,得心应手。但是,特技如果运用得当,独具匠心,无疑可以激发观众的欣赏情趣,增强观众的记忆。如果过多的滥用特技效果,不按需要,只图新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随意加上特技,其结果只会使观众对电视片产生厌恶感和不信任感,尤其是科技电视节目,因遵循事物本身的特性去发展,过多过滥的特技只能适得其反。因此特技效果选用是宁缺勿滥,可用可不用的坚决不用;效果相同,其它手段能说明时,坚决不用;可用简单特技说明的问题,坚决不用复杂的特技效果。
2、后期编辑忌“跳”
节目在编辑过程中产生的画面跳动是观众难以忍受的。画面的跳动有以下两种情况。
(1)由于技术性原因引起的整幅画面的跳动与不稳整幅画面的跳动。这种解决办法就是摄像时每次开机要留够6秒以上预卷时间等。
(2)由于蒙太奇组接手法不当而引起的画面情节的跳动。因此后期编辑人员应在充分理解编导创作意图和中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与特写之间、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之间,作相反运动的镜头之间,被摄体与机位景别相对固定的镜头之间进行硬性切换。
3、音乐效果声要有新意
专题片中的音乐,效果声是有生命的,是渲染主题思想的一个重要手法,音乐必须与节目的主题、节奏相吻合的。不同节奏的背景音乐加在相同内容的画面上给人留下了不同的心理效果。音乐的起落、节奏、主题旋律选择合适,将使电视片画面内容相得益彰,锦上添花。
(1)音乐的选择如无特别需要,应尽量避免使用流行歌曲的音乐。采用流行歌曲,歌曲的节奏、旋律、含意与内容往往格格不入,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节目的效果。
(2)电视片背景音乐不要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专题片中的音乐也应该与内容相适应,有起落、有平缓、有高潮、有间歇。音乐的节奏与旋律本身就包含有情绪、思想、寓意,所以决定音乐片断的录用和起止时间、段落是做好电视片配乐工作的基础。
(3)背景音乐的音量选择。一般而言,电视专题片中的音乐是不直接给观众传递信息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视听教材中获得知识60%是取自于画面,30%取自于解说。所以无论如何背景音乐的音量也不能超过解说音量。
从专题片风格
从风格上分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和写意与写实综合的电视专题片;
从专题片内容
从内容上分城市形象专题片、企业形象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
从专题片文体
从文体上分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
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专题片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画面内容为基础,根据画面内容的发展而编写。解说词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画面进行补充和提高。在电视专题片中,人们通常把它的各种因素概括为三种语言:画面语言、音效语言及文字语言。这三种语言搭配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全片的质量。在专题片中画面语言向观众提供可视的视觉形象,它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系统,解说词则通过配音人员的朗读,作用于人们的听觉系统。视听结合以后会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它远远超过了画面与解说词分立时的作用,他们之间互促、互补、互为依存。
解说词的写作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也是以整体构思为依据的。编导在进行写作时必须将画面语言、音乐、同期声、音响等诸多因素揉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又将诸多因素协调在有机的统一体内,从而更好地表现主题,给观众以更多的信息量,同时还要注意弥补画面所不能表达的内容,适当为下一段的展开叙述进行铺垫。(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句)
加强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善于发现画面的有机成分,把最能感动人、最有寓意的细节,作为遣词造句的依据。解说词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与画面的空间和时间发生对位式的联系,根据画面与文字语言在形象上的逻辑关系创造词与画交融的意境,彼此烘托,产生共振,使画面的含义获得再一次的升华。
在电视专题片中,两种语言的不断撞击,一种新的语言由此而生,这就是电视语言。他不是单纯画面的,也不是单纯语言的,它是二者撞击迸发出的新的火花。所以在解说词的创作中,既不能脱离画面去单独进行创作,也不能脱离整体构思而自成体系,它必须参与全片,是电视专题片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是一个复杂、艰苦的过程。他不仅要求创作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和经验,而且要有密切的合作精神。专题片是综合艺术的体现,哪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片的艺术质量。所以提高创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制作好电视专题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