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地理

更新时间:2021-01-27 11:55

《世界遗产地理》是一本专注于介绍、研究当今人类挖掘、保护、传承璀璨的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中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历史文化刊物。

主要内容

《世界遗产地理》深入探索文化遗产对每个历史片段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与当今文化潮流的关联,揭示文化遗产与其发源城市或 产生地之间的内在联系,交流、推广世界各地保护、挖掘、传承文化遗产的经验、故事,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关怀。

《世界遗产地理》融科学性、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旨在为研究遗产文化、探寻遗产历史、爱好遗产旅游、收藏非遗物品的藏 家、买手,量身定做一本高品位、高质量内容、高档的实用读物。

《世界遗产地理》的使命是把世界丰富多样的遗产文化介绍给中国读者,同时把中国博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推向世界。

办刊特色

世界性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存世的丰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属于各国、各民族的,更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世界遗产地理》的宗旨就是要在国际范围内,促进世界遗产文化的交流,把世界各国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介绍、引进到中国,把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推介传播到全世界。在全球化、互联互通、大数据、云时代的时代背景下,本刊通过讲故事、做分析,深度而且全面地挖掘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存世价值,为读者打开一个了解本国和世界遗产的窗口。

权威性

《世界遗产地理》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和凤凰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中华文化促进会(Chinese Culture Promotion Society)

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为宗旨,由海内外成就杰出的文艺家、学者、企业家和文化活动家组成;中华文化促进会创会领导人系全国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叶选平,现任名誉主席许嘉璐,主席高占祥;目前已创立国内地方及海外中华文化促进会组织 32 个,设立专业性机构 27 个,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 NGO。

凤凰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凤凰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且最先上市的大型出版集团。

中华文化促进会和凤凰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强强联手,并联合中华文化艺术瑰宝故宫博物院、为全球华人提供独立意见的凤凰卫视·《凤凰周刊》、台湾顶尖艺术高等学府台湾艺术大学等为合作单位,致力把《世界遗产地理》杂志打造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型历史文化刊物。

为此,杂志社特邀请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等一大批海内外顶级专家学者担纲编委,为本刊提供最具权威、最具专业水准的文化视角。

独家性

《世界遗产地理》杂志在编委会的指导下,成立了以台湾艺术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香港凤凰卫视·《凤凰周刊》为主要力量的、实力雄厚的采编队伍。报道的“独家性”是编辑部的最高准则,即:独特视角、独立观点、独立稿源、独家采访,确保让读者享受到独家的世界遗产介绍和报道,以及独到的文化解读。

创新性

《世界遗产地理》杂志,提倡保持世界遗产的原汁原味,以实际行动促进传承。同时,将用较大篇幅报道遗产挖掘中的新发现、新工艺等,鼓励艺术家、传承人大胆采用遗产文化元素,创造新的艺术品、工艺品,使得历史片段中的文化记忆,附着在新的艺术品上,从而获得新的生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地理》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华人媒体中最丰富、最权威非遗报道。

《世界遗产地理》依托专业的顾问和采编团队,关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新动向,以震撼的图片和优美的文字以及视频,为读者全面介绍中国乃至世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非遗传承人故事,展现非遗传承境况,解读非遗保护政策与信息,同时为地方政府申遗提供专业咨询。

《世界遗产地理》以非遗保护和传承为己任,依托杂志和新媒体平台,不但为读者介绍地方丰富的非遗信息,打造非遗文化;还以创新和创意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以文化创意产业思维开启非遗保护和传承新思路,协助地方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发扬光大,实现非遗文化的积极影响力。

创刊活动

2014年 9月29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故宫博物院、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译林出版社、深圳市遗产地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世界遗产地理》编委会承办的“‘遗产与我们’——世界遗产保护论坛暨《世界遗产地理》首发仪式”,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隆重举行。

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香港凤凰卫视副总裁孙谦,国际博物馆协会执委、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安来顺,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佘江涛,译林出版社社长顾爱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作家杨显惠,台湾艺术大学校长谢颙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等文化和遗产领域重要人士出席了会议。

会议以“遗产与我们”为主题,讨论了当前世界遗产保护领域面临的危机、困难及其应对之策。会议指出,世界遗产保护与每个社会个体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也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与会人士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在遗产保护领域应进行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对于一些濒危的世界遗产,应开展更多跨国界拯救工作,在珍贵文物的预警与监测方面,政府部门应有更多技术、资金和政策支持。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就近年来故宫在文物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故宫作为我国第一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于2011年率先建立了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内容框架体系,相继开展了室外陈设基础数据采集、室外陈设材质鉴定和保存状况评估、气象与空气环境监测、观众动态监测、防雷系统监测以及监测平台的建设工作,涵盖了故宫博物院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方方面面,为故宫博物院更好地改善文物藏品和文化遗产的保存环境,及时有效地保护馆藏文物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保障。2012年5月,故宫博物院通过文化部向国务院提出开展“平安故宫”工程的建议,以彻底解决故宫存在的火灾隐患、盗窃隐患、震灾隐患、藏品自然损坏隐患、文物库房隐患、基础设施隐患、观众安全隐患等7大安全问题。2013年4月,“平安故宫”工程得到国务院批准立项,计划到2020年完成。

会议另一重要议题,是《世界遗产地理》杂志首发仪式,该杂志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与凤凰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世界遗产地理》总编辑、译林出版社副社长谢山青对杂志的宗旨、风格、定位及创刊号内容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世界遗产地理》旨在打造一本专注研究世界遗产与遗产地文化地理关系的专业杂志,致力于发掘、推广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立身中国,纵览世界,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关怀,以震撼摄影、时尚元素、专业报道呈现世界文明与生态的多样性,并积极探讨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重要的时代话题,以精致而多彩的内容为中国和世界的遗产文化事业增添新的篇章。

谢山青介绍,杂志创刊号的“主打专题”探讨欧洲神话发源地,对欧洲三大神话体系追根溯源,着重展示了雅典、爱丁堡、克里特岛、康沃尔郡等六大神话目的地及其现代遗产。此外,创刊号还推出了“中国大运河命运之变”“绝世古琴千年寻踪”“抹不去的上海底色”“故宫的再造与重生”等专题,并有专文介绍法国里昂、日本京都、柬埔寨吴哥窟、阿曼、阿富汗巴米扬、捷克布拉格等世界著名遗产地。

当然,作为一本以“遗产”命名的杂志,自然少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除古琴专题外,创刊号还对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京剧艺术等非遗项目进行了专门展示。整本杂志以精美大气、极具视觉震撼力的图片与隽永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为读者带来了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在人员配备上,《世界遗产地理》不仅网罗了一大批作家、旅行家、探险家、摄影家为杂志提供图文支持,更邀请到王石、单霁翔、冯骥才、王鲁湘、田家青、葛剑雄等文化界、艺术界人士担任编委,为杂志提供战略指导和智力支持。

论坛由凤凰卫视主播杨娟主持。在论坛的对话环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作家杨显惠,台湾艺术大学校长谢颙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苑利担任对话嘉宾。四位就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未来,中国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等,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此外,论坛还设置了“古风品鉴”环节,由中国琴会副会长、著名古琴演奏家李凤云亲自演奏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代表作——一把宋代名琴“梅梢月”,让与会嘉宾亲身感受到了世界遗产的魅力。

出版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