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目录

更新时间:2023-07-28 18:05

《丛书目录》是1799年顾修著作的图书。

内容简介

丛书目录是收录丛书和汇刻书的目录,距今历史久远。中国最早的丛书目录是清嘉庆四年(1799)顾修编的《汇刻书目》。该书收录丛书261种,由于是随手辑录,无一定顺序。光绪间傅云龙、朱学勤等分别为之续编、增订。民国初年杨守敬、李之鼎等又辑《丛书举要》,基本按经史子集四部法分类编排,但只能按丛书名检索。近代图书馆事业兴起,金步瀛、施廷镛等先后编出《丛书子目索引》(1931)、施廷镛编出《清华大学图书馆丛书子目书名索引》(1936)。杨家骆汇丛书名、子目、著者混编为《丛书大辞典》(1936)。1959年,上海图书馆改进前人所编丛书目录的缺点,采用从总名、子目、分类、著者等多元编排,互见互注,并反映藏书单位的方法,编成《中国丛书综录》。1979年上海图书馆又编成《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收录1902~1949年出版的非古籍丛书。

编纂方式

一、丛书是按照一定的原则,从用相同的物质形式把一些著作汇刊在一起的系列书籍。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就已经按照一定的原则把一些书组织在一起了。譬如儒家学派把《诗》、《书》、《礼》、《乐》、《易》、 《春秋》总称之为六艺或六经。传说它们都是经过孔子编订的,都是如家学派的教材。如果说,从这一点上讲,六艺或六经就是中国最早的丛书。

二、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统一的物质形态,把一些书集中在一起,并取一个统一的名称,这就比较晚了。

(一)今天所能查到的最早的丛书是南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俞鼎孙刻的《儒学警务》。

(二)宋咸淳九年(1273年)左圭刻《百川学海》,其书计分十集,多收唐宋以来短书小品。

(三)这两部书的刊行,表明了丛书在晚宋已经实际存在,而丛书之名却出现得更早。唐代陆龟蒙德文集即命名《笠泽丛书》。

三、明代是丛书蓬勃发展的时期,明代丛书可以说是各体具备。

(一)包罗四部的综合性丛书如《汉魏丛书》、《唐宋丛书》、《格致丛书》、《宝颜堂秘笈》等相继刊行。同时《子汇》、《二十子》、《古今逸史》、《五朝小说》等专门性的丛书,也陆续出现了。

(二)第一部郡邑丛书《监邑志林》,刊行于天启年间(1621~1627年)。

四、到了清代中叶,辑刻丛书之风更盛,不但种类多,而且内容精。由于这个原因,丛书目录的编纂也就应运而生。

(一)嘉庆四年(1799年),顾修编《汇刻书目》是第一部丛书目录。此书随手摘录丛书二百六十一种,体例不严。

(二)光绪二年(1876年),傅云龙续编、胡俊章补遗成《续汇刻书目》,才按照四部分类收录丛书五百种。

五、体制完备,极其便于使用的丛书目录,要推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此书分三册,共收全国四十一个大图书馆现藏丛书二七九七种:

(一)第一册是《总目分类目录》,附《全国主要图书馆收藏情况表》;

(二)第二册是《子目分类目录》;

(三)第三册是《子目书名索引》、《子目著者索引》。

(四)此书优点:

1、网罗完备,尽可能反映了中国丛书的全貌;

2、便于检阅者,无论从总目、分类、书名、作者等任何一种角度去检寻,都可一索即得;

3、反映了丛书的收藏情况,以便于研究者即目求书,就近借阅。

(五)价值:作为一部目录学的空前巨著,《中国丛书综录》一出,前此出版的绝大多数丛书目录据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代表类型

中国

最早的丛书目录

清代顾修编纂的《汇刻书目》,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丛书目录。

《汇刻书目》又名《汇刻书目初编》。书目共十卷,初刻于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后来又有增补,共收录丛书二百七十种,以丛书书名为纲,注录每部丛书编辑刊印者姓名、出版年代,并附丛书的子目,各注录书名、卷数、时代、著者姓名等。这部书虽然著录简单,搜集不广,编排无一定次序,不便检索,但确定了丛书备列子目的原则,为后世丛书目录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先例。

最大的丛书目录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四库全书》介绍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黄色。

《四库全书》完成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西方

《丛书子目──图书馆员和学生用手册》

西方较著名的丛书目录有美国E.A.贝尔编的《丛书子目──图书馆员和学生用手册》(第3版,1978)。该书收录了美国及其他国家以丛书形式出版的近7万种图书(截止到1975年1月),第一、二卷按丛书编排,第三、四卷是著者、子目书名和丛书名索引。未收录出版商丛书、年鉴、政府出版物和重印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