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4 13:27
丛治辰,山东威海人。2002-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分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2013-2019年执教于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2015-2016年赴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学。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预聘副教授、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当代文学批评等。
【著作】
《世界两侧:想象与真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译著】
【英】戴安娜·卡尔、大卫·白金汉、安德鲁·伯恩、加雷思·肖特:《电脑游戏:文本、叙事与游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编著】
《建党百年百篇文学短经典(全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与贺绍俊、李云雷合编)
【论文及文学批评】
1. 《八零后写作:狂欢下的失语症》,《山花》2009年第11期。
2. 《表达的黑洞——“80后”写作的整体症候》,《西湖》2009年第12期。
3. 《困境或突围?——九〇年代后期以来的文学世代论》,《联合文学》(台湾)2010年第3期。
4. 《八〇后写作观察》,《悦读MOOK》第十六卷。
5. 《复杂的精神资源与艰难的形而上之维——读<天·藏>》,《小说评论》2011年第1期。
6. 《张大春<城邦暴力团>:逃脱的叙事与铺展的地图》,《文艺报》2011年5月20日。
7. 《现代性与主体性的探求、错位与混杂——作为一代知识分子心史的<文明小史>》,《新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8. 《选择与遮蔽:文学史叙述背后的文学现场》,《上海文学》2012年第8期。
9. 《外部世界与内在自我:我们时代的侨寓困境——甫跃辉论》,《名作欣赏》2013年第34期。
10. 《究竟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从<我只是来打个电话>重新理解马尔克斯》,《南方文坛》2014年第5期。
11. 《青春的幻梦与轻盈的难度——戴潍娜论》,《名作欣赏》2014年第9期。
12. 《抽打这个世界,并刺下印记——赵志明论》,《百家评论》2014年第6期。
13. 《来自时间的乡愁:失踪、替换与救赎——评童伟格<童话故事>》,《桥》(台湾)2015年第2期;《百家评论》2017年第1期。
14. 《今天我们怎样先锋?》,《大家》2015年第3期。
15. 《小说的三重美学空间——评宁肯的<三个三重奏>》,《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3期。
16. 《科幻文学的批判力与想象力》,《文艺报》2015年9月30日。
17. 《有爱的文学批评》,《南方文坛》2015年第5期。
18. 《小说的可能性与小说家的世界观——论贾平凹<老生>》,《南方文坛》2015年第5期。
19. 《茶茶的童话幻境与她的成人尾巴——兼论儿童文学文体问题》,《名作欣赏(上旬刊)》2015年第9期。
20. 《时间的流民与无伤之书写——论童伟格》,《天津文学》2016年第1期。
21. 《西藏能够“现代”吗?——当代西藏书写的脉络与困境》,《东吴学术》2016年第1期。
22. 《上海作为一种方法——论<繁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2期。
23. 《可不可以有一种“科幻现实主义”?》,《光明日报》2016年3月21日。
24. 《世界之内的世界与限度以外的限度——论黄崇凯》,《天津文学》2016年第5期。
25. 《侦探、游荡者与提线木偶——评弋舟的<刘晓东>》,《青年作家》2016年第6期。
26. 《潮间带的生活与写作或命悬一线——论黄丽群》,《天津文学》2016年第7期。
27. 《落在写作最初的那场山雨及其意义——论伊格言》,《天津文学》2016年第9期。
28. 《每个句子里都有个世界被试验性组合起来——论贺景滨》,《天津文学》2016年第11期。
29. 《乡村的遗腹子与记忆的幻术师》,《十月》2017年第2期。
30. 《从新文学的起点返观新世纪文学》,《文艺报》2017年3月20日。
31. 《从人物志到乡土志——关于王聪威的<滨线女儿>》,《文艺报》2017年5月17日。
32. 《“体验生活”与文学“为人民”的能力》,《文艺报》2017年6月9日。
33. 《生活是一个动词,文学是一种实践》,《文艺报》2017年7月17日。
34. 《文学的初心与理论之鹄的——<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与陈晓明的治学志趣》,《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4期。
35. 《文学讲述时代的独特价值何在?——评宁肯<中关村笔记>》,《文艺报》2017年9月25日。
36. 《模式的限度与细节的突围——对<人民的名义>的文本分析》,《扬子江评论》2017年第5期。
37. 《文学生产知识的方式——李敬泽<青鸟故事集>的引文、缀余、章法与态度》,《新文学评论》2017年第3期。
38. 《一个堂堂正正的文艺青年——论刘大先》,《创作与评论(评论版)》2017年第11期。
39. 《文学类型与类型文学》,《青年文学》2017年第12期。
40. 《老街的拆毁与叙事的艺术拼接——论王方晨<老实街>》,《文艺争鸣》2018年第4期。
4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故事——<左传>之“郑伯克段于鄢”》,《名作欣赏》2018年第22期。
42. 《对一个文艺工作者微信朋友圈的文本分析》,《文艺报》2019年8月23日。
43. 《五部作品与七十年》,《中华文学选刊》2019年第9期。
44. 《偶然、反讽与“团结”——论李洱<应物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11期。
45. 《开出一条大路来——漫谈扶贫题材的文学作品》,《文艺报》2020年1月10日。
46. 《何谓“东北”?何种“文艺”?何以“复兴”?——双雪涛、班宇、郑执与当前审美趣味的复杂结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4期。
47. 《“失败青年”的另一种想象与“80后”写作的另一种可能——以孟小书的小说创作为例》,《当代作家评论》2020年第3期。
48. 《父亲:作为一种文学装置——理解双雪涛、班宇、郑执的一种角度》,《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第4期。
49. 《从小说技术精微处理解历史、时代与“新人”——论赵德发<经山海>》,《东岳论丛》2020年第10期。
50. 《茅盾文学奖的“表”与“里”——以茅盾文学奖评语及授奖辞为中心》,《小说评论》2020年第6期
51. 《一个评论工作者的自我要求与自我期许》,《文艺报》2020年12月14日。
52. 《王二故事的补充,及四十年来之青年——为<青年作家>创刊四十周年而作》,《青年作家》2021年第4期。
53. 《余华的异变或回归——论<文城>的历史思考与文学价值》,《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5期。
54. 《作为“暗疾”的乡村——鲁敏的“东坝系列”与70后写作症候之一种》,《小说评论》2021年第5期。
55. 《一桩命案的三重真相与再造文体的多种可能——论东西<回响>》,《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4期。
56. 《须一瓜式的结尾与作为奇观的小说——论须一瓜中短篇小说》,《文艺争鸣》2021年第12期。
57. 《想象力的“非法入住”、现实的“合法生活”与叙事的“无法无天”——王威廉中短篇小说简论》,《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3期。
58. 《红色题材文学创作——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人民日报》2022年7月1日。
59. 《围墙的推倒与再造: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蜕变——论张者“大学三部曲”》,《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5期。
60. 《洋装岂止是洋装 上海背后是中国——论禹风<大裁缝>》,《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第6期。
1.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北京想象与社会主义城市文化研究”。
2.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城市想象研究”。
1.2012年,2012年度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2.2013年,第十届“《上海文学》奖”理论奖
3.2014年,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评论佳作奖
4.2017年,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5.201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度优秀论文奖
6.2021年,《小说评论》首届年度优秀论文奖
7.2021年,2021学年度“兴证全球基金奖教金杰出青年学者奖”
8.2022年,第六届“啄木鸟杯”年度优秀文艺评论长评文章
9.2024年,第五届茅盾新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