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1 01:30
20世纪60年代,那时候我三岁。半夜,我突然被喝醉的爸爸踢门的巨大声响吓醒,而且他还用烤鸡肉串的棍打了妈妈。这是爸爸、妈妈和我在故乡小仓生活时短暂而又幸福的回忆。
爸离家出走,妈带着我回筑丰的老家。妈一边在妹妹的小料理屋帮忙,一边养育着我。妈每天晚上爬起来搅拌着酱菜的米糠。每天吃着老妈精心制作的米饭,我逐渐长大。昭和煤矿坑中的手推车变成了我们游玩的道具。
妈有时和住在附近的邻居玩着纸牌打发时间。最近好像也交了男朋友,因为妈还是个很年轻的女人。学校放长假的时候,我会偷偷去爸住的地方。有一次爸帮我把船的模型做好了,那时还是未完成品。
20世纪70年代,筑丰的煤矿坑和小仓的制铁场,当烟囱都不再升起烟的时候。那时我上中学三年级,非常想离开这个萧条的城市。妈也想早点自由。当大分的美术高中合格时,春天,我开始一个人过寄宿的生活。妈到车站给我送行,还帮我准备了一个包,里面有新的内衣和便当盒,而且暗藏了一封信,里面放着一万日元的纸币。在火车上,吃着老妈做的饭团和酱菜,15岁的我哭了起来。
春天的东京,像吸尘器一般不断地吸入垃圾一样地把日本各地的年轻人聚集到这里。黑暗的小软管,像是通往梦想到未来的隧道。可是穿过隧道的话,可是那里积蓄的是垃圾。
20世纪80年代,来到了憧憬的东京成为美大生的我,想成为追求现代的年轻人,但每天却过着昏昏噩噩的堕落日子。“如果在这样下去就毕不了业了!”我对每天操劳工作为了供我上学的妈妈这样坦白地说。可是妈还是很坚强的说:“还有一年,妈会努力的工作。你一定要好好地读到毕业。”
为了留级而向妈撒娇,让妈高兴而想办法毕业,但是我对以后的人生道路却没有考虑。当然完全没有就业的想法也不能告诉妈,只好和爸商量。“什么都不尝试看看,五年后也是完全一样不是吗?”原本游手好闲的爸却说出最有影响力的话。
20世纪90年代,因为一直没有工作而积欠了债务,也找不到工作,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作为插画家兼专栏作家才能有饭吃。
我从阿姨那儿得知“妈得了癌症,住院去做手术。”手术成功了,不过妈还没痊愈。只有持续用药控制癌细胞。尽管如此妈还是留在那个萧条的乡下打算工作着。为了回避她我到了东京。从十五岁离开她之后又过了十五年,我和妈在东京的杂居大楼,又开始二人生活。妈拿来世世代代继承的米糠,我像从前一样地每天吃着妈煮的饭。不久我的女友和朋友、同事等,为了吃我老妈亲手煮的菜而聚集到我家来。自从来了东京第一次才觉得每天是幸福快乐的。
2001年4月1日,樱花盛开的季节却飘起了雪花。透过医院的玻璃窗,我和妈妈遥望着东京塔。
演员表参考资料
职员表参考资料
注:该片是以“我”的第一视角进行讲述了,故其他出场人物较少。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改编剧本
出版于2005年6月的《东京塔》是中川雅也(Lily Franky)一部自传式小说。编剧松尾铃木原本从来不做改编,也从来不为非自己导演的电影写剧本。之所以负责编剧工作,是因为松尾本人有那么一点恋母情结,因此原作小说中的母子深情在他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虽然原作是一部催泪杰作,但影片制作方的目标并不是打造一部催泪电影,让观众们在电影院里用掉几包纸巾,他们想要做的只是在日本电影中刻画日本人的心。
演员选择
在松冈导演看来,主人公虽然也曾有过一段浑浑噩噩的堕落日子,但归根结底是个认真对待人生的好青年,能够只靠神态不用言语表现其纯朴内心的适合人选非小田切让莫属。
和小田切让相反,另一位主演树木希林在表演之前认真地读了原作,还做了各方面考察。年逾六十的树木希林演技卓越、性格温和,在演艺圈中是德高望众的老前辈。她二十多岁时就演过老人,在影视作品中塑造过大量老妇的形象。
许多电影总是让人觉得刻意煽情,该片的动情却是恰到好处,前半部充满喜剧性的开始,后半部的感而不伤。扮演妈妈的演员将一位坚强、幽默的母亲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小田切让日渐深厚对片子的掌控力,也让人在看片时,感受行云流水般的舒畅。 (《Easy》杂志评)
日本影片《东京塔》叙述了主人公和母亲相依半生的故事。母亲以超常的意志和牺牲精神让“我”感受到人间最美好的爱,作品以朴素而真实的笔触,抒发了对已故母亲的深切追忆。母爱的力量像一股涓涓溪流不分昼夜地向前奔流,平静而毫不张扬,荣子那种豁达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充分体现一位普通母亲坚强而富有朝气的生活信念,作品不仅感动了日本人,也感动了世界。(《电影文学》杂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