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便门

更新时间:2024-10-15 14:50

东便门,是旧北京外城东北角的城门,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建国门南大街和崇文门东大街相交处的内侧的景点,开放时间为全年8:00-17:00。

修建目的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东端修建了东便门。在当时的形势下,统治者最强烈的愿望是安宁,安宁压倒一切。

名称由来

关于东便门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1、便门,一是便于南北方向的出入,二是工程简便,不是大兴土木。

2、东便门偏居北京城的东侧,并且是内城和外城结合部位。因此,这座城门可因其所处位置,用“偏(piān)”来命名,称为别称“东偏门”。但由于“便”和“偏”的发音相近,时间一长就把“东偏门”读作“东便门”了。

建筑特色

东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过木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2.2米。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27.5米,南北长15.5米,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弱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三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0.5米。

北京城东南角楼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东南转角处的箭楼,简称角楼。原北京有内外城之分,内城建筑较早,为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据明《英宗实录》:“(正统)四年四月丙午,修造京师门楼、城壕、桥闸完。城四隅立角楼。”角楼始建于明正统元年,4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现存的东便门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米,四面开箭窗144个。角楼内立金柱20根,整座楼建筑面积为793平方米。加之相连的南城墙,总占地面积约3654平方米。民国以后,东南角楼已不再设防

解放后保护

文物保护单位

在1981年对角楼进行大规模修缮的时候,文物工作者发现带有“嘉靖”、“隆庆”等年号的砖,带有“乾隆”年号的琉璃瓦件。还从东侧墙体内发现了两颗炮弹残体,并在二层挑檐檩上发现大量铁沙枪弹,它们记载了“庚子之变”外国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历史。东便门角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属城墙

东便门角楼的西边,尚残存一段大约1公里长12米高的明代北京城墙遗迹。这段明城墙自东便门角楼直至崇文门十字路口的东侧,下部厚重的城墙与上部的起伏不定的曲线及布满墙头的杂草,营造出了沧桑、古朴的自然环境。由西向东依次建成的“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景区,更加衬托出了城墙的沧桑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