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0 20:21
东北中学是原沈阳市公立高中,创办于1931年,曾用名“东北学院”,学校于1941年解体。
民国培养抗日骨干的摇篮。从1931年的建校到1941年东北中学解体,共培养出约一千五百余名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之后投入到了滚滚的抗日洪流当中。
东北中学 董事会成员:张学良、王卓然、高崇民、阎宝航、杜重远、李孟兴、崔笠堂、卢广绩、王化一、孙恩元、于毅夫、杨大光、霍维周、车向忱、宁恩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一夜之间沦陷,大批身无分文的东北学生流亡到北平。北平社会局拨款(每天两角钱),并发被子和衣物解决衣食住。不久成立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商请张学良在北京社会局于西单皮库胡同设立的难民收容所(原京师习艺所内)成立东北学院。1931年10月18日,在张学良的鼎力支持下,东北学院正式成立。虽然校舍破旧,但面积并不小,可容纳几百人上课,还有一处小操场。学院分为大学部和中学部,由张学良任董事长兼校长,王卓然为副董事长。后因大学部迁走,于1932年将东北学院更名为东北中学,全称“私立东北中学校”,首任校长王化一。学校设教务处、训育处、总务处,总务主任李孟兴,训育主任谭克实,教务主任魏日新。学生全部住校并免收一切费用。
每月18日,全体师生举行国耻纪念会,升旗、默哀,唱校歌并敲响警钟,还经常邀请东北名士如高崇民、阎宝航、卢广绩、苗可秀烈士等来校,讲解东北抗日义勇军英勇杀敌的事迹,使学生们倍受鼓舞。
学校设有文化课和军事课。学生按文化程度编班,共十余班,学生总计四百余人。军事教官有4、5名,多为“东北讲武堂”毕业的校尉级军官。张学良给学校配备了九七步枪600多支,重机枪6挺,轻机枪11挺,手枪若干支,子弹10余万发。每人在军训时可领一支步枪,操练时都是真枪实弹演练。学校采用十分严格的全封闭军事化管理,每天早六点起床,晚九点熄灯。服装也是东北义勇军拨来的统一旧军装,男女学生一律穿着灰色军装,戴大沿军帽,扎皮带,打绑腿。后来改为浅黄色军装和军帽。男生一律剃光头。全校师生感情融洽,每逢“九一八”同吃高粱米饭,共饮黄连水,卧薪尝胆,誓报国仇。
1932年春夏之交,国民党争夺学校领导权,遭到众多同学反对,无果。
1933年,张学良出国考察前,曾委托同行们继续在京办好东北中学。但经费越来越困难。只能靠北平社会局和慈善家捐助。尽管条件艰苦,张学良的下属们还是不负众望,尽职尽责。
1934年5月9日,东北中学创办了校刊-《东北中学校刊》。校刊由东北校刊社编辑,社长金日宣。该刊物为旬刊,每月逢八出版,从1935年6月第二十五期起改为半月刊,至1935年11月停刊为止共出版了二十七期。
1935年7月,北平形势吃紧,已于1934年1月8日考察回国的张学良,为照顾流亡的东北学生学习,遂将东北中学由北平迁往河南省境内的鸡公山。在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后,国民党收缴了学校的武装。1938年暑期,东北中学迁往湖南桃花江畔的桃花坪。半年后,因战争吃紧,又从桃花坪水陆兼行,经贵阳而入四川,到达自流井。
从1931年的建校到1941年东北中学解体,共培养出约一千五百余名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之后投入到了滚滚的抗日洪流当中。
著名校友有:
高本荣(高福源长子):1944年牺牲于驼峰航线。
谢东屏:1945年任辽阳县县长,率领辽阳地区人民为建立人民政权英勇斗争。1947年1月7日深夜,在辽阳县塔子岭乡被反革命分子杀害。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和地方许多领导岗位上都活跃着东北中学学生的身影。
东北作家群的作家高兰、石光、李曼霖,著名音乐家阎述诗等都曾在东中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