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12:36
东北交通大学为中华民国时期存在的一所大学。奉系要员常荫槐在主管交通时,很重视培养铁路人才,成立交通教育监督处。1926年秋,交通部代理总长兼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的常荫槐利用京奉铁路局历年拖欠学校的办学经费20余万元,筹建交通部唐山大学锦县分校,设管理,工程,矿冶三个系。1929 年锦县分校改称东北交通大学。
这是东北的第一所国立大学。
1926年秋,北洋政府交通部代理总长兼唐山大学(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常荫槐利用京奉铁路局历年拖欠学校的 20 余万元办学经费,筹建交通部唐山大学锦县分校,设管理、工程、矿冶三个系。1927年春,民国北京政府交通部唐山大学锦县分校在锦县(今锦州市)正式成立,这是锦州的第一所大学,也是东北的第一所国立大学。9月19日,举行开学典礼,改称交通部锦县交通大学,全校设有运输系、商业系、财务系、交通管理系,招收学生90多人。1928年建成新校舍,学生增到160多人。1929年3月,大学改归东北交通(财务)委员会直辖,改称东北交通大学,先办交通管理科,九一八事变前共招生5个班,学生205人。1930年,30岁的张学良任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委员兼任东北交通大学校长,实际负责人为副校长于世秀,教务长刘百昭。
1931年9月18日,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师生入关避难。后于北京借北平南兵马司税务监督公署为校址复学。1932年1月1日,在锦县的东北交通大学学生150人,逃到北平。1932年2月,东北大学借的北师大广安门校舍,收容了东北交通大学(锦州)学生150余人,并设立交通学院,以刘百昭兼代院长。3月,刘百昭院长辞职,聘曹国卿为文法学院院长,兼代理交通学院院长。6月,流亡北平的冯庸大学、东北交通大学并入东北大学,其所占原陆军大学校址,由国民党的军委会拨为东北大学总校校舍,彰仪门校舍为第一分校,南兵马司校舍为第二分校。同年7月1日迁入北平西直门里崇元观5号(原陆军大学校址)。7月,东北大学第五届学生231人毕业。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数千人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东北”等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爱国示威游行!东北大学、冯庸大学、东北商船大学、东北交通大学等流亡学生也在北平示威游行队伍中,很快大批警察宪兵迅速赶来。在街口严阵以待,水枪喷射出强烈的水柱,直冲衣衫单薄的学生们,随后警察冲进游行队伍中,挥动警棒驱散了游行队伍。东北大学撤退至内地后,刘百昭先生坚持带领东大师生辗转关内各地,直至抗战胜利后返回沈阳。
1931年9月23日,张学良通电将东北军政指挥中心西迁,在锦州设立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由张作相代理边防军司令长官、米春霖代理辽宁省政府主席。临危受命的米春霖从北平受领赴锦州组织省政府行署的任务后,于9月27日抵达锦州,他与原省政府的流亡官员们会合,又从辽西招募了一批办公人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米春霖选择了当时的东北交通大学校舍(今锦州铁路高中)作为办公地点。
1931年9月24日和10月8日,日军飞机先后两次轰炸锦州城,居民被炸死、炸伤多人。轰炸地点,包括现凌河区境内的火车站、东大营、石柱子等地。日本关东军驻锦州司令部窃据了东北交通大学。
1932年5月,原东北军爱国将领宋九龄回到辽西家乡,建立起一支6000余人的抗日救国军,任总指挥,经常活动在锦、朝、义、兴、绥一带,到处打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夜间,宋九龄领导的抗日救国军兵分三路,攻打日军占领下的锦州北大营,并奇袭设在原东北交通大学的日军辎重。民众抗日救国军攻打东北交通大学,这次军事行动牵制了日本侵略者的军事力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锦州乃至辽西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