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9 21:59
在18世纪60年代,流落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民族分支土尔扈特部落,不堪忍受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推行的民族灭绝政策,在年轻汗王渥巴锡的带领下,于1771年毅然举部东归。在历时7个月的艰难征程中,17万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英勇抵抗沙俄军队的追杀堵截,忍受风雪严寒跋涉万里,终于重返祖国怀抱。虽然生还下来的人还不到半数,但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也是最悲壮的一次民族大迁徙,土尔扈特人在中华民族史册上谱写了光辉壮丽的一页。
分集剧情参考资料
以上资料参考
以上资料参考
以上资料参考
以上资料参考
拍摄过程
2005年7月,该剧在新疆开拍。2005年12月24日圣诞平安夜在俄罗斯著名的“海上皇宫”圣彼得堡顺利杀青。
服装设计
片中宁静那套鲜红的蒙族服装的一个头饰就花掉了三万。马景涛和其他将士们身上的铠甲完全用真皮手工缝制。而戏中俄方演员发现中方服装师的设计甚至胜过他们自己的服装,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中方设计。
场景选择
为了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真实感,剧组特意前往俄罗斯和中国新疆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天鹅湖、开都河等地取景。由于剧中有大量的发生在圣彼得堡宫廷的戏,剧组租用了彼得堡,在那里实景拍摄了整整25天。
宣传活动
2008年6月5日,该剧举办开播发布会。6月22日,该剧举行了影视专家研讨会。
正面评价
该剧编导的高超之处在于,在尊重历史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政治性的基础上,将隐藏在过程背后的精神文化因素挖掘出来,从而使这一历史过程的成因、演变和结局得到准确的、全方位的展示,让因为思维缺失而一度被淹没了的事件所固有的价值熠熠闪光,进而为人类后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该剧也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该剧成熟的艺术风格,在对剧中人物的塑造上同样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该剧在塑造人物时,不是说教、演绎和标榜,而是将人物安置在矛盾的漩涡中,然后不遗余力地将其推向极限,最终在很难预见的结局中光芒四射,这在渥巴锡、叶卡捷琳娜二世等人物身上都可以找到足够的依据。(著名作家、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魁评)
负面评价
《东归英雄传》的节奏比较缓慢“磨叽”,讲述东归的起因以及准备阶段便花了近20集的篇幅,而东归的过程中又有一些拖沓之处,例如与哈萨克人的反复较量、过死亡沼泽等情节。这部戏在许多细节的处理上也出现了漏洞,像过沼泽时演员们的衣服始终干净整洁、进门时不脱帽这样的礼节错误等。(东北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