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蜚蠊

更新时间:2024-10-11 21:33

东方蜚蠊(学名:Blatta orientalis)是蜚蠊科、蜚蠊属昆虫,别名“蟑螂、酱虫、偷油婆、灶蚂蚁”。体椭圆形,背腹扁平,长1.8-3厘米,呈深褐色,有油状光泽。头小向腹面弯曲,大部分隐藏在前胸下面。雄虫前翅只覆盖腹部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翅相互叠置,翅末端明显地呈横截状,有时也逐渐变狭尖。雌虫前翅极为退化,小形,呈短而较圆的刀片状,不超过后胸背板的后端。左右二翅互相远离,二翅内缘之间的距离不狭于翅本身的宽度。

动物学史

蜚蠊的研究历史较为悠久,形态分类研究始于林奈(Linnaeus,1758),建立了最初的蜚蠊属(Blatta)并描述了9个种。之后,许多的研究学者都开始关注这一类群的多样性,并描述了大量的种类。然而,同其他昆虫一样,早期对蜚蠊的描述并不尽如人意,许多的种类需耍重新认定和再描述。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的起源尚不确定,但被认为来自非洲或南俄罗斯。它是美国西北部、中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区的主要家庭害虫。它有时也被称为“黑甲虫”或“水虫”。

形态特征

成虫

体型:该种虫体中等大,深褐至黑色,雌雄明显异形。雄虫体长:19毫米,前胸背板长×宽:5.6毫米×7毫米,前翅长:12.5毫米,总长:19毫米。雌虫体长:22毫米,前胸背板长×宽:6毫米×7毫米,前翅长:4毫米,总长:22毫米。

头部:头顶及复眼间深褐色,上唇深褐色,上唇基淡褐色,下腮须褐色,触角和虫体几乎等长,其第节和第节约等长。

胸部:前胸背板略呈梯形,前缘弧形,后缘略呈弧形。雄虫前翅黑褐色,较短,仅覆盖腹部的2/3,有时端部平截,后翅比前翅略短,前半部褐色,后半部无色透明。雌虫前翅呈叶片状,位于中胸背板两侧,由于翅短而窄,两翅互不接触,其长度汉超过中胸背板后缘,达后胸背板处,后翅缺。

腹部:腹部各节发育正常,不特化,雄虫仅第9节后缘凹陷。肛上板横宽,梯形,后缘有一较深的三角形缺刻,基部两侧长尾须1对,胡萝卜状,黑褐色,各节上均生有许多感觉毛,下生殖板宽阔,后缘向后突,呈弧形,基部两侧长尾刺1对,细棒状,较长。雌虫肛上板后缘弧形,基部两侧长尾须1对,其形及颜色与雄虫尾须相同,下生殖板中部隆起,两侧上倾,形如船底。

雌雄鉴别:雌虫较雄虫色深。前胸背板前缘凸出呈缓弧形;前翅呈叶片状,被于中胸背板两侧,其长度超过中胸背板后缘,达后胸背板中部。肛上板横阔,三角形,后缘有一较深的三角形缺。

虫卵排列在卵鞘内,卵鞘钱袋形,暗褐色,每卵鞘含16粒卵。

若虫

若虫体比成虫小,形状相似,翅及性器官不发达。

栖息环境

东方蜚蠊是家居种类,但也在室外发现,比较喜欢凉爽的环境,以20-29℃为宜,对湿度要求不严格,常栖息在地下室,地窖、屋顶、排水管、污水沟、壁缝、地板、砖石、落叶、树皮下,以及其他有利环境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洲、小亚细亚、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生活习性

东方蜚蠊各虫期均可越冬,越冬场所多在隐蔽条件较好的、局部温度较高的地方,温度在15℃以上时,越冬现象不明显。成虫白天隐匿于缝隙等隐蔽场所,夜晚出来活动,取食和交配。其活动时间自下午6时左右开始,9-11时为高潮,至翌日5时后又隐匿起来。雄虫稍短。飞行能力较差,飞行距离一般只限于室内,活动靠捷行的步足。该虫触角、听觉、味觉灵敏,视觉白天较差,夜晚较强。有群集习性。该虫的适宜发育温度为20-30℃。

蜚蠊极贪食,不论脏、臭、香的各种食物,或是人的痰、粪便,它均喜食,因此也容易带病菌。蜚蠊白天群集潜伏于黑暗的隐蔽场所,如库房、卧室、厨房、食堂的橱桌、案板以及箱柜,图书、档案资料的缝隙中。夜晚则四处活动,性活泼,爬行极速。遇骤然强光、噪音和震动,则立即逃窜。

生长繁殖

东方蜚蠊生活期较长,在食料和温度不正常的情况下,它完成一个世代需长达2年多的时间,在最适应的条件下,生活期可短到半年。雄若虫明显比雌若虫发育快,当两性都成熟时,4-9天即可进行交配,交配时间约15分钟至2个小时,8-10天后即产生卵鞘,一般夹持于腹部末端至卵将孵化时才排下,也有只经2-3天便排下的。每只雌虫一生能产4-14个卵袋。整个卵鞘就被产在食物丰富的地点,偶尔还出现孤雌生殖。一头雌虫平均产卵鞘8个,每卵鞘含卵16-18个,正常情况下40-50天孵化,但在冬季卵可能休眠,直到温度变暖。若虫期,雄虫130-165天,雌虫280-300天,脱皮7-8次长成成虫,成虫期35-180天。雌虫寿命可达1-5个月。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

主要价值

东方蜚蠊的全虫可用于药物,功能主治有活血散擦,解毒消疫,利尿消肿。用于癫痕积聚,小儿疳积,脚气水肿,疗疮,肿毒及虫蛇咬伤。现代研究表明东方蜚蠊全体含过敏原成分。成虫表皮及卵巢含巩膜质、甲壳质。肌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消化道中有多种消化酶、蜚蠊酸。视网膜杆含视紫红质。有抗肿瘤的作用。

危害与防治

物种危害

东方蜚蠊,对淀粉,食糖等嗜好,在室内取食食品、药材,咬坏书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中国东方蜚蠊分布区域较窄, 尚未从卫生防疫上进行研究,对传播病毒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过去在教科书及一些文章上的论述,均由于与日本大蠊混淆,从而造成种的误定,仅在1982年中国才通过张志涛从新疆叶城采到部分标本,在叶城是优势种类。1982年在北京旅馆采到,显然是由旅客带人,因而对此虫的防治首先要控制人为的传播。

防治方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