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青年

更新时间:2021-10-20 13:21

《东方青年》1931年12月创刊于上海,周刊,由东方青年社编辑发行,最初为每逢星期六、日出版,自第二卷起改为每隔五日出版,属于青年刊物。出版地最初位于上海北四川路公益坊,后迁至上海辣斐德路拉斐坊东方青年社(第二卷第1-2期),第二卷第3期起通讯处迁至上海西摩路191号。1932年4月,因借述上海战事,宣传共产主义而被迫停刊,[ 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出版史料》编辑组:《出版史料 第3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26页。]馆藏1931年第1期(创刊号)和1932年第2卷第1-6期。

办刊宗旨

《东方青年》创办于日本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故而该刊创办的宗旨在于号召青年和士兵参加反帝运动,拥护民族革命斗争,懂得为什么而斗争。

栏目方向

内容有反日运动、暹罗青年运动概况、帝国主义的战争与和平,栏目有短评、文艺、通信。

该刊报道了大量有关民众反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文章,例如《在转机关头的反日运动》、陈百铨的《罢课的真谛》、若素的《日本厂工人要继续罢工》、朱健华的《福建青年的反日浪潮》等,这些文章都为青年、士兵进行抗日反帝国主义提供了实践经验。另外,就如何进行抗日和反对帝国主义,该刊也作了一些介绍,载文有林白城的《怎样援救被捕同学》、《青年学生的当前任务》、松梅的《士兵怎样走上革命斗争的道路》以及方海的《青年们应该为什么而斗争》。

该刊还报道了不少时事评论类文章,比如《胡适等为什么申谢罗威尔》就胡适等人致电申谢美国对日本采取经济制裁一事,揭露美国的行为只是为了在各国瓜分中国的战争中能够获利而已,并非真正帮助中国;求生的《汪精卫的民主政治》则批判汪精卫等人盗用西语“民主”一词,不顾中国国内半殖民地的国情,企图诓骗国民,骗取政治利益。

《东方青年》设置的“短评”栏目大多与时局相关,揭露政府与相关团体机构的丑态与不耻行为,针砭时弊。“文艺”栏目也是一些短小犀利的杂文,是当时社会中的一柄重要利器,切中时弊,例如阿丙的《向谁请愿?》等。“通信”栏目主要接收来自各个阶层的信稿,让社会青年了解社会百态,洞悉国事民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