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双塔

更新时间:2023-12-11 17:54

东至县东流镇江畔南北两端,对峙着两座宝塔,一曰“天然塔”,一曰“秀峰塔”,合称东流双塔,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流双塔周边景点有陶公祠历山、东流老闸、东流老街等。

建设沿革

东流双塔坐落于东流镇南北两侧,滨江而立,北曰“天然”,南曰“秀峰”。天然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秀峰塔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塔皆5层六面,楼阁式风水类砖石塔,各层每面均设半园形券门,门侧有灯龛。

文物遗存

天然塔

天然塔坐落在镇北回龙山上,因地势“培娄卑伏,形家短焉”而建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春三月,三载而成。塔高十一丈,周6丈6尺,五层六方,砖石结构。每层门开六扇,内设楼梯,拾级登攀,可至塔顶。“上顶以金,下底以石”,飞檐翘角,规制壮观。清人冯荃写道:“一塔天然俯碧流,登临四面景全收。山连吴楚开云日,江涌潇湘过客舟。远村烟浮元亮圃,近城风扇谪仙楼。春光到处都成画,茅屋人家隔水洲。”因建塔筹款施工一帆风顺,又巧逢邑人李承祚乡试中举,大家认为是天然盛事,便名之为“天然塔”。登塔俯瞰,大江东去,孤帆远影,长江落日尽收眼底。

秀峰塔

秀峰塔与天然塔相对,矗立在东流镇南牛头山上,与陶公祠相毗邻,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候选刑部司狱金城所建。塔5层6方,高10余丈,砖石砌成,似彩笔插天。《东流县志》载,建塔是为“增补文枢,更增秀气”。 1996年,省、县有关部门和人氏出资修缮。其规模略小于天然塔,结构大致相同,差异在于塔顶装饰。天然塔沿用佛教相轮饰顶,秀峰塔则饰之以斗笔,有“彩笔干霄气象”。金城认为:“县学之脉发自历山,少耸拔之势,虽东有迎龙寺,北有天然塔”,“若南关当学宫之巽再峙一峰”,就可以“增补文枢,更添秀气”。建成后取名“秀峰塔”。

文物价值

东流双塔,是东流古镇历史与文明的见证。

文物保护

1998年5月4日东流双塔被评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