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

更新时间:2024-09-18 14:31

东溪,福建省诏安县独流入海河流,发源于平和县大溪山(大芹山),由诏安县县北入境,自西南流经赤岭村,经官陂镇径口至霞葛镇,汇秀篆镇庵下溪水为东溪干流,再经南折东,至太平镇行仔村,有金溪水汇入,继续以东南向流经西潭乡溪东、新安等地,并集长田、塘干诸溪水,至县城南诏镇后分出浒溪支流,东溪干溪绕县城经澳仔头有西溪水汇入,浒溪经林家巷、洋尾,两水于下游甲川汇合经宫口港出海。东溪河道全长89千米,流域面积1127平方千米。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东溪上游在平和县称大溪。大溪发源于大芹山东南向,纵贯大溪镇,汇合大松江寨溪、赤安溪、石坑溪3条支流,流入诏安县的东溪。大溪河长16.2公里,集雨面积107.5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23亿立方米。大溪溪含沙量0.25公斤/立方米,输沙量3.07万吨/年。

干流进入诏安县境内,称石陂面溪,由东北向西南流经秀篆镇西部、官陂镇径口,至霞葛镇有大支流庵下溪汇入,始称东溪,以下为东溪本干。再向南流至太平镇南山村(一说行仔村)有大支流金溪(金溪主要流经红星乡)汇入,东南向流经红星乡建设乡,在西潭乡溪东、新安等地,并集长田、塘干诸溪水,到深桥镇赤水溪村有赤水溪汇入,至县政府驻地南诏镇,东溪向西分为两支:西支称浒溪,浒溪流经桥东镇,至深桥农场入宫口港(见本词条航道港口章节);东支经桥东镇深桥镇边界,在深桥镇接纳西溪后,在澳头村入宫口港入海。

东溪河道全长89千米,流域面积1127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066.9平方公里,其中诏安境内为955平方公里。

河道特征

东溪中游河道最宽处有550米(在芦尾)。最窄处154米(在赤水溪);下游最窄在通济桥下50米处,仅119米;浒溪支流最宽处328米,最窄处仅107处。河道平均比降为2.11‰。落差东溪主河道平均坡降2.4‰,下游坡降0.63‰,浒溪坡降0.53‰;西溪坡降0.28‰。

重要支流

庵下溪,东溪上游秀篆镇流入的支流,发源于秀篆镇玉龙村,于霞葛汇合于东溪。

金溪,发源于官陂镇尖峰头,全长12公里,到西潭乡新安村有长田溪汇入,到深桥镇

赤水溪,发源于广东饶平十三乡和诏安八仙山,到南诏镇后,东溪是县境内主要河流,长达93公里,中游河道宽550米,最窄处150米。多年测定平均径流量9.58亿立方米,最大径流量14亿立方米,最小径流量4.69亿立方米,下游流量在80~100立方米/秒。枯水季节平均流量11.4立方米/秒。

西溪,是诏安境内仅次于东溪的一条主要河流,发源于广东省饶平县和诏安县深桥镇上营村。全长30公里(其中县境内17.4公里),上游狭窄,下游较宽。自西向东,流经白洋乡庄上,再汇虎跳溪支流而经双港、平屿、岸屿和仕江等村,至桥东镇象头自然村,在澳仔头村与东溪汇合流入宫口港。在县境内流域面积为83.6平方公里。

水文特征

径流与泥沙

1970~1979年,东溪水位累年平均为2.86米(黄海高程)。1985年6月25日水位最高7.195米,相应洪峰流量2130立方米/秒。1963年5月13日,水位最低0米(水干)。1962~1980年,东溪累年平均流量为30.3立方米/秒,最高年(1972年)平均流量44.1立方米/秒;最低年(1977年)平均流量14.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累年平均值9.58亿立方米,1972年径流量最大14亿立方米;1977年径流量最小4.69亿立方米。1985年6月25日,流速最大1.9米/秒。1963年5月13日,流速最小,无过水量。正常水位在3.5米以下,正常流速为0.5~0.9米/秒。

1973~1979年,东溪累年平均输砂量为43.3万吨/年。1966年6月23日,含砂量最大4.28公斤/立方米;1965年2月18日,含砂量最小0公斤/立方米;1966年5月18日,含砂量次最小0.001公斤/立方米。

水质

诏安县水文站选择东溪水系6个控制性河段及亚湖水库作为取样断面,共设10个观测点,作为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取水化验,计算各断面的均值和极值,作为该断面的代表值。按规定对有机污染和5项毒物进行分析评价。根据3项有机污染:东溪水系基本属于二级水。按5项毒物测定结果,东溪水系基本属一、二级水。庵下溪支流属二级水。东溪水文站溪段属二级水。西溪岸屿属四级,此因大量农药流入河道、环境卫生差和工厂污水造成。

洪水灾害

历史上东溪发生过多次洪水,据《诏安县志》载:明万历年间,曾发生3次较大的洪水灾害。清代自康熙至光绪年间,先后发生过7次洪水,其中以光绪三十年(1904年)七月的一次为最大。这次水灾,有133.4公顷良田连续三年无收,6.67公顷土地变成沙丘,380多户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民国时期发生过两次大洪水,尤其是民国32年(1943年)9月24日洪水,为诏安近百年来最大洪水,城内街道变成河流,洪水越过通济桥,损失极为严重。

水利建设

东溪不仅是诏安县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而且也是下游沿溪两岸(特别是县城一带)居民主要的生活用水来源,工业用水也全靠东溪供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许多水利工程。1950年,在东溪上游兴修了灌溉面积6000公顷的三姑娘引水工程。1960年,在上中游兴建小型水库7处。1972年,在东溪中游建成蓄水3000万立方米的亚湖水库,用于灌溉、发电并调节东溪洪水。为基本解除东西溪的洪涝灾害,1959~1964年,建成68千米土堤和石堤,以及77座涵闸的防洪工程,保护县城及4个乡。

引水

三姑娘渠道。1958年1月动工,同年8月建成。工程由福建省水电厅设计,分滚水坝和渠道两部分,滚水坝高4.5米,长38米,址在东溪中游新营村与华河村交界处,坝以上的流域面积456平方公里,坝头进水流量7立方米/秒;渠道流经太平、建设、西潭、白洋、深桥和南诏6个乡镇,主干渠道长102公里,其中石渠3.8公里,建筑物223座,太平、马洋大渡槽长分别为318.5米与215米,有牛仔岭和万田两大倒虹吸管。龟头深挖方深11.6米,长2000米;考湖高填方高15米,长850米。工程总动用民工2万多人次,投入劳动力230万工日,完成土石方365万立方米,国家总投资170万元。工程可灌溉耕地10.3万亩。渠道建成后,年年整修。有两次较大的改建,1966年将两大渡槽由原来木结构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92年凿通走马塘隧洞长1370米,过水流量10立方米/秒,缩短渠道流程8公里。1996年,工程仍发挥很大效益。

梅花引水渠。1975年12月动工,1981年5月建成。工程由拦河大闸桥和渠道两部分组成,桥闸以上的集雨面积703平方公里。桥闸址在东溪主流与金溪支流汇合的芹山村下泷头,长122米,有中墩18座和闸门19孔,每墩长12.5米、宽1.5米、高6.5米,闸门每孔宽5米,采用30吨油压泵启闭闸门,是东溪流域最大的闸坝工程。引水渠长6.6公里,其中石渠3.82公里,隧洞长198米,渠首流量10立方米/秒。工程投入劳动力81.79万工日,完成土石方67万立方米,总投资200.66万元。供梅花水电站发电用水7立方米/秒,余水经渠道引入亚湖水库,灌溉面积4万亩。

亚湖东渠,起自亚湖水库。建左右干渠,干、支渠总长62.5公里,左干渠20.8公里,有茂林和新安两个渡槽,长分别为400米和202米;右干渠7公里,有龙潭东跨溪渡槽,长260米(已毁)。该工程共投入劳力180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13万立方米,总投资290.2万元。西潭、白洋、深桥、南诏、桥东、金星和梅岭7个乡镇60多个行政村受益,总灌溉面积6万亩。

蓄水

新荣水库,在平和县源头省级风景区——灵通山下,建于1981年,集雨面积6.8平方公里,库外引水面积15平方公里,库容103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2325万亩。新荣水库已开发为灵通风景区的重要旅游景点。

亚湖水库,1967年1月动工,1972年7月建成,址在乌山猴仔石山下东溪龙潭溪支流。库水源于乌山“十八间”一带,集雨面积33.3平方公里,加上梅花引水渠集雨面积703平方公里(区间集雨面积247平方公里)。工程由龙溪地区水电局设计,主坝高36.6米,长325米,顶宽5米;副坝高28米,长105米,总库容量3850万立方米,系县内最大水库。正常水位库容2725万立方米,死库容225万立方米,水库水面面积2500亩。

岭下溪水库,1975年7月县筹建,由龙溪地区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1976年,经省水电厅批准动工兴建,1980年停建,1984年7月复建。库址在秀篆岭下溪自然村三峻岭下,大坝以上流域面积140平方公里,主坝为砌石重力坝,高54.5米,长178米,顶宽5米;副坝为土质坝,高13米,长112米。总库容1690万立方米,正常水位库容1590万立方米,死库容125万立方米。溢洪道设在主坝上,宽50米,有门闸5扇和20吨电动卷扬机5台,以隧洞输出水,隧洞直径2.4米,长340.6米。复建时,坝后电站同时施工。该工程总投入劳动力128万工日,完成土石方66.33万立方米,其中挖土方16.88万立方米,挖石方2.73万立方米,填石方29.22万立方米,砌石方11.5万立方米,浇混凝土6万立方米。耗用水泥1.55万吨、钢材600吨、木材1475立方米。总投资2748.8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34万元。建成后增加保灌面积3万亩。枯水期可补充三姑娘水渠和亚湖水库两大灌区水量,又可供马头和梅花电站发电用水。

赤竹坪水库,1972年12月动工,1978年2月建成。址在霞葛五通村原赤竹坪自然村海拔496.6米处,系境内海拔最高的水库。集雨面积3.3平方公里,库容18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900亩。

水吼水库,1957年动工,1978年建成。址在深桥溪南村水吼山。集雨面积4.2平方公里,库容126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000亩。

红坑水库,1959年10月动工,1964年5月建成。址在桥东东沈板仔尾厚广山西。集雨面积6.6平方公里,库容37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9000亩。

堤防

东、西溪防洪堤。1959年12月动工,1964年4月建成。该堤从东溪东湖起经赤水溪、浒溪、城关以及西溪两岸计16个堤段,总长68公里,其中主要堤段东湖、赤水溪、城关、西溪、东西沈、林家和溪东7处,长15.6公里,砌石堤2公里,设水闸16座24孔,涵洞64座73孔。工程总投入劳动力467万工日,完成土石方567万立方米,其中石方8万立方米,耗水泥229吨、木材841立方米、钢筋1681吨,总投资55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39万元。该工程保护沿岸5个乡镇91个行政村14.3万人和9.7万亩农田的安全,东溪上游出现暴雨,下游洪水不致泛滥,但中游会出现局部内涝。

水电站

马头水电站,1958年10月动工,1960年10月建成,县水电局办,址在建设马头作业区蒲姜脚。利用三姑娘渠道跌水落差而建,集雨面积456平方公里,水头高17.5米,装机1台104千瓦,以10千伏线路向县城送电,线路长18公里。1962年,增建第二机组,装机250千瓦。1965年,将原第一机组设备拆迁到马头作业区附近,建立二级站。同时,改原第一机组为350千瓦机组。1986年,又将第二机组扩大为装机350千瓦机组。第一、二机组合计装机700千瓦。改原10千伏出线为35千伏向城关变电站送电。

新营水电站,1979年建成,新营村办,址在太平三姑娘引水渠坝头上方。集雨面积456平方公里,水头高5米,装机2台,各200千瓦,利用径流发电。后被岭下溪三级水电站大坝蓄水淹没,1996年9月拆除。

赤竹坪水电站,1979年建成,五通村办,又称五通水电站。址在霞葛五通村马鞍石自然村,在赤竹坪水库三级跌水处建。集雨面积6平方公里,水头高94米,装机2台,各200千瓦。

河口水电站,1979年建成,秀篆镇办,址在霞葛庵下溪。筑滚水坝,系县境内第一座拱坝电站,引水3公里。集雨面积130平方公里,水头高40米,装机2台,各400千瓦。

梅花水电站,1982年建成,县水电局办,址在红星梅花大桥下侧引水渠道3.3公里处。集雨面积703平方公里,其中三姑娘引水渠集雨面积456平方公里,水头高25米,装机3台,各400千瓦。

罗大田水电站,1983年建成,官陂镇办,址在官陂林畲村罗大田。集雨面积13平方公里,水头高105米,装机2台,各125千瓦。

亚湖水库坝后水电站,1985年建成,县水电局办,址在亚湖水库坝后。集雨面积280.3平方公里,水头高23米,装机2台分别为200千瓦(后毁)和500千瓦。

岭下溪梯级水电站,1985年动工,1989年建成,址在岭下溪村,与岭下溪水库同建。水头高60米,装机2台,各1000千瓦。1990年,新增1台1250千瓦。1991年,改原2台各1000千瓦为各1600千瓦。1992年6月,建成岭下溪二级水电站,址在岭下溪村对面,利用一级站尾水建,水头高169米,装机3台,各500千瓦。1996年10月,建成岭下溪三级水电站,址在太平镇新营村,利用岭下溪二级电站尾水和东溪上游水建,水头高10.6米,分左右两站,左站装机1台500千瓦,右站装机3台,各800千瓦。该站为县办骨干电站。

航道港口

历史上东溪在内河交通方面也曾发挥过重大作用。近代,上游森林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致使河床不断抬高。据东湘、城关、浒溪等三段河床测算结果,1965~1982年,东湘段平均淤高50.6厘米,城关段48厘米,浒溪段35.6厘米,下游最高淤积厚度为1米,局部地方在1米以上。通济桥以上,丰水季节,溪船只能通到美营一带,枯水期根本不能通船;通济桥以下至宫口勉强行驶小汽船,来往于宫口港的一些货物,只能在海潮顶托时,用小驳船运输。

东溪航道。东溪是县境最大河流,全长92.5公里。明、清时期,城关通济桥下,停泊百吨船只。内河驳船直通龙潭,龙潭至梅花通小船、排筏。支流赤水溪,船通塘东、西潭;湖内溪船通长田径。近40年中,由于水土流失,河床淤积,城关以上航道难通航,下游至澳仔头,枯水期仅通3吨小驳船;澳仔头至宫口,通航10吨以下内河船,乘潮通船率50%。

西溪航道。全长30公里。明、清时期,下游是一片内海,海潮绕深桥镇的仕江、岸屿、平屿到港头村。仕江村的大庙前,是内海船只的停泊处。民国以后,由于西溪泥沙淤积,下游大半变为陆地。1959年,疏浚西溪,修建防洪堤,春夏旺水期,载贝壳的小木船达平济桥下。

宫口港。是诏安湾(古称梅岭港)的主要港口,在梅岭半岛的南端悬钟澳内。水路距厦门港105海里,距汕头港44海里,距广州黄埔港292海里,距香港203海里。港湾为弓形内湾,航道水深4~10米,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1.8米,呈北偏西延伸,港门南向,南北纵深11海里,东西宽4.5海里,水域狭长隐蔽,呈倒瓶状,是天然避风港。1981年9月,辟为漳州外贸起运点,年最大货运量达152万吨。

铁湖港。又名铁盂港,在宫口港西南面,与广东饶平县东界交界,历代为军事要地。

流域概况

发源地平和县大溪镇,位于平和县西南部,东连安厚乡,西接九峰镇,北邻国强乡,南界云霄、诏安二县。主要河流大溪,源于大芹山麓,穿越全境。大溪是一个华侨、台胞较多的乡镇,主要旅居泰国、香港、台湾等地。大溪的方言是客家话。大溪盛产“铸锅、豆干、米粉”,有着悠久的历史,享有“大溪三大特产”的美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峦延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漳州市最高山峰大芹山,雄伟挺立,成为大溪的屏障。中部、东南部较平坦,海拔在200-300米之间。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度21-22℃,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无霜期350天以上。是平和县主要产粮区,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盛产茶叶、荔枝、蜜柚、龙眼、柑桔等。矿藏资源储量也很丰富,已探明有高岭土、铅、锌、石英、稀土矿和矿泉水。尤其是灵通矿泉水经地矿部检验,属含对人体有益稀有元素的优质矿泉水。有旅游景点灵通山,号称“闽南第一”的游览胜地灵通岩位于东北部,其山峥嵘,佳景多姿,灵通山的七峰、十寺、十八景源源远流长,引人入胜,素为历代游客仰慕。绝顶凌空的“狮子咀”之巅,有“开漳圣祖”陈元光之父陈政迁灵而来的坟墓;明朝大学士黄道周、相国林钎、大理寺正卿陈新野等名士曾在此读书传授。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喜赐一匾一钟。山上留有佛寺和历代名人石刻,均为巧夺天工、匠心独具的奇观,古往今来游客络绎不绝。1990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诏安县,地处福建省最南端、闽粤交界处,素有“福建南大门”和“漳南第一关”之称,是海西主体联系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桥头堡”和先行先试的前沿平台。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置县,至今(2015年)有484年的历史。诏安依山傍海,资源丰富,东连云霄县,东南面是东山国际旅游岛,南濒东海与南海交汇处,西邻广东省潮汕地区,北接平和县。下辖16个乡镇(区)、7个国营农林场,1个省级工业园区和1个正建中的金都工业集中区(海洋生物产业园),231个村(社区),人口61.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以上。

诏安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侧以低山、丘陵为主,全县最高峰龙伞岽海拔1152米,中部谷地,东南沿海系平原台地。海湾深入内陆,海岸曲折多岩岸,沿海有沙泥滩堆积。岛屿3个。主要河流东溪(长110千米,境内93千米,流域907平方千米,境内145.3千方千米,支流有秀篆溪、金溪、长田溪、塔东溪);西溪(境内长17.4千米,流域83.6平方千米);还有独流入海的坑溪、乌林溪、蛤鼓肠溪、盐仓溪、梅洲溪、石飒溪、赤五溪、田扑溪。港口人工潮系淡水湖,面积200公顷,人工湖还有亚湖水库等。年平均气温21.3℃;年降水量1447.5毫米,无霜期360天。海岸线长64.9千米,诏安湾为东海、南海交界处,渔业资源丰富。

诏安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绘画)之乡”。书画艺术独领风骚,渊远流长,从唐代的钟绍京到清代的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延至当代的中国书协原副主席林林、四川美院原院长沈福文、中国美协原常务理事沈柔坚、台湾国画大师沈耀初等诏籍杰出书画大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诏安画派”享誉中外画坛,沈耀初美术馆是中国22家书画名家名馆之一。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2009年,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绘画)之乡”。

诏安是“中国青梅之乡”。素有“闽南大温室”之称,盛产青梅、八仙茶、灰鹅、水产、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品。其中尤以青梅最具特色,是全国最大的青梅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青梅生产及加工业成为诏安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青梅之乡”称号。

诏安是原中央苏区县。富具革命传统,曾是闽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闽粤边工委、饶和埔诏县革命委员会的所在地,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2009年,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乌山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机关等革命遗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名录,中共闽粤边工委与饶和埔诏革命委员会旧址列入漳州十大革命遗址。

诏安是福建著名的侨乡和重要台胞祖籍地。旅居海外的诏籍华侨、华人有27万人,诏籍台胞及后裔有37个姓氏100多万宗亲,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前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和现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张荣恭、国民党中常委沈庆京、廖万隆(现任漳州台商协会会长)等台湾政界商界知名人士祖籍地均为诏安。诏籍华侨知名代表有新加坡新中友好协会会长谢镛,泰国福建会馆理事长、泰国福建商会名誉会长、泰国律师院院长高梧桐等。

诏安县承接珠三角、港澳台产业转移的前沿平台,工业培育形成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婴童用品等特色产业,其中食品加工以水产品加工和青梅加工为主;农业培育形成青梅、蔬菜、水产、灰鹅等四大特色产业。

诏安境内有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1个省级名胜风景区,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60%,饮用水质和环境质量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可供开发的工业用地、淡水、电力和人力资源十分充足,在福建乃至全国沿海各县(市、区)中首屈一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