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江

更新时间:2024-06-28 14:51

《中华博物》记载:东阳江 上源二,北曰太白溪(白溪江),出浙江 东阳市东北东白山,西流至义乌市,合画溪;南曰画溪,(即南马江)出东阳市东南大盆山,西北流,既合北源,称义乌江,亦曰东阳江,西南流经金华县,会武义江,称婺江,又西北至兰溪市,会衢江,折北称兰溪,浙江之上游也。

干流概况

东阳江在东阳市境内俗称北江,长57公里,集雨面积1124平方公里,主要支流20余条。改造后河床宽度,歌山段65米,河头段140米,出境处160米。横锦水库以下河道坡降1.38%,多年平均流量27.71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8.74亿立方米。清康《新修东阳县志》:“长老为言,前此?卢,中踞平阜,其阜直绕邑城之后。今自?卢下已合为一,不知始于何时。”宋宝?《东阳县志·尤?序》:“先君(按:尤?,宋庆元二至五年邑令)去后数年,东阳大水,北溪交合,山川形胜转移。”录之备考。

东阳江干流自廿三里何宅东南进入义乌市境后,曾名乌伤溪、义乌溪、东江。旱季水流量不大,汛期流量大增。由于上游坡陡流急,下游缓流平稳,建国前经常洪水泛滥,河床南北摆动。沿江农民视之为“烂肚肠”,有“十年江南,十年江北”的农谚。1922年夏(民国11年壬戌六月),东阳江洪水猛涨,今桥东乡梅湖村以东江堤弯道处被冲坍;平畴乡树金村和塔山乡钟村被毁。1942年夏洪水时,佛堂镇旗杆脚村全毁,遗址今为溪滩田。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游及各支流多建山塘水库,化水害为水利。

主要支流

八达溪,又名东溪,源于磐安县九和乡合时岩,全长35公里,集雨面积128平方公里,境内长16公里,落差430米,平均坡降12.6%,集天公坑、图塘坑、天秀坑、岭下坑等溪流经八达入横锦水库,为水库主要集水支流。年平均流量3.8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22亿立方米。

白溪江,源于东白山蒸底尖(海拔950米)南侧山谷,流域面积327平方公里,主流长40公里,东方红水库以下河道平均坡降3.23‰。是东阳江在境内最大支流。河流向南过西恒至白溪,集阿溪、潦溪折向东进入东方红水库。出水库过溪口、蔡宅、厦 程里到白溪头纳乌竹溪、沙溪,到上陈塘,鹤毛尖坑注入,经白坦、吴良、夏溪潭,在泗庭芳有鹤岩坑注入,至曲塘纳石马坑水入东阳江。

双溪,源于上村乡白棕岩,长5公里。先自南向西北,到上徐宅折向西南,过西入横锦水库。

仙门溪,源于东门乡天山,向西北而行,经水下坑、白水口至塘头折向北,经前溪、湖沿、下潘入东阳江,长15.2公里。

坪头坑,源于歌山乡坪头山背,经象山、和德到楼村头入东阳江,长5公里

徐恬坑,源于天鹅尖,经李宅、徐恬在王庭弄入东阳江,长7公里。

东岳坑,古称艘水坑,源于青台山,过堂鹤、荷庄,在单良村附近入干流,长7.5公里。

桐坑,源于爬篮岩,经桐坑、葛塘,过界上虞入东阳江,长9.2公里。

盘溪,源于诸暨灵岩山,长11公里,经楼里、犁山、仓前、瞿村,过西兆庄、陈店、枣园入东阳江。

锦溪,源于上卢乡馒头山,经后溪 、杨溪、上卢、下卢、金店入东阳江,长7公里。

泗渡溪,源于南午岭,向东南经寿塔,槐堂纳东岘峰南水、官清岭水,至勤裕折向北,在更楼下纳杨坞坑、白火上水,经雅溪、前山、西河等村,到下陈后入东阳江,长15.4公里。

甘溪,东坑源于稳草、伯叶,西坑源于枫树坑,汇入浪坑口水库后,经青山头、骆店、下范后汇入东阳江,长15.4公里。

周店坑,源出东山头附近,经周店、王峰、蟾院,在城北大桥附近入东阳江,长9公里。

雅溪,出自笔架山、东岘峰间,经卢宅入东阳江,长5公里。

吴宁溪,分两支。碧山坑,源于南午岭北侧,长7公里。经大寺下,过叱驭桥。岘峰坑,源于西岘峰,长6公里,经祥庄,过乘驷桥。两水在南河头汇合入东阳江。

华溪,曾名廿三里溪、前溪,今名取花木掩映之意。源于华溪乡西岳朝天洞,南会上平滩来水后入王大坑水库;又往南,汇合鲍寺、外屠诸境之水流经华溪村,又合左岸自金鸡山来水,经廿三里往西流,至东方红桥下(旧称石棋渡)入东阳江。全长14.8公里,流域面积为27.8平方公里。

后溪,因经廿三里村后,故名。又名镜溪、瑞云溪。有二源:一出跨头岗,名东溪;一出白毛山,名西溪。流经杨家、李塘、泉塘、王店、下娄,沿途全洞溪(源出祝公岩)、葛溪诸水,于白岸头村南流人东阳江。全长15公里,流域面积27.6平方公里。

六都溪,以主要流域为旧缙云乡六都地方,故名;源出巧溪乡府君山及联合乡门前山,流经新厅、西山下、尚经、东岗山、九如堂、傅宅、北下朱,于抱湖塘东南人东阳江。全长约15公里,流域面积37平方公里。

东青溪,北源出五古山,流至东青村,与源出天井山朱高尖的西源汇合,经立塘、徐界岭至下西陶,有源出黄百山的鳞溪来汇;至溪前村南,有东陶溪来汇;经宗宅、清塘下、寺后盛、西旺,至抱湖塘西南入东阳江。全长16公里,流域面积38平方公里。

城南河,东源出岭头店,经泮塘水库、大塘下、三里塘。从稠城镇中心穿出;西源出稠山,经曹道、下山头、石桥头,从城西绣湖穿出。两流于县城西南汇合,至月岩下入东阳江。全长8.3公里,流域面积25.5平方公里。

洪溪,源出黄百山,流经幸福水库、红旗水库、井头(原名井畴),至义驾山北入东阳江。全长约8.5公里,流域面积12.5平方公里。

鲇溪,传说溪中多鲇鱼,故名;源于茶叶尖,流经南山水库,经山口、宗塘、鲇溪诸村入东阳江。全长9.3公里,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

杨村溪,源于五峰山,经万村、上连树、留雅、杨村、下门,于桥头王入东阳江。全长10.3公里,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

香溪,旧志作会善溪。源出香山岭,经毛店桥头,合香山寺南诸山来水,往东南流经双溪、龙回、后深塘、羊角山,折向西南流,于井头山东北入东阳江。全长15公里,流域面积40.3平方公里。

中溪(原名石溪,旧志:侯官主簿傅光龙种梅居溪上,曾改名梅溪),源于青岩山,经上麻车,合源出下金村的涧水往西,经青岩傅南,至下麻车,合源出长蛇的涧水往西,流入利民水库,再合天公山来水;出水库后,经马村、徐村、后园、供店,折往西北,于江湾东南入东阳江。全长11公里,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

南江,为东阳江最大支流,又名洋滩江、画溪(旧志:“两岸群山萦连,景色如画”),源于磐安方山及永康东岭脚,经南马、王坎头,于本县塔山乡画坞坑入境;往西偏北流,经王坞坑至坑口,纳八岭坑之水,经石壁,到殿后,有挂网山之水流入;再往北,过严岩山下,折西至王店,北有山庙殿尖来水、南有乌猪尖来水流入;过云黄山东麓折西北流,过湖演、奕岩头、苗店。经前流后,折向西南,至中央村南入东阳江。本县境内长约13.3公里。流域面积33.4平方公里。

吴溪,源出古寺山,往东流,合大枫坑之水,再往北流,合小枫坑之水汇成枫坑水库。出水库往北合石屋坑之水至山盆,合声闻溪、盘溪诸水后名丹溪(相传南齐时,临海太守朱明嫁女给王姓,完婚之日,轿马相连,披红戴玉,极其华丽,映红溪水,故名)。丹溪往北流至赤岸西南,合深坞坑、盆塘经柏峰水库之东溪水后,名光明溪。光明溪流至溪西,有从畚斗坑来的乔溪水流入,往北经光明村到双溪口,有剡溪从东流入,始称吴溪(剡溪,源于东阳大岭头,经王凡、洪塘入县境,往西北经雅治街、麻车塘,折往西流,过剡溪村,到双溪口入吴溪)。吴溪再往西北流,过吴溪叶,折西,过鲁雅(又名路下),于季村西北入东阳江。全长25公里,县境内流域面积163.2平方公里。

环溪,一名潜溪,源出八宝山上陈岭,往东经平望、下端,至新屋,受阳酒泉之水,折往北流,经上、下八石,流入蜀墅塘;出,经田心折向西北,经上毛陈往西,于舟墟北入东阳江。全长15公里,流域面积23.5平方公里。

铜溪,又名梅溪、五云溪,源出大峰山,往东流经里京,折向南流,至各登桥,合分水塘之水再往南,经黄山坞口(旧志称:“沿溪地势盘旋,林木荫翳,景为最胜”),于平桥村南流入长堰水库;出水库往南,经夏演、流荷村,过石塔、铜山岩(溪因岩名),于义亭北纳深塘水库来水,再经翁村、下庄,于盛村南入东阳江。全长约24.5公里,流域面积66.4平方公里。

缸窑河,源出苦竹塘(吴晗故里)南的苦山,往南流经王莲塘、车路、王东山,经缸窑折向西南,于上低田南入东阳江。全长约12.5公里,县境内流域面积18.6平方公里。

航慈溪,源出本县黄山乡鹅毛尖,往东南流经黄山村东,于雅童村北汇大峰山来水,往南经横塘,于后矮村南流入岩口水库,是为东溪。合乔里何溪、溪华溪、斯何溪出水库往南,经上溪往西南,经吴店,于斯村合西溪(又名临溪。旧志称东溪、西溪为双溪。西溪,源于义乌、金华界上的龙头背,往南流经仇宅、萧皇塘、溪口、山头下,于斯村入东溪)水后,名航慈溪。再南流经畈田朱、陇头朱入金华县境,往西南流,约3公里,于月潭东入东阳江。全溪长约31.5公里,县境内流长约28.8公里,流域面积110.8平方公里。

葛溪,源于倍磊乡龙里坑,往北流经葛仙公尖(溪因山名)东的花园口,折向西流,经金华让何街、范村,于月潭西南入东阳江。

水利概况

河道治理

东阳北江、南江贯穿义乌腹地,沿岸土地肥沃,洪害频繁,俚言:三年不大水,畜牲可娶亲,是一条没有被人们所征服的蛮横河道,历来为人们所警惕。自遭1922年、1942年的特大水灾后,河床弯曲,坡降混乱,良田沙滩互易,改道不少。

建国后,治理江溪的要求,与日俱增,六十年代前期,在东阳江沿岸主要地段,筑了不护岸保坍工程,效果好,但上下游、左右岸往往损益不均;整治与疏浚、抗旱与防洪也有矛盾,难以全局兼顾。因此,需全面规划,统一治理,以充分利用水资源。

1968年开始对东阳江进行控制测量,地形碎部测量于1970年7月结束。1976年8月上报地区《义乌县东阳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书》。其内容,江堤标准按洪水频率10年一迂设计,20年一迂校核;治理目的是固定河床,提高防洪能力,使沿江两岸的农田和居民不受一般洪水的威胁;主要措施:甲、整治河道提高泄洪能力。(1)河床设计宽度,为了和邻县相衔接宽150米,自厚义至双江口为135米,南江80米,双江口至吴溪口160米,吴溪口至铜溪口170米,铜溪口以下至出境185米,河道内的树木什物予以清除。(2)拆除河道中突出部分的建筑物,如机埠、丁坝(3)拆建跨度过小的桥梁。(4)疏通河道中应疏高度的积沙594.3万立方米。(5)截弯取直河段有5处:何宅弯道、义驾山弯道、江湾弯道、晓联弯道、视畴弯道。乙、建筑防洪堤,双江口以上北江、南江堤顶宽均2米,双江口以下堤顶宽3米,内外边坡1:2,安全超高0.3~0.5米,校核洪水位不超过堤顶高度。左岸长37.33公里,沙方167万立方米;右岸长42、29公里,沙方194万立方米。丙、护岸,筑堤后用块石护岸,迎水面有大放脚。丁、凡排水渠道出口和江堤相交处,设置排洪涵洞。戍、截弯取直改道地段的凹岸,冲刷深处,不予填土,而加筑格堤以淤沙。己、南江坡降特陡,侵蚀危害大,拟建水库缓冲,并结合灌溉发电。全部工程量所需筑堤沙方361万立方米,疏浚沙方594万立方米,石方53.6万立方米,水泥3606吨,钢材126.2吨,,木材410立方米。需投放人工1088万工,资金234.35万元。

蓄水工程

岩口水库,位于上溪乡岩口村边,东阳江支流航慈东溪上游,离金义公路上溪站1公里,浙赣铁路义亭站6公里,义乌县城15公里。库址口小腹大平坦,库区林木稀少,土地贫瘠。岩层结构为红沙砾岩和砂岩相互分层交替,砾岩层厚0.5—0.3米不等,风化层较浅,裂缝很少,石质坚硬;砂岩层厚0.2一0.1米,容易风化。整片岩石中,砂岩已局部受侵蚀成凹槽,严重地区有成孔洞。坝址两头岩石均已裸露,在河床以上均成陡壁,接近于90º,甚至成反坡。河床覆盖层均是砂砾石,深约3—4米,粒径5—10厘米之间。

工程于1958年9月25日正式动工,1959年3月22日堵口蓄水,1960年4月25日基本完成。1981年按最大暴雨安全标准(保坝)施工结束。

集雨面积57.5平方公里,主流长度10.5公里,主坝1座,正常库容293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5万亩;建电站2处,装机5台,容量750千瓦;养鱼面积2800亩;总投工365万工日,搬填土石方117万立方米;总投资244.1万元;淹没土地3700亩,移民548户。

中型水库--柏峰水库

一、概况

位于东阳江支流吴溪上游的东溪上,离赤岸汽车停靠站2公里,离县城25公里,佛堂镇约10公里,库区山坡较陡,林木稀少,库址岩质坚硬,节理发育,坝址左侧较风化,右侧整体,库内筑坝土料丰富。坝址口小,库幅大,是灌区群众酝酿已久,迫切要求兴建的水库,为县南灌溉骨干工程。

1970年7月6日义乌县革命委员会以义革(70)119号文件,上报金华地区革命委员会要求兴建。同年9月26日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以金地革生(70)第307号文件批准同意兴建。批准项目:主坝1座,坝型是粘土心墙沙壳坝,坝高33.2米;副坝1座,坝型是均匀土质坝,坝高14米;输水隧洞1座,溢洪道1座;正常库容1500万立方米。电站1座,容量300千瓦。干渠3条,总长34.64公里,灌溉农田3.26万亩。

1970年9月15日动工,1975年12月完工,1979年11月竣工验收。11月27日由兴建委员会清工结帐,竣工决算后交给“义乌县柏峰水库管理处”管理。1983年按保坝设计任务,除溢洪道消力池外全部完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