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7 22:45
东阳镇,曾名“绰尔哈街”。原为布特哈总管所属达斡尔、索伦(鄂温克)族牧猎区。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放荒招垦,吉林绅户卢文亭于“绰尔哈大屯”(达斡尔族老村)西2千米处建东阳屯,并辟农村小集市,借用闻名遐迩的“绰尔哈”,取名“绰尔哈街”。
民国五年(1916年),正式勘定街基,设2里方城,辟经纬十字街,“招商建市”。民国七年(1918年),甘井子佐治局迁驻绰尔哈街(东阳)。民国十年(1921年),复又迁回二站,并于绰尔哈街设置第四保。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称东阳镇,隶属甘南设治局。民国十七年(1928年),划归第四区管辖。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设东阳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设置东阳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将东阳区南部地区划出设置巨宝区。
1956年3月,撤区划乡,将原第五区划分为东阳、和平、民主、民利4个乡。
1958年4月,将和平乡并人东阳乡,将民利乡并人民主乡;同年9月,将东阳、民主两个乡合并成立东阳人民公社。
1960年3月,将巨宝公社并入东阳公社。
1984年4月,东阳公社改为东阳镇。
2011年,东阳镇下辖东阳、隆胜、和平、东方、同盟、团民、联合、东发、旭升9个行政村。
2019年,东阳镇下辖同盟村、和平村、联合村、隆胜村、东方村、东发村、东阳村、旭升村、团民村9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东阳村。
东阳镇地处甘南县东部,东与讷河市拉哈镇隔嫩江相望,南与巨宝镇接壤,西与宝山乡相邻,北与平阳镇、查哈阳农场毗邻,行政区域总面积349.6平方千米。
东阳镇地处江右岸,属嫩江西部冲积平原地貌。
东阳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明显;春季常受蒙古低压东移影响,风大雨少,易发生春旱;夏季在太平洋高压脊的影响下,东南季风增强,高温多雨,空气湿度最大;秋季西伯利亚冷空气不断侵入,降温急剧;冬季在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前部影响下,西北风多,严寒少雪,气候干燥。
东阳镇有嫩江经境内,沿江、东方、同盟、解放等屯过境,长15千米;诺敏河从境内隆胜村入境,在和平村沿江屯东侧注入嫩江。
2011年末,东阳镇总人口3.25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79万人,占55%;女性1.46万人,占45%;以汉族为主,达30420人,占93.6%;有朝鲜、蒙古、回、达干尔等少数民族,共2080人,占6.4%。2011年,东阳镇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3人。
截至2018年末,东阳镇户籍人口为30887人。
东阳镇粮食作物以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为主。
2011年,东阳镇农业总产值11800万元,农业耕地面积3.5万亩。。2011年,生产粮食72304吨。2011年,东阳镇财政总收入579万元,比2010年增长5%。
2018年,东阳镇有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3个。
1996年,东阳镇建成有线电视台,后改为东阳镇广播站;2011年末,东阳的有线电视用户数为7300户,入户率85%。2011年末,东阳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9个;有图书室9个,藏书2万册。2011年末,东阳镇有健身场所1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
2011年末,东阳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30人,专任教师6人;有小学5所,在校生1230人,教职工49人,有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1所,在校生560人,教职工8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东阳镇教育经费达123万元。
2011年末,东阳镇有卫生院1个,病床30张,员工34人;村卫生所16个,专业卫生人员49人。
2011年,东阳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4户,人数198人,支出43万元,比2010年增长12.5%,月人均181元,比2010年增长12.5%;城市医疗救助4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狞658人次,共支出2.6万元,比2010年增长3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02户,人数463人,支出41.67万元,月人均7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9人,支出9.5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0人,支出9.4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5万元。
东阳镇有甘富线过境,境内长21千米;齐查公路过境,境内长49千米。
东阳镇境内有孙虑城遗址、五显殿、云溪牌坊、孙虑城、石牛塘、木鱼墩、晋墓群、北山古桥等多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