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113

更新时间:2024-03-11 09:03

东风-113,是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在大跃进时期计划研制的超音速喷气式歼击机。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中,没有一种战机受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高层如此高度重视:由两位元帅(彭德怀、聂荣臻)、两位大将(黄克诚、陈赓)亲自主持开会审定飞机研制方案,审定后还报中共中央,由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代表中央签字批准;没有一种战机的性能如此“超前”,其性能号称“双二五”,即飞行速度2.5倍声速,飞行升限25千米。这样高性能的战机,连当时的美苏两个航空大国都还没有,这就是东风113战斗机

研制历程

东风-113歼击机设计方案的提出者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在1958年春,哈军工空军工程系部分师生提出设计新式战斗机的要求,得到系党委的支持。系主任唐铎召开各专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会议进行商讨,一致同意设计新战机,其作战对象为美国的F-105和B-58,初始设计性能为最大速度M2.0,升限高度20,000米。

东风-113的设计指标是最高速度2.5马赫,升限25,000米,推重比高达0.92,最大过载为8G,不挂副油箱时航程1,430公里,4,000米高度时盘旋角速度为8.34度/秒,盘旋半径1,780米。

技术特点

东风-113是单座、后掠翼、高空高速歼击机。机头装有雷达,两侧进气,进气锥可自动调节。其机翼是箭形全金属中单翼,翼型为两缘尖的园弧型,翼面有3个翼刀,后缘内侧有后退开裂式襟翼,襟翼前方是与副翼联动的扰流片,副翼带有气动补偿装置。后掠式水平尾翼。其机身为细长硬壳式,分为三段。

飞机装一台带加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有八级轴流式压气机,12个环管式火焰筒,喷口直径连续可调,首次翻修寿命100小时。设计海平面最大推力7800千克,加力推力11000千克。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重70千克,在18000米高度上,推力为1200千克,使用寿命不低于10次。

飞机设密封增压式单人座舱。座舱舱压可调。舱内装弹射救生座椅和超音速弹射防护装置,保证在高度70米以上,速度400千米/小时以上时安全弹射救生。

机上仪表除普通歼击机仪表外,还有较先进的高度速度中心仪,自动驾驶仪,自动导引系统,无线电导航设备,机载空中截击雷达使用高度范围是1900-25000米,对大轰炸机探测距离为23千米,跟踪距离17.3千米;对歼击机探测距离为11千米,跟踪距离为8.6千米。机上装初级的计算机。

飞机上的武器系统由空空导弹、机炮组成。两枚空空导弹可全向攻击,最大发射距离10千米以上,最小发射距离6千米,弹重150千克,长2.5米。机炮为一门30毫米6管炮,射速8000发/分钟。

飞机的翼展为9.62米,机长19.507米,机高5.048米。最大平飞速度M2.5,升限19300米,用助推火箭为23400米。正常起飞重量12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4740千克,最大外挂重量2700千克,航程1430千米。由此可见,东风-113的设计指标要比F-104F-105高出一大截。

总体评价

“东风-113”的研制前后历时3年,虽然也取得某些单项科研成果,但造成的损失更大。特别严重的是,由于大量科技人员都集中去搞新机研制,放松了对米格-19引进技术的消化和仿制问题的解决,造成了自1958年开始的整整3年未能交付1架合格飞机,延误了空军装备的及时更新。同时,还因此也放下了已经试飞成功的歼教一1的试制工作,影响了航空工业的发展。

“东风-113”的研制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比如说,这种飞机设计速度要求超过热障,而当时中国航空科技人员对于气动力热和热效应问题,从理论上和实验上都还没有解决;飞机座舱盖外面温度是190度,里面则只有20度,用哪一种材料制造建工部曾布置16个单位进行重点攻关,花费一年多的时间,尚未找出方向。至于动力系统方面的问题,则更为复杂,“涡喷”-6发动机的涡轮前温度只有 800度左右,但是“东风-113”使用的“814”发动机高达950度,寄希望于在飞机设计过程中附带研制出全新的先进发动机,是非常不现实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