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0 15:52
东风区,隶属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处佳木斯市西南部,佳木斯市市区东部,东与桦川县毗邻,南与郊区接壤,西至安庆街与前进区为邻,北抵松花江。辖4个街道、1个镇、1个乡,总面积190.8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风区常住人口为121305人。
新中国成立之前,东风区一带通称“蒙古力”属于桦川县富田区。据考证,此名于民国三年(1914年)形成,当时,这个地方住有蒙古族和赫哲族,他们以渔猎为主。由于地界纠葛,争执不断,桦川县政府将此地划归蒙古人,俗称“蒙古力”。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佳木斯镇改为建制,归伪满洲国三江省直辖。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佳木斯实行新的行政区,东风区为水乡区所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佳木斯解放。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25日,佳木斯市政府成立。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市政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实行区街(乡)制。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东风区属第3区。
1955年6月,将政府改为区公所,东风区属第3区公所。
1956年,城区3个区公所撤消,建立德祥、永泰、佳西、西林、保卫、晓云、永安和佳东8个街道办事处。东风区划归佳东街道办事处。
1958年1月,佳木斯市政府进行市区区划调整,撤消各街道办事处,重新设置长安、佳西、和平3个市辖区和郊区。东风区划归和平区。秋,区建制撤消,城区成立人民公社。11月12日,成立东风区人民公社,东风区划归东风人民公社。
1959年12月,东风人民公社改称为佳东人民公社。
1968年4月28日,佳木斯市革委会决定将市区和平、佳东人民公社合并成立东风区。9月10日,合江地区革委会决定撤消东风区,划为东风人民公社。
1969年9月18日,合江地区革委会决定将佳木斯市区原来的8个人民公社合并为东风、前进、向阳、永红4个人民公社。
1972年10月28日,佳木斯市东风区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为佳木斯市东风区革命委员会,按县级建制。
1980年9月11日,东风区革命委员会改称佳木斯市东风区人民政府。
2011年,撤销建国乡,设立建国镇。
截至2023年,东风区共辖6个乡级行政区,包括4个街道、1个镇、1个乡,分别是晓云街道、佳东街道、建国街道、佳南街道、建国镇、松江乡。东风区人民政府驻建国街道建国街4号。
东风区,位于佳木斯市城区东部,东与桦川县毗邻,南与郊区长发镇接壤,西至安庆街与前进区为邻,北抵松花江。北纬45°56’~8°28’,东经129°29’~135°5’。总面积190.8平方千米。
东风区海拔高度一般为500—800米,属于低山类型。构成平原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是高、低河漫滩,一、二级阶地。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纪全统亚粘土覆盖。该区总体上地形平坦,地势较低。海拔高度40—80米,抚远三角洲地势最低只有34米。平原中有少数孤山、残丘。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东风区所属的佳木斯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3℃。冬长夏短,无霜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27毫米,日照时数2525小时,有效积温2590℃。
东风区实施大堆峰矿山“生态修复+产业植入”示范项目,实现小微水体治理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项目占地约25.4万平方米,项目区内含3个已认定的小微水体矿坑,现状水面积为37390.9平方米,水量约186954.5立方米,矿坑底部为花岗岩构造。示范项目区规划新建沟道2条,长0.802千米。
截至2022年,东风区耕地面积12.07万亩,其中:水田9.45万亩、水浇地0.67万亩、旱地1.95万亩;草地0.32万亩,均为其他草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风区常住人口为121305人。
东风区有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赫哲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等15个民族。
2023年,东风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亿元;东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7亿元,同比增长3.4%;实际利用内资完成21.6亿元,同比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亿元,同比增长27.4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
2023年,东风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29万亩,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实现“二十连丰”。水稻种植面积8.55万亩,年繁育水稻原种5万吨、推广水稻良种15万吨,占黑龙江省用种量的60%以上,是东北粳稻原种研发繁育推广基地,中国寒地水稻种子“硅谷”初具规模。
2023年,东风区深入实施技改项目,着力打造品牌农业,3家企业12个产品入选“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1家企业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企业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7个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户,总数达到4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3%。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平台获批省级平台,成功孵化企业41户,其中科技型企业31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户,推进复审高新技术企业2户,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1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企业被评为省质量标杆。
2023年,东风区签约项目17项,签约额45亿元,实际利用内资预计完成22.3亿元,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46万美元。通过项目招引盘活闲置土地25.8万平方米、闲置厂房12万平方米。实现开复工项目44项,超年初计划14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亿元。12项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100%、资金到位率138.7%、投资完成率136.1%、按期投产率150%。共向上申报争取中央预算内、一般债、专项债项目53项,总投资6.3亿元,争取到位资金3.5亿元。
2023年,东风区组织开展“爱尚三江”系列活动,发放促消费券62万元,带动消费2500万元,新增限上企业4家,总数达到42家,进一步增强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有效提升。
东风区依托拥有3家省级科研院所、7家国家级种业企业和6家省级种业企业,与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等18位专家合作组建专家组,大力建设建国种业小镇,建成首个粳稻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分中心,已建成北方寒地粳稻种子分子实验中心、国家粳稻杂交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91个、转化品种41个。
截至2023年,东风区辖区内学校8所,在校生2658人,其中小学生982人,初中生1676人。教职工440人,其中小学257人、初中18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2023年,东风区下设文体团队36支,快乐舞步队12支,秧歌队10支,广场舞队11支,图书馆分馆2个,音乐、舞蹈、美术、绘画、民俗、体育、书法、摄影、戏曲等各类文化带头人200余人。设有文化活动室、美术书画室、乒乓球室、棋牌室、舞蹈室、民乐室、声乐室、京剧室等。建国镇7个文化广场,松江乡4个文化广场投资建设资金198万元。建国镇文化广场投资建设资金47.66万元。乡、镇每年文化资金投入4万元。东风区健身器材170套,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人。
截至2023年,东风区拥有卫生机构8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51人。
2023年,东风区民生领域投入达到33221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015人。为3219人申报社保、医保补贴,补贴金额689.83万元,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妇女创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70万元。发放社会救助金4309.5万元,全区享受廉租房实物配租559户。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法定政策,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6.06万元,奖扶1238人,匹配资金14.26万元,特别扶助783人。
东风区1小时经济圈辐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等资源型城市,周围遍布大煤矿、大农场、大林场,辐射人口近1200万。具有“铁公机水”立体交通网络,拥有13条铁路专用线和东部地区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佳木斯机场通达南北,国际航班直通首尔、哈巴罗夫斯克;同三公路、佳抚公路贯通全境;松花江黄金水道直达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
2022年,东风区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4469.4万吨,其中,铁路29.3万吨,公路4255万吨,水运184.9万吨,航空0.16万吨;全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674.6万人,其中,铁路314万人,公路282万人,水运14.7万人,航空63.9万人。全年实现航空飞行6266架次。全市货车23582台,客车1009台。
东兴城商业步行街区
东兴城商业步行街区坐落于佳木斯市东风区,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151间商铺。年接待消费者40万人。2022年4月获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2年10月获省级试点步行街荣誉称号。
观雁台
作为黑龙江省松花江佳木斯段国家级示范河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观雁台建筑面积为264.72平方米,基底面积为264.72平方米,主体一层,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平面功能分区为一层为展览厅和库房,上人屋面。观雁台的设计严格秉承人与环境和谐的理念,一是为保障行洪要求,观雁台除主体结构外,全部采用可拆卸式的玻璃幕墙,能够确保超标准洪水到来时,及时拆卸外运,确保行洪顺畅。二是为保障生态环境持续提升,在主体建设的同时,在观雁台周边种植紫叶稠李、金叶榆等景观树木3000余棵,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三是为使观鸟群众得到更加优质的观鸟体验,观雁台附近增设了临时停车场,公共厕所,便民服务处等设施。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