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0 19:32
东黑冠长臂猿(学名:Nomascus nasutus):是长臂猿科、黑冠长臂猿属动物。体重7-10千克,体长45-64厘米,具有明显的毛色性二型。雄性完全是黑色的,嘴角边有白毛。头上有一簇毛。雌性的毛色从黄灰色到淡棕色,在头的顶部和腹部有一黑斑,此外手指和四肢可能部分是黑棕色的。
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已被不同的权威生物部门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物种。它隶属于灵长目,长臂猿科,黑冠长臂猿属(Nomascus)。该物种曾经被认为与海南长臂猿(N.hainanus)同种,或作为黑冠长臂猿(N.concolor)的一个亚种。根据发声和毛皮颜色的差异以及遗传证据,东黑冠长臂猿被认为是不同于海南长臂猿和黑冠长臂猿的物种(Feng等人,2014年)。
1884年,法国博物学家肯克尔·德赫库莱(Künckel d'Herculais)描述了来自越南北部下龙湾附近的长臂猿新种,也就是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该物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红河以东,这就是该物种中文名中“东”字的由来。
由于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该物种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度认为已经从中国灭绝,60年代后越南也没有该物种分布的确切消息。幸运的是,调查人员分别于2002年和2006年在越南高平省重庆县和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的喀斯特森林中重新发现了该物种。“消失”近半个世纪的东黑冠长臂猿重回大众视野也一度成为国际保护生物学界轰动一时的科学发现。
东黑冠长臂猿的重新发现给了人类重新认识和了解它们的机会。自2007年,由中山大学范朋飞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中国靖西与越南高平交接的一小片喀斯特森林中开始对东黑冠长臂猿的觅食、过夜、繁殖、鸣声、社会系统、保护等方面展开长期研究。人们对东黑冠长臂猿的了解基本源于他们对3-5个家庭群日复一日的观察和记录。
东黑冠长臂猿为中型猿类,体矫健,体重7-10千克,体长45-64厘米,成年个体具有明显的毛色性二型。雄性个体从出生到成年一直都是身披黑毛,雄猿头顶有短而直立的冠状簇毛,形似黑冠。而雌性个体在接近成年时转变为黄棕色。成年雌性的毛色以鲜艳黄棕色为主,也可是灰黄,棕黄或橙黄色。头顶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褐色冠斑,可从肩部延伸至背部,脸部有一圈非常明显的白毛。腿很短,但手臂极长,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其臂展可达一米多,主要以双臂交替摆动和攀援的方式在林间移动。毛被短而厚密。雌性体背。胸腹部浅灰黄色,常染有黑褐色。雌雄均无尾,也无颊囊。
初生的东黑冠长臂猿幼仔是黄褐色的,要5-6月后才逐渐变黑,到5-7岁成熟。这时,雌猿体毛又变成浅黄褐色,头顶额冠处仍保留一小块黑毛。
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其栖息地海拔约从50-930米。中越边境上一片约30平方公里的喀斯特森林是它们最后的庇护所。该区域是典型的喀斯特石灰岩景观,由峰丛和峰谷组成,峰丛上裸露的岩石陡峭且锋利。由于烧炭,薪柴砍伐,农业耕种,放牧等历史因素,当前该区域主要由一些次生林组成,乔木的平均高度只有10.5米,这远远低于其它长臂猿栖息地中乔木的高度。
该区域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1月是该区域均温最低的月份,9月是均温最高的月份;雨季从5月开始,持续到10月,这一时期果实丰富;从11月至次年4月,降雨减少,果实相对匮乏。
东黑冠长臂猿是昼行性动物,习惯早睡早起。每天日出之后,东黑冠长臂猿就会离开过夜树开启一天的活动,日落前一个半小时会进入过夜树。它们偏好选择一些高大的乔木过夜,躲避天敌、避风保温是影响它们选择过夜树的主要因素。一个家庭往往拥有数百棵不同的过夜树,有些过夜树会被反复利用数十次,但是它们很少连续两个晚上利用同一棵过夜树。过夜时,一个家庭中的不同个体往往分树而眠,未成年个体习惯跟随自己的母亲在一起休息。它们每天待在过夜树上的时间长达13-14小时,养成了非常好的卫生习惯,通常会离开过夜树后排便。为了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维持融洽的家庭关系,群内的个体还会经常在过夜树上梳理毛发。
东黑冠长臂猿是喀斯特森林中的歌唱家,家庭群中的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相互配合能够发出美妙的二重唱。二重唱从成年雄性的起始音节、简单的重复音节开始,随着鸣叫的深入,雄性叫声序列中的简单重复音节数量增加,调节音节的结构变得复杂,在高潮部分,雌性发出激动鸣叫与雄性配合形成激动鸣叫序列。它们的歌声极具穿透力,可以传播1-2公里,每当日出时分,晨曦中常能听到惹人注意的猿啼声,“呼-呼-呼,呼,呼”,清澈嘹亮,此起彼落;有时又混和着低沉的应诺声“乌-乌”,交错嘈杂。配对的黑长臂猿的二重唱结构稳定,由雄性主导,而且有着极高的雌雄特异性——两性的鸣叫不论在音调还是音节上都没有任何重叠。尽管长臂猿的鸣叫是由基因决定的,每种长臂猿都有其固定的鸣叫模式,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其鸣叫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这就会体现在其个体的差异上。这些重唱被推断为具有防卫领域、防卫食物资源、吸引配偶、强化配对关系、凝聚群体、调节群间关系等作用。在防卫领域时,东黑冠长臂猿偏好在家域的中心位置鸣唱,这被认为是是对喀斯特环境的适应,以便于更好地传递声音中携带的信息。
东黑冠长臂猿取食81种植物和少量动物,尤其偏好取食大叶水榕、大青树和小叶榕的果子。藤本植物也是它们的重要食源植物,5-9月间它们取食毛脉崖爬藤的果,全年取食其嫩叶。东黑冠长臂猿具有明显的觅食季节性策略。在雨季,东黑冠长臂猿也会优先取食果实,花超过60%的时间取食果实,仅仅花不到2%的时间取食叶和芽。然而在旱季,取食叶和芽的时间超过50%,其中3月是取食叶和芽的顶峰,甚至可达到95%。总体而言,果实占据东黑冠长臂猿全年食谱的52%,接下来依次是35%的叶和芽,9%的动物性食物。东黑冠长臂猿非常节俭,不浪费食物,取食时它们只摘成熟的果实填饱肚子,而不会破坏那些未成熟的果子。与生活在云南无量山的西黑冠长臂猿相类似,东黑冠长臂猿偶尔也会捕食松鼠这样的小型哺乳动物。
分布于中国云南和越南。种群被限制在位于越南高平省重庆县(Cao Bang Province)北部的Trung Khanh区的一小片喀斯特森林,约2,500公顷,和中国广西靖西县相邻的森林中。在有历史记录的地点在越南进行的其他调查没有返回其他种群,因此认为它已在其先前分布范围的其余部分中灭绝,尽管有些个体可能仍留在无法进入的喀斯特地区的孤立地带森林(Rawson等人,2011年)。
历史上,东黑冠长臂分布于中国南部至越南北部,向南延伸至红河。该物种的分布范围曾经从下龙湾向南延伸到红河三角洲,以前生活在中国东南部的邻近地区(广东和广西省),但被认为在1950年代几乎完全从那里消失了(Geissmann等,2000年)。
东黑冠长臂猿生活在稳定的一雄二雌家庭群中,群内两只雌性都能繁殖,群内雌性之间关系融洽,经常会相互理毛,在一起取食,很少发生冲突。成年雌性一般3年生一胎,当前还没记录到双胞胎的现象。两只雌性的未成年后代也会生活在群内,群体大小一般在5-9只之间。婴猿在4个半月龄时才会离开母亲开始独自活动,8月龄时开始取食固体食物,11月龄时开始给其它家庭成员理毛,24月龄时断奶。8岁左右,两性后代都可能会从原生家庭迁移,但雄性离家的可能性高于雌性。
“杀婴行为”普遍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之中,是指新上位的成年雄性有时候会杀死群中存在的婴幼个体,促使雌性快速进入发情期,以便新任雄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的后代。长期的野外观察发现,每当东黑冠长臂猿家庭群的成年雄性更替时,前任雄性的婴猿后代往往凶多吉少。被取代后的前任雄性会离开原来的群体,不知所踪。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东黑冠长臂猿的成熟个体数量是45-47只。该物种被认为可能已经灭绝(Geissmann等,2000年),但2002年在越南高平省Trunh Khanh区发现了一个幸存的种群(Rawson等,2011年)。对该种群进行了多次调查以确定其规模和分布,每次调查都表明物种数量略多于上一次。2006年,在中国边境的一侧又发现了3个群体,共18只(Zhou等,2008年),证实这是一个跨界种群。2007年9月进行的跨境数量调查记录了18个族群,约有110只(Rawson等人,2011年),据信接近全面的物种数量普查。该调查方法在2012年重复进行,尽管仅来自越南的监听站,并返回了24个族群中的至少有129只(Cuong等人,2012年),这表明该物种的数量正在增加。中国3个族群的种群监测表明,雌性繁殖良好。出生间隔为31.0±6.6个月(范围:23-38个月,N=8)和33.5±5.5个月(范围:23-38个月,N=6)(Yin等,2016年)。
2022年10月24日是国际长臂猿日,经中越两国合作修复东黑冠长臂猿栖息地,目前保护区的东黑冠长臂猿数量增至5群35只。
截至2023年7月,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长臂猿共分布有5群36只,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东黑冠长臂猿属极度濒危灵长动物,目前全球仅存140余只,分布在中国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越南高平省重庆县长臂猿保护区。
2024年3月3日,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经过多年保护,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东黑冠长臂猿达5群36只。
截至2024年9月,全球东黑冠长臂猿仅余11群70多只,在我国内有5群,数量从2023年的36只增长到2024年的39只。
该物种种群大多被隔离成岛状分布。栖息生境的缩小和变化是根本原因,在其分布范围内,生境已经丧失了75%。其次,偷猎、种群分布的不连续以及种群小、繁殖率低等都是东黑冠长臂猿濒临灭绝的主要因素。
鉴于其范围有限,该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和退化。该物种仅存的少量栖息地面临着来自当地越南和中国少数民族的薪柴采集、谷底种植和牲畜放牧,尤其是山羊的压力。通过在越南和中国的保护区公告和随后的执法,对这种跨界长臂猿种群的狩猎得到了控制,尽管对其他类群的狩猎仍然存在。应该注意的是,即使是偶尔的长臂猿狩猎事件也会对该物种的长期生存能力非常不利,因此需要继续保持警惕。通过近亲繁殖、疾病爆发、极端天气事件和火灾以及气候变化,小型单一种群固有的问题可能对种群生存能力构成重大的长期风险。2013年进行的栖息地和种群生存能力分析表明,这些长臂猿的最后剩余种群可能已达到承载能力,因此栖息地恢复是一项重要的优先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