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蚶

更新时间:2024-10-11 21:41

泥蚶(学名:Tegillarca granosa)是蚶科、泥蚶属软体动物,又称血蚶、银蚶、花蚶、蚶子等。贝壳呈扇形或卵圆形。左右两壳形状相同,互相吻合。长2-7厘米,高2-6厘米。背部两端略呈钝角,腹缘圆。壳顶凸出。表面放射肋发达,18-21条肋上具有极显著的颗粒状结节突起,即放射肋上有厚鳞片,其背面隆起,具有明显的直棱如瓦垅,由顶端一点向四周放射。壳表面白色,被褐色薄皮,生长轮脉在腹缘明显,略呈鳞片层。壳内面平滑,灰白色,边缘有突出的宽锯齿,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前闭壳肌痕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四方形。

动物学史

三国吴时《临海水土异物志》载:“蚶之大者径四寸,肉味极佳,今浙东以近海种之,谓之蚶田。”1979年开始增殖蚶苗,养殖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养殖面积5000多亩,年产2500吨左右。

形态特征

贝壳极膨胀而坚厚,略呈卵圆形,两壳大小相筹。长2-7厘米,高2-6厘米。壳高约为壳长的7/9-5/6,而壳宽稍小于壳高。前、腹缘圆,后缘稍延长,近卵圆形。背部两端与前、后缘形成钝角。壳顶极凸出,先端向内卷曲,自壳顶互前瑞的距离约为壳长的2/5,而两壳顶的距离约力壳宽的1/7-1/6。

壳表面灰白色,外被有褐黄色薄皮,壳顶附近的薄皮常脱落而呈灰白色。放射肋较粗大。有16-20条,通常以17条左右较多。同心生长线在腹侧明显。与放射肋交织成方形小结节,这种结节在壳后端不明显。韧带面宽,呈菱形,宽度约为其长度的1/4-1/3。韧带呈褐色,角质常具有菱形沟。壳缘呈波浪形曲线。

壳内面为灰白色。铰合部平直,中部稍狭,齿小而密,约有32-48个,位于前,后端的齿较大而呈片状,中部的齿极短小。壳缘附近具有与壳表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前闭壳肌痕较小,略呈半圆形;后闭壳肌痕大,近四方形。前、后闭壳肌痕的距离约为壳长的2/5-1/2。外套痕明显。

足部发达,侧扁,呈斧状,外套膜边缘较厚而皱褶,无触手。

栖息环境

泥蚶栖息于浅海软泥滩中、泥沙地、淡水流入处。尤其喜欢栖息在河口或内湾风浪平静、潮流畅通,稍有淡水注入的潮线泥涂上。适宜盐度范围为10-20,适宜水温为15-25℃。

分布范围

泥蚶属于热带及温带生物,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的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及中国。在中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和广东沿海。

生活习性

运动

泥蚶营浅埋生活,依靠斧足的伸缩在涂面上匍匐运动。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泥蚶在稚贝阶段用足丝附着在泥土表层的颗粒上生活,因此,蚶苗多分布在半泥半砂的海滩上,据观察,壳长5毫米左右的蚶苗仍有用足丝附着的能力。随着泥蚶的生长,栖息的泥层逐渐加深,并失去分泌足丝的能力。泥蚶的栖息深度,以刚埋没全身为限,在泥滩的表面,形成2个相连接的出入水孔,借以进行海水的交换。稚贝多栖息在表层以下1-2毫米的泥中,成贝生活在1-3厘米的滩涂中。在北方的冬季,泥蚶埋栖在泥层的深处,双壳紧闭,处于冬眠状态;3-4月水温上升后,泥蚶爬上滩面进行呼吸和摄食。

泥蚶的活动力较弱,刚附着的1毫米以下的蚶苗,在水中可做垂直运动,有的能分泌黏液拉成一条丝将身体悬挂在水中,个别个体还可漂浮在水面。2-5毫米稚贝垂直运动能力变弱,水平移动却很活跃,一夜能爬行数十厘米。成蚶极少做水平运动,只稍做垂直移动。泥蚶抗浑浊的能力较强,可以假粪的形式将污物排除体外。

盐度

泥蚶是广盐性贝类,对盐度适应能力较强。成蚶在盐度为10.4-32.5的海水中均能生活。盐度为20.0-26.2的半成海水区,更适于泥蚶的繁殖和生长。蚶苗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17-29,生长最适盐度范围是21.0-25.5。但是,在河口或海水盐度较低的内湾,雨季海水盐度降得过低时,泥蚶向下层潜伏,出入水孔被淤闭,使其在泥层内受到保护,待盐度上升后,泥蚶再回到上层,进行正常生活。如果盐度长时间低于8.0,泥蚶会死于泥下。

水温

水温是影响泥蚶生命活动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成蚶生长适温是13-30℃。壳长5毫米以下蚶苗适宜水温是23-28℃。泥蚶对水温适应能力较强,尤其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强,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则较差。其生活环境的温度,一般变化在0-35℃。山东沿海是泥蚶在中国分布的北限,冬季泥温可降到-2℃至-3℃,因此每年冬、春季都会或多或少冻死一批泥蚶。

泥蚶在40℃以上的海水中呈现麻痹状态,闭壳肌松弛,两壳关闭;在41℃海水中,4小时少量死亡;在43℃海水中,4小时全部死亡;在47-48℃时,10分钟即可造成死亡。冬季水温降至8℃以下时,泥蚶失去爬行和掘土能力。3℃以下出现冻伤,鳃及外套膜边缘出现血斑和破裂出血。在-12℃以下时经12-24小时即被直接冻死。

抗旱力

泥蚶露空能力比较强,据实验,将成蚶包装在麻袋中,在气温18-24℃条件下,8天后才开始死亡;在11-13℃条件下,可存活15 天。壳长10毫米左右的蚶苗在气温11℃条件下,可存活7-8天。

食性

泥蚶为滤食性贝类,以硅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

泥蚶的摄食种类依不同的海区和季节而异。据对厦门养殖的2龄蚶分析,胃肠内容物的绝大部分是硅藻,占食物成分的97.7%。

硅藻经鉴定共30种,隶属于16属,具体为念球直链藻、具槽直链藻、圆筛藻、偏心圆筛藻、辐射圆筛藻、星脐圆筛藻、线形圆筛藻、细弱圆筛藻、条纹小环藻、扭曲小环藻、覆瓦根管藻、蜂窝三角藻、美丽三角藻、标志星杆藻、短柄穹杆藻、巴豆叶脆杆藻、长海毛藻、针杆藻、平直舟形藻、长菱形藻、箭舟形藻、中断舟形藻、蜂形舟形藻、肋月形藻、布纹藻、相似曲舟藻、菱形藻、成列菱形藻、粗点菱形藻和河双菱藻。

各种食料依个数统计,小环藻占22.8%,圆筛藻占17.0%,舟形藻占21.5%,脆杆藻占13.1%,菱形藻占1-2%,穹杆藻占8.7%,直链藻占7.7%,其他硅藻占5.7%,桡足类附肢、海绵骨针、放射虫骨骼和植物孢子等有机碎屑占2.3%。

泥蚶系滤食性贝类,对食料的大小和形态具有选择能力,对食料营养价值的选择能力非常差。

泥蚶以其鳃丝纤毛的运动,在后端近第二肋处激起“长髻形”的食物流,由食物流带进的食料输送至鳃进行过滤,一定形态和适当大小的食料借纤毛的运动被送进唇瓣的纤毛沟,进入口中。每1-2分钟,泥蚶紧闭贝壳一次,把过滤阻滞在外套腔的不适宜的颗粒连同外套腔的水喷出体外。在消化道中发现的最小食料小环藻的直径只有3微米,最大的食料圆筛藻的直径达155微米。至于桡足类的附肢和群生的直链藻,分析是以纵轴进人口中的。

在消化道中已被消化成残渣的食物碎片中,最多的是圆筛藻,其次是小环藻,再次是脆杆藻,极少数是根管藻。尤其是圆筛藻的碎片在肠中的数量比在胃中的数量多,其比例是47:25。直链藻往往在消化道中还是以完整的群体存在,藻体明显可见。不难看出,在泥蚶的食料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圆筛藻、小环藻、脆杆藻(共占食料的52.9%),是易被消化的有价值的食料。

生长繁殖

泥蚶性腺在5月开始发育,它在1-2岁时开始成熟,并全年繁殖。它一年可以有2-4个生殖周期,其持续时间在几年之间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在印度卡基纳达湾。雄性在20毫米时成熟,雌性在24毫米时成熟。卵生。自然海区每年排卵4-5次,1只壳长3厘米的雌蚶,一次产卵量可达200-300万粒。雌雄异体,在中国南方1龄可性成熟。在北方需2龄性成熟。浙江沿海6下旬至7月为繁殖盛期,8-10月产卵。生殖腺成熟时雌性为淡红色,雄性为淡黄色。卵子在水中受精孵化,幼贝生活于风浪小的细沙质的潮间带。

主要价值

泥蚶是中国重要的滩涂养殖贝类,营养丰富,且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经济价值。其肉味甘咸,性温,入脾、胃、肝经,具有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散结消痰的功效。

食物营养成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