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朱阁

更新时间:2023-08-31 07:08

《两朱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先说明了两朱阁的来历,叙述两位公主死后,她们的住宅改为佛寺,给尼姑居住供养;接着写佛寺华丽寂静,敕建佛寺的空房闲地很多,而与佛寺比邻的百姓却无房居住;最后说公主亡故,住宅改为佛寺,这样下去,恐怕天下到处都会变成佛寺。诗中运用对比手法,指出佛寺寖多的严重后果。

作品原文

两朱阁⑴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

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⑵。

帝子吹箫双得仙⑶,五云飘摇飞上天⑷。

第宅亭台不将去⑸,化为佛寺在人间。

妆阁伎楼何寂静⑹,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⑺,不闻歌吹闻钟罄⑻。

寺门敕榜金字书⑼,尼院佛庭宽有余。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齐人无处居⑽。

忆昨平阳宅初置⑾,吞并平人几家地?

仙去双双作梵宫⑿,渐恐人间尽为寺。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朱阁:红楼,富贵人家女子的住处。

⑵贞元双帝子:指唐德宗的两个女儿,贞穆公主和庄穆公主。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785—805)。帝子,男女通用,王子和公主都可以称为帝子。

⑶帝子吹箫:指传说中善吹箫的萧史与秦弄玉成仙飞升的神话故事。元黄溍《开元宫》诗:“曾闻帝子乘鸾去,疑有仙人化鹤归。”

⑷五云:五色彩云。

⑸不将去:不带走。

⑹妆阁伎楼:梳妆歌舞的楼阁。伎,古代歌舞的女子。

⑺悄悄:寂静。

⑻歌吹:古代的一种乐器合奏。罄:佛寺中钵形的铜乐器。

⑼寺门敕榜:寺门的匾额上标明奉敕建造。敕,皇帝的诏令。榜,木牌,匾额。

⑽比屋:房子挨着房子。齐人:即齐民,平民。唐人避李世民的讳,凡是用到世字,都缺一笔,写作丗,凡是民字都改用人字。

⑾昨:往日。平阳:平阳公主,汉武帝的姐姐,以豪侈著名。这里借指唐德宗的女儿。置:置办,这里指营造住宅。

⑿梵宫:梵寺,佛寺。

白话译文

有两座红色的楼阁,一南一北,对称地高高耸起。

要问这是哪一家的住宅,它原属于贞元年间的两位公主。

公主吹着洞箫,双双成为神仙,乘着五色彩云,飘摇地飞上了天。

她俩的住宅花园没有带走,把它改作佛寺,留在人间。

往日梳妆歌舞的楼阁多么寂静,只有杨柳还像舞腰,池水还像明镜。

到黄昏寂静时花瓣悄落,听不到奏乐的声音,只听到钟磐。

寺门的匾额上有“敕建”的金书大字,寺内的庭院宽敞,地方尽有多余。

明月照着青苔,那是闲置的土地,老百姓却屋挨着屋,无地安居。

想当年为公主营建住宅时,并吞了多少老百姓的房基。

她俩升往仙界,住宅就改为梵宫,只怕这人间逐渐地遍是佛寺。

创作背景

这是《新乐府五十首》的第二十四首。此诗题注曰:“刺佛寺寖多也。”中唐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控制人民思想,大力修建佛寺,导致人民无处可居。白居易《策林·议释教》云:“僧徒月益,僧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耗人利于金宝之饰;移君亲于师资之际,旷夫妇于戒律之间。古人云:一夫不田,有受其馁者;一妇不织,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臣窃思之:晋宋齐梁以来,天下凋弊,未必不由此矣。”这首诗就是针对当时社会佛寺林立、大量占用土地和劳力、劳民伤财的现象而创作的。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乐天此篇所言德宗女两公主薨后,其第改为佛寺事。……《唐会要》一九‘公主庙门’云:‘贞元十五年七月十五日追册故唐安公主为韩国贞穆公主,故义章公主为郑国庄穆公主。后诏令所司,择地置庙。祔祭之日,宫给牲牢礼物,太常博士一人赞相。四时仲月则子孙自备其礼。’”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三言句、一个五言句开始。第一句就是题目。第三、四句均为五言句,以下七言到底,共十六句。这就是序文所谓“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题目下面有一句“刺佛寺浸多也”,是摹仿《诗经》的小序,说明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也就是诗的末句所讽谕的意义。

全诗开头四句,差不多是序言,还不是诗的本体,故不用七言句。首句“两朱阁”即诗的题名。看见长安大道边,有两座红楼相对着,就要问:这是谁的家?有人回答说:这是贞元皇帝的两位公主的住宅。这两句是问答句,上句问,下句答。唐诗中常见这种句法。用“借问”这个语词的,尤其明显。“借问酒家何处有”,是问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是诗人用叙述式作的答语。《新乐府》第三十一首《缭绫》有句云:“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这是双问双答式的句法。这些豪华美丽的缭绫是谁织造的?又是谁用来做衣裳穿著的?这是上句双问。是越溪上贫女所织造,是供皇宫里的妃嫔穿着的。这是下句双答。

说明了两座红楼的来历之后,用四句七言来叙述两位公主死后,她们的住宅改为佛寺,给尼姑居住供养。诗人不直说公主死去,而用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骑凤,得道成仙的故事来作比喻。以下四句写公主住宅改为佛寺后的寂静情况。接下去写这两所挂着“敕建”金字匾额的佛寺,空房闲地多得很,而佛寺邻居的老百姓却苦于没有住处。“比屋齐人无处居”是关键性的句子,相当于七言绝句的第三句,是转句,由此句转到主题思想。接下去说,记得当年公主建造住宅的时候,强占了好几家平民的土地,现在公主亡故,住宅改为佛寺,这样下去,恐怕天下到处都会变成佛寺了。最后一句“渐恐人间尽为寺”,照应小序“刺佛寺浸多也”。

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叙述,一方是平民百姓无处居住;一方是尼院佛庭宽绰有余、明月照射的长满青苔的空地。如此明显的对比将诗人反对大肆修建佛寺表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名家点评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院长付兴林《论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新乐府》中有一题旨为“刺佛寺寖多也”的《两朱阁》诗,其中有云:“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仙去双双作梵宫,渐恐人间尽为寺!”诗对德宗两公主薨后其第改为佛寺事进行了讽刺。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时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唐穆宗时任杭州刺史,唐敬宗时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和元稹常唱和,世称“元白”。有《白氏长庆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